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教学体系儿童画 ( 启蒙阶段 ) 5 岁一、教学分析5 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 4~7 岁)的一个部分,儿童的符号思维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发展是空间概念的发展1 、造型线是这个阶段主要的造型手法, 没有面的概念, 有时天空也用一道线表示, 基本人物形象都是用线勾勒基本造型,甚至会出现火柴人、蝌蚪人形象2 、色彩尽管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将图画中的颜色和他们知觉到的环境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这一阶段儿童的用色仍然具有主观性, 他们更喜欢画物体的形状而不是物体的颜色在儿童的身上,绘画是自由的、具有创作性的和反复无常的儿童画时没有约束的,太阳可以是紫色的,奶牛可以是黄色的3 、构图没有构图和构思的意识可以不考虑基底线和大小的关系, 在整张纸上画画 形象可以自由地漂浮在画面上, 或者堆积在纸的顶部 ( 或一侧) 甚至还会出现颠倒(转纸)的现象二、教学内容1 、色彩训练:5 岁孩子的控笔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但对色彩却是很敏感的, 所以侧重点应该放在色彩训练上 在认清颜色的基础上要求能准确地说出名称,区分颜色的深浅等等6 、手工制作:动手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做手工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撕、剪、揉、捏、搓、粘贴等等,既练了手劲又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设计一些手工活动,让孩子选择喜欢的颜色,完成后通过比较让孩子自己选择衬底,装裱等7 、图形练习:画圆、短线、长线、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等,将这些枯燥的图形练习融进游戏中,吹泡泡、小雨伞、杨柳枝等等,逐渐尝试从无形到有形儿童画 ( 初级阶段 ) 6 岁一、教学分析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开始萌芽,有了把自己看到的立体物体表达在画面上的需要1 . 拟人化: 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富有生命, 给不会说话的物体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2 .大胆地简化:与成人的简笔画有区别,他不经过概括和提炼,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夸张和取舍,如:把手画成长长的是为了拾到地上的东西3 .求全:经常把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彼此无关的东西画在一起,因而出现许多奇特的情景,如:透明墙、人们放射似地围着桌子吃饭二、教学内容1、以写生和想象为主写生的内容要从简单的开始先画静物写生, 选择儿童熟悉又喜欢的东西, 有利于激发其写生的热情 如画他们常玩的玩具,爱吃的水果、蔬菜,桌子上的花瓶、鱼缸,常用文具,家里的电视机、挂表、台灯等可以画单独的一件物体,也可以把几件东西摆在一起画一组2 、提高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 .自由的点:了解点在绘画中的运用,掌握点的表现技巧。
散步的线: 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 了解不同的线营造不同的感觉, 能用线表现物像稳定的面:分析物像的图形概括,掌握用面来表现物像的方法神奇的组合:了解点线面的关系,掌握点线面的运用技法3、油画棒教学用油画棒进行简单创作, 油画棒随手拿来就可以画, 教授渐变效果、 立体感、色彩重叠等效果,让掌握一些基本的平涂技巧,颜色变化技巧等 , 学习有关美术技法知识 .4、重彩画基础训练基本以美丽的动植物为主进行绘画: 了解植物的不同造型的表现方法, 掌握植物在儿童画中的表现技巧, 欣赏、 了解不同的动物形象, 熟练掌握动物画的技法通过对动植物的训练,了解重彩画的基本绘画步骤,尝试不同绘画形式儿童画 ( 想象阶段 ) 7 岁一、教学分析1 、在造型上看,能用较为流畅、熟练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和部分融合为整体, 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 其结构合理, 部分之间关系基本明确2、从色彩上来看,他们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3、从空间构图上看,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是还把握不住分寸,儿童会夸大感知印象较深的东西, 形象与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基本上能反映主题4、从整个画面来看,基本能够把握画面,掌控画面。
二、教学内容1、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拟人化绘画, 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 不仅赋予它们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夸张法绘画, 选定一些特殊题材, 在绘画中自己关心的事物、 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仔细,突出空间基本关系,画面基本关系的强调,在进行绘画时将空间大小,前后,遮挡等关系进行强调和练习2、儿童画人物速写从简单头部开始,由简入繁,由单个到整体的写生练习,需要将复杂的手、脚等部位进行细节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人物写生,能够基本抓人物特征3、基本绘画造型色彩积累过程迷人的风景:通过树木和建筑的造型训练,掌握风景画的表现技法有特点的脸: 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 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 掌握不同表情的表现方法4 、重彩画加深训练初步了解重彩画的技法技巧, 培养学生用夸张的方法表现线描造型, 学习运用揉、折、擦、喷、印、描等线描画技巧儿童画 ( 中级阶段 ) 8 岁一、教学分析1、儿童经历了两个年龄阶段的涂涂画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是展开想象的黄金阶段2、在这一阶段作品中,对造型有了较为明显的认识和理解,线条变得较为流畅, 表达意识的能力有所提高, 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更加体现在画面上, 喜欢鲜艳的对比用色。
二、教学内容1、人物特征首先要抓人物特征, 也就是动势、 比例特征和头像特征 这是训练儿童画人物造型能力的关键反复观察各类形态的人物,男女老少的服饰、发型、性别、年龄、 体态动作、 面部表情及其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时, 不但提高了儿童对人物的观察力,而且能增加很多的知识,开发儿童的智力生动的人物:分析人物的动态表现,掌握人物站、坐走跑、蹲等造型,抓住人物特征进现2 、掌握更多涂色技巧 , 学习更多的美术技法知识,学习基本的创作作品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了解什么是构图,构图的要求,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要求对空间关系能够基本掌握,人物关系 有所理解3、从材料上丰富重彩画教学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材料上可添加色粉, 水彩, 水粉等等其他材料,让学生掌握不能的材料绘画技巧,丰富绘画知识儿童画 ( 写实萌芽阶段 ) 9 岁一、教学分析1 、写实的萌芽阶段,在理解能力上会更升深入,在绘画表达上尊重客观对象的感受,并希望以写实观念表达想象的内容心理上逐步失去了儿童的天真,他们对过去画的东西已经不满足了,看着也不顺眼,要求画的更像了2、在这段时期里,儿童一般在学校接受了较为规范的绘画教育和训练,心理和生理条件逐渐成熟, 开始追求成人化的审美标准。
他们对形象有了初步掌握,开始追求准确性, 比较注重作品的写实性 这种观念的改变, 使儿童对自己过去的绘画表现出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二、教学内容1、命题创作教学学会观察生活,通过分析,掌握命题创作的步骤,构图的基本方法、命题画创作的步骤、思路和表现形式, 2 、大师的色彩通过分析大师的画, 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掌握色彩冷暖轻重的表现方法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的运用3、人物组合和场景的表现多个人物的组合写生和绘画, 更能够加强画面的难度, 并且通过添加不同的场景,体现更加生动的画面效果,能满足该阶段学生要求写实的绘画心理4、重彩画中级阶段以审美为主线, 即民俗、 民间美术欣赏, 从绘画单个形体到复杂形体的组合,由景物、动物到人物,激励儿童自己添加画面,丰盛画面以启发儿童想象力儿童画 ( 写实阶段 ) 10 岁一、教学分析1、不只形状、颜色上要求真实,而且初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视知觉有了一定深度) 他们逐步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视觉真实的形象2、对于生活中的实物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美丑概念,能够自主评价画面的好坏优劣3、色彩的概念性加强,不再喜欢黑白简单绘画,更加倾向于有颜色变化,有体积感觉的绘画。
4 、 儿童的志趣会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部分儿童可能会放弃绘画, 兴趣转移;另一部分人渴望能像成人那样画出客观的逼真效果 处在这一转型时期, 要特别注意引导这一部分儿童进入专业技法的学习二、教学内容1、写实性写生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中间的景物写生练习, 细节刻画, 增加学生对于物体的刻画能力,提高知识造型积累,运用于创作画中间2、绘画技巧上难度加大,对于人物的绘画加强人物体积感觉分析,绘画一定的明暗关系,加强空间关系的理解3、绘画的题材与生活实际挂钩, 通过选用跟身边息息相关的题材来降低绘画的难度, 让学生有绘画能力和绘画兴趣, 并且让学生联系生活, 养成观察注意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增加绘画素材的收集4、比列、空间与色彩的把握现年龄阶段对于人物的比列有一定的要求, 空间大小关系明确, 色彩鲜艳与灰暗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要在这些基础上选用适当的题材进行训练, 加强写实概念5、重彩画高级阶段颜色配置以颜色对比、 冷暖对比、 感性颜色为主, 使用未经过多调配的原色和间色, 形成浓重强烈的民族、 民间对比颜色 以装潢性的中国现代重彩画作为表现情势,让儿童表现出心灵感受的世界,形成儿童重彩画的奇特作风。
儿童画 ( 高级阶段 ) 11 岁一、教学分析1、由于接触美术作品和阅历的增加,开始获得写实眼光,萌生写实倾向,逐渐改变将物体画在一条基线上,并用上下互相遮挡的办法主观处理前后空间开始追求真实2 、这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他们能看到成绩, 就愿意把精力转移到单纯基本功练习——画写生中去了 而他们那既缺乏天真稚气又不成熟的创作画, 不大讨人喜欢, 所以往往不被承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容易受到挫伤,创作的欲望便逐渐淡漠了二、教学内容1、主导一些特殊技巧的画面,让学生觉得绘画神秘又有探索的价值,增加绘画兴趣2、在纸张、材料、形式上做调整,让学生有挑战心理,美术知识上可添加专业的美术理论,比如透视知识,空间关系,明暗关系等等3、美术类重彩画欣赏要求适当讲解美术类作品, 提高学生眼界和兴趣, 临摹式学习大师绘画模式和色彩搭配,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儿童画 ( 成熟阶段 ) 12 岁一、教学分析1、这一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阶段;由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 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 意识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孩子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能够通过意识的努力建立意识心理模式, 形成新习惯, 并通过对意识心理模式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意识活动的目的。
2 、单一地学习绘画技巧,是很狭窄的一条道路,而对生活的领悟和感知,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可以运用到以后工作中的任何领域, 受用一生 也许不会每个孩子都成为很有创意的人, 但至少可以成为很有感觉的人——懂得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这是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谋生手段二、教学内容1 、写生性风景绘画让学生走出教室, 进行风景场景写生, 讲解专业风景构图、 风景用笔、 彩铅、马克笔运用、包括空间理论知识、透视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稍微难以理解, 但是对以后衔接专业美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学生更加倾向于写实训练2、创作画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