味精厂的实习报告5000字味精厂的实习报告5000字1.1企业概况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9日,由原沈阳味精厂整体转制而成日前集团下属七家子公司:沈阳红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红梅调味品有限公司、沈阳天蔚来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红梅鑫源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红梅新技术中心、沈阳红梅商贸公司、沈阳红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厂房12万平方米,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8,879万元(RMB)截止04年底,资产总额6.12亿元在职员工15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5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6人科研人员占总人数的21%;主导产品红梅味精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51596万元,上缴利税1700万元目前企业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氨基酸和调味品生产基地,是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味精分会理事长单位,氨基酸技术委员会主任单位 红梅集团主导产品:红梅味精、红梅鸡精、红梅鸡粉、膳源牌酱油、红梅营养盐、饲料蛋白、红梅米醋、红梅陈醋、红梅鲜骨汤、生物防腐剂、焦糖色素、酵母、塑料彩印制品及白酒等产品多年来,红梅集团本着“创造生活高品位”的企业宗旨, 以生物发酵制品技术为主线,坚持市场、纵向、相关技术三个一体化发展,为广大消费者奉献“更鲜、更美、更健康”的产品。
早在上世纪73年代中期,沈阳味精厂就率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味精,开创了味精生产发展的新纪元为将沈阳味精厂建成国内味精行业的样板厂,1988年国家投资进行了有史以来国内最大的氨基酸项目技术改造工程从2022年起,"连续液化"新工艺、新建200M3、300M3发酵罐、等电点---离交工艺及等电中和等技改项目相续投入运行,使味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红梅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孵化基地,为集团的发展调研并规划新的项目和新产品调研与开发设计,下设:菌种保藏中心;生物发酵技术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发酵和反应物提取技术的研究主要设备为多参数自控发酵系统、超滤和纳滤膜设备、树脂提纯系统等;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室:主要从事复合调味料 、功能食品、生物防腐技术的研究,解决企业相关部门的技术难题分析化验室:主要从事开发中心、实验室样品和产品的分析化验工作 红梅味精是选用纯粮加工精制而成的高级调味品,含谷氨酸纳99%以上,是家庭、餐馆、食品加工的旅游不可缺少的调味珍品 红梅特鲜酱油系精选脱脂大豆,采用独特工艺酿造。
酱香浓郁,色泽光亮,口感醇厚,鲜味十足 、 红梅牌米醋、陈醋,含有各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它不仅是调味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品 红梅营养盐具有全新的营养保健概念,将人体每日必需和如锌、钙、钾、镁、核黄素等营养元素科学、合理地配入食用碘盐中经过专家们严谨、系统的产品功效检验,证明能有效地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使饮食营养更加平衡和科学 红梅鸡精调味料含有营养风味物质鸡肉粉、辛香料、肉香料调料等营养成分红梅鸡精的特点是口味鲜香,风味醇厚,汤色清醇,肉味足、口感香、咸淡适口是家庭、餐馆、食品加工等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红梅系列鲜骨汤精选新鲜、优质、安全的 猪、牛、鸡 骨,经过特殊工艺,熬制而成能最大限度地溶解和保存鲜骨中的骨胶原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本品不任何防腐剂,使用方便、快捷,可用于骨汤面、炖菜、炒菜,吊汤、火锅、拌馅等,多方面食用味道鲜、香、浓郁 饲用菌体蛋白是沈阳红梅企业集团下属沈阳天蔚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味精生产菌体株产出蛋白质饲料新产品--饲用菌全蛋白粉 尼鲜宝(NisiNoble)牌乳酸链球菌素(Nisin) 尼鲜宝(NisiNoble)牌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沈阳红梅企业集团与某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产品系利用植物蛋白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的高纯度的产品 包装制品可生产聚乙稀复合袋、聚脂复合袋、铝箱复合袋、镀铝复合袋以及消光袋、珠光袋、蒸煮袋等产品制用精美、色泽鲜艳、美观耐用适用于各类食品调味品、洗涤用品、饮料和酒袋外包装红梅企业集团将以生物发酵技术为主线,坚持市场、纵向、相关技术"三个一体化"的发展原则,尽快实现以红梅味精为龙头,以调味品和包装制品为两翼,以食品和粮食加工为发展后劲,以氨基酸等高新技术产品为储备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基本思路是重点向味精、淀粉及深加工产品和复合调味料三个方向发展,构筑基础平台,实现新的产业链和产业源利用现有的技术、品牌、营销网络和项目优势,吸引战略投资者以土地、红梅品牌和技术、市场作为资产投入,建设新红梅 未来五年红梅企业集团发展目标是:实现年产红梅味精15万吨,10万吨谷氨酸,年产10万吨饲料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年产5万吨系列复合调味料,以及生物防腐剂5万吨聚氨基酸(包括聚乳酸)、4000吨呈味核苷酸等,总产值30亿元的目标 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提纯的,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名称为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合物,简称MSG。
分子式为C5H8NO4Na??H2O 结构式为HOOC―CH2―CH2―CH―COONa??H2O | NH2味精进入胃肠以后,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它参与人体蛋白质和糖的代谢,促进氧化过程,有改善和保持大脑机能的作用192022的一天他在吃饭时,发现海带和黄瓜片煮汤的味道特别鲜美,于是就对海带进行了大量的化学分析,半年后从l0 g海带中提取出了约2 g左旋谷氨酸一钠,发现就是这种物质提高了菜肴的鲜味,并把它叫做味精此后,他又发明 用小麦提取味精、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制造味精等方法l923年,我国上海天厨味精厂最早用水解法生产出味精主要工艺为: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中的蛋白质,再用活性碳脱色,真空浓缩,调至pH 3.2时结晶,就得到白色晶体状左旋谷氨酸,再将其与氢氧化钠中和后,经蒸发、浓缩、烘干即得到味精不过,这种方法要40 t小麦才能生产1 t味精,而且生产时间长,耗费劳力大,成本较高,后来逐渐被淘汰1956年,日本一位微生物学家发明了以糖和氮肥 如硫酸氨、尿素等 作原料,利用细菌发酵制造味精的发酵生产法?他发现用一种叫短杆菌的微生物能使淀粉或糖发酵生成味精。
因此,用糖、养分和尿素等制成培养液,然后用高温蒸气杀灭杂菌,再把培养好的短杆菌接种进去,不断搅拌菌体内的酶,最后就形成左旋谷氨酸,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即得到味精,这种方法与用小麦提取制造相比,既卫生又经济,成本低,质地好,操作简便,制取1 t味精只需2.4 t淀粉原来只能制取1 t味精的40 t小麦约含淀粉28 t,能制取味精l0 t多目前,国内外均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通过发酵生产形成谷氨酸,再用纯碱或强离子交换膜处理的液碱中和生产味精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纯碱中和生产味精3.2味精生产工艺介绍及设备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 1 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2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3 谷氨酸的提取; 4 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问、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另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气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气,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见后图。
3.2.1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1)原料的预处理此工艺操作的目的在于初步破坏原料结构,以便提高原料的利甩塞,同时去除固体杂质,防止机器磨损用于除杂的设备为筛选机常用的是振动筛和转筒筛 ,其中振动筛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用于原料粉碎的设备除盘磨机外,还有锤式粉碎机和辊式粉碎机盘癌机广泛用于磨碎大米、玉米、豆类等物料,而锤式粉碎机应用于薯干等脆性原料的中碎和细碎作喟辊式粉碎机主要用于粒状物料的中碎和细碎2)淀粉水解糖制备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称为淀粉水解糖由于谷氨酸生产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作碳源,因而必须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目前,国内许多味精厂采用双酶法制糖工艺,其主要过程及使用的设备见表1:三、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1.种子扩大培养 为保证谷氨酸发酵过程所需的大量种子,发酵车间内设置有种子站,3.2.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1) 种子扩大培养 为保证谷氨酸发酵过程所需的大量种子,发酵车间内设置有种子站,完成生产菌种的扩大培养任务从试管斜面出发,经活化培养,一级摇瓶培养,扩大至二级乃至三级种子罐培养,最终向发酵罐提供足够数量的健壮的生产种子。
2)谷氨酸发酵发酵开始前,首先必须配制发酵培养基,并对其作高温短时灭菌处理用于灭菌的工艺除采用连消塔一维持罐一喷淋冷却系统外,还可采用喷射加热器一维持管一真空冷却系统或薄板换热器灭菌系统但由于糖液粘度较大,流动性差,容易将维持管堵塞,同时真空冷却器及薄板加热器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因而应用较少发酵设备,国内味精厂大多采用机械搅拌通风通用式发酵罐,罐体大小在50m到200m对于发酵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检测仪表不能及时反映罐内参数变化,因而发酵进程表现出波动性,产酸率不稳定由于谷氨酸发酵为通风发酵过程.需供给无菌空气,所以发酵车间还有一套空气过滤除菌及供给系统首先由高空采气塔采集高空洁净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导入冷凝器、油水分离器两级处理,再送入贮气罐,进而经焦炭、瓷环填充的主过滤器和纤维分过滤器除菌后,送至发酵罐使用在北方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小、温度低,还可采用空气压缩、冷却过滤流程,省去一级冷却设备谷氨酸发酵的工艺使用设备表2:3.2.3 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的提取一般采用等电点一离子交换法,其工艺过程及设备见表3国内有些味精厂还采用等电点一锌盐法、盐酸水解一等电点法及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提取谷氨酸。
但存在废水污染大,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应用上受到限制3.2.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精制车问加工的谷氮酸产品为谷氨酸单钠,即味精粗品经过继续提纯、加工、包装,得到成品,其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见表4:味精中和液的脱色过程.除使用炭柱外,还可使用离子交换柱,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色素味精的干燥过程,国内许多厂家还采用箱式烘房干燥,设备简单.投资低,但操作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也有的厂家使用气流干燥技术,生产量大,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问短,但干燥过程对味精光泽和外形有影响,同时厂房建筑要求较高这样均不如振动式干燥床应用效果好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味精行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目前日本在味精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用于谷氯酸发酵的菌种有十多个不同种属的上千个菌株,生产中轮换使用,有效地防止了噬菌体的污染,而且产酸能力比国内菌种高一倍在工艺方面,日本对发酵过程的 H、溶氧、温度、搅拌、消泡等采用计算机控制,使糖酸转化率达到55% ,比我国高lO% 此外发酵过程采用带升式发酵罐,罐体容积人多在500m。
左右,采用高糖发酵及流加糖工艺,同时提高罐压,保证溶氧供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酸水平及设备利用率在提取过程中.日本采用浓缩一等电点工艺.不仅谷氨酸回收率高,而且废渣均得到综合利用.技术较为先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味精生产行业差距较大,有待于生产和科研部门大力协作开发、改进技术,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从而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差距,迎接复关后国际同行的竞争3.3味精废水的利用 味精生产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