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垦经典故事】1、一群老兵的故事这群老兵是原二军五师 15 团的进疆老兵,他的前身是三五九旅七一九团1949 年 11 月底,和田发生反革命暴乱,需要解放军紧急去叛于是,驻守在阿克苏的五师 15 团就承担了这个光荣任务那里到和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公路,是大路也是土路,但走起来很遥远,恐怕需要 1 个月时间;第二条路是小路,要穿越中国第一大沙漠,十分危险为了早日完成任务,15 团的指挥员果断地选择了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们历时 18 个昼夜,行军 790 多公里,及时进驻和田,息了暴乱进驻和田之后这些老兵就地转业,建立起十四师 47 团,从此他们就像一棵棵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挺立守望,驻守边疆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大部分已经去世,将自己的尸骨也撒在这片荒漠,把子孙后代也留在了这里,目前健在的人已经不多建国 50 周年前夕,兵团领导去看望他们,问他们有啥愿望这些老兵有的说没坐过火车,有的说没到过乌鲁木齐,还有的说离开王震将军几十年了想见见王震将军其中有一个老年痴呆的老军垦,在大家交流的时候他不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表情,当问到当年这些战士的部队番号和名字时候,他马上站起敬礼,准确地报出二军五师 15 团。
这个军礼让兵团领导热泪盈眶,因为这个老兵已经把这个番号、这份忠诚融进了血液里,刻在了骨骼中后来,兵团领导把这些老兵带到乌鲁木齐,安排在最好的宾馆晚上这些老兵看着雪白整的床单,竟然舍不得在床上睡觉,不认识翻盖的冲水马桶,一拧就来的淋浴喷头不知道怎么用,他们衣服也没脱就在地毯上躺了一夜第二天服务员进房2间打扫卫生,看到没一点褶皱的床铺和躺在地毯上睡觉的老兵们,一下子泪流满面,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他们到达了八师石河子市面对广场上矗立的王震将军雕像,没有任何人组织,没有任何人命令,步履蹒跚的老军人自动列队,颤抖着双手向将军行了庄严的军礼,喊出他们驻守和田完成任务发自肺腑的声音:“报告司令员,我们是原五师 15 团的战士,你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老兵精神”永存!2、一份党费证的故事1982 年 9 月 28 日,90 岁的陶峙岳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风雨人生,沧海桑田90 岁的陶峙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年龄最长的新党员,走过了一段不凡的历程他的党费证现已被兵团博物馆珍藏在新疆解放不久,鉴于陈云、毛泽民、陈潭秋、邓发、林基路等同志曾先后在新疆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者,根据毛主指示,新疆分局决定分期分批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
包尔汉、赛福鼎等干部就是这时入党而又参加新疆党组织的领导机构的此时,二十二兵团刚刚成立,担任司令员的陶峙岳,积极投入到改造部队的运动之中一天,王震找到陶峙岳,和他谈到入党的事陶司令员,你早该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了王震单刀直入地说我与共产党人一起共事感到很踏实,很放心,能学到许多我以前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也非常向往,只是不敢冒昧启齿陶峙岳回答道但是,”陶峙岳态度很坚决地说:“我虽然不敢轻易启齿要求加入共产党,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人以3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共产党对我如此之信任,我岂能有负所望1949 年,陶峙岳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回来后,他对王震说:“看到主台上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党的领袖,我实在太高兴了我把他们的讲话一字一句地记下来了,决心认真传达执行1952 年 8 月,王震和陶峙岳共赴石河子进行勘察在途中,王震又向陶峙岳问道:“陶司令,你对共产党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要求?愿意不愿意入党?”陶峙岳回答道:“是所愿也,不敢请也从石河子回来之后,陶峙岳想了很多,决定抽空向王震同志作一次思想汇报几天后,王震来找陶峙岳谈把石河子建成新兴城市的想法时,陶峙岳向他袒露了自己对入党问题的心迹和思想转变过程:“我出生在湖南宁乡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从小受的封建教育很正统,加上家庭的熏陶,使我养成了一种非常守旧规矩的性格。
孔夫子说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我长期以此为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洁身自爱、不结党营私的正直的人后来,涉足社会,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并由于工作的需要,先后加入了同盟会和国民党,但党务活动我仍不去参加加入到国民党之初,我对共产党的性质毫无认识,后来,蒋介石叛变革命,我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参加了军阀混战,有一段时期甚至成为反人民的工具然而,我对共产党在感情上并无成见,所以,长期内战,使我深感彷徨和痛苦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长期在胡宗南篱下,亲眼看到胡拥兵数十万,名为担任河防,实则阴谋对此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行为,我深感悲愤当我以军队代表身份参加重庆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目睹国民党要员们在大会中争权夺利,使我对国民党完全丧失了信心,对国家的4前途也深感忧虑和失望抗战胜利后,张治中将军出主西北军政,他力主和解决新疆问题,也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和对于他的远见卓识,我深表敬佩陶峙岳继续说:“我两度到新疆任职,是受张治中将军爱国情操的影响新疆和解放之前,我与赵锡光将军相约,尽力保境安民,等待解放军接管以后,我们就解甲归田,这种洁身而退的思想,说明我对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认识的。
我对中国共产党产生良好的印象,是从与共产党人共事时开始的首先,是在酒泉见到你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北京,见到毛泽东主,毛主易近人,说话推心置腹,不仅关心我的工作,而且极其关心我的思想改造使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跟着共产党干是一条光明的路,也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1965 年夏季的一天,陶峙岳写了入党申请,郑重地交给了新任兵团政治委员张仲瀚张仲瀚接到陶峙岳的入党申请后,他反复地阅读思考,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是陶将军长期努力和不断改造之后,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评价张仲瀚立即向兵团党委作了汇报,党委意见十分统一,决定报告给党中央,让陶峙岳早一天了却心愿然而,事与愿违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陶峙岳的入党申请自然被搁置下来直至 1970 年,已逾八旬的陶峙岳仍未得到公正的待遇目睹着工厂停工,土地荒废,生产倒退,陶峙岳忧心如焚可是自己年事已高,再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跑北疆奔南疆,便毅然辞去了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的职务,回长沙养老了1982 年 5 月,陶峙岳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个月后,党中央批准他为正式党员陶峙岳从第一次写申请到正式入党共用了 17 年时间590 岁的新党员陶峙岳,在入党申请书上,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
2012 年 7 月,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华豫之门》走进新疆,在众多的宝贝和文物里,陶峙岳的党费证显得格外光彩夺目,国内多家艺术品经营机构首顾问黄鼎激动地说:“对这份党费证我不能估价,也不敢估价,但我送它 8 个字:无尚珍品、绝无仅有!”3、一盒药的故事肖绍武同志是一位普通的炊事员,退休后住在石河子,他曾在二十二兵团司令部当过警卫员,认识张仲瀚政委1978 年,60 多岁的肖绍武心脏病十分严重,情况危急,万般无奈之下,他贸然向张仲瀚政委写信求助当时,遭受林彪“四人帮”监禁 8 年之久的张仲瀚刚获得自由,身体十分虚弱,正在北京 301 医院治病张仲瀚政委接到信后立刻给肖绍武寄了一大盒治疗心脏病的药并回信安慰这封信就是 1978 年 4 月 11 日张仲瀚写给肖绍武的回信,信全文如下:“肖绍武同志,接来电知你心脏病重甚以为念,望安心静养,千万不要急躁,不要忧虑,不要用力转动……(药品共 5 种 26小盒)病能治好,要有信心给你寄的药最好注意保存,寄去买药的发票可以向公家报销,所有报销的药费不要寄给我,留给你零用,如还需要什么药,请发电报或写信来,我将尽力采买寄去我病仍重,住在医院里不能动,但最后可以恢复,勿念。
感谢你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朱总司令、董副主、贺龙元帅、陈毅元帅来疆时所进行的精心劳动!祝你早日康复6写这封信时,张仲瀚政委患有严重心脏病,自己的生命也危在旦夕,两年后他因心肌梗死,在医院与世长辞这封信中殷切关怀的话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面对疾病的非凡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对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属真心关怀和无私资助体现出革命军队官兵一致,官爱兵、兵爱官,官兵真挚的感情这和国民党军队里当官的作威作福、欺压士兵、喝兵血的恶习有天壤之别革命队伍靠什么打胜仗?那就是干群一心干群之间、同志之间、官兵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团结一致、亲如一家,才能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4、一壶水的故事1949 年 9 月底,新疆和解放后,解放军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对残存在新疆境内的土匪进行了大规模围剿起初,由于我军不熟悉地形,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原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就牺牲在剿匪战斗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一位最高级别的将领但后来解放军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很快取得了一次次胜利绝大部分匪徒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但一小撮不甘心失败的反动分子密谋从阿尔金山的青海方向外窜,企图逃避打击我部某团奉命追击这股土匪,绝不允许他们外逃。
1950 年 12 月 5 日上午,全团官兵每人肩负步枪或机枪,再加上弹药、铁锹和背包,负重数十斤,高唱着战歌从铁干里克出发,向沙漠开进由于任务急、时间紧,官兵们每天都是一路小跑着前进,不走 100 多公里不能宿营部队行军走到第 7天的时候,缺水已经很严重队伍中没有了前几天行军时的歌声、笑声和欢呼声,一些战士嘴干得裂开了许多小口子,稍一7用力就血流满嘴大家连这点血也要用舌头舔回去,咽下去润润嗓子在沙漠里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水,水是最宝贵的东西,水在那时候比什么都值钱,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沙漠里所有的战士渴的嘴唇全裂了,流血了加之沙漠白天温度极高,晚上很凉,温差特别大这时候战士的战斗力大大减弱因为太渴了,饭也难以下咽这时候,团长刘克明拿出了自己的那壶水这些天,他和他的警卫员一直都在喝一壶水,现在还剩下一壶水了,那怎么办呢?刘团长决定选上一个连的战士,先行到达阿尔金山,后面的战士再随继跟上他把先锋连召集起来进行了战前动员,并拿出自己的一壶水,请大家传着喝,一个喝上一口,润润嗓子大家想象,像当时渴的那种程度,一个战士咕咚咕咚就能把一壶水喝干也不会解渴,但是这一壶水传到第一个战士手里喝了一下,第一个战士又传到第二个、第三个……这个连有 100多个战士,最后传到连长手里面,连长一看,那壶水根本就没有动,还是满满的。
然后团长命令再次传,又传了一遍还是那壶水,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如此坚强的战士?有没有如此伟大的精神?此时,连长站起来了,“报告刘团长,我们没有水,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会走到目的地,请你把这壶宝贵的水留下来吧!”刘团长是位老红军,身经百战,枪林弹雨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但面对这壶水他却热泪盈眶多可爱的战士啊,他们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天大的困难留给自己!我们可爱的战士,可敬的战士,确实是钢铁意志打造出来的部队我们有这种精神就可以打败任何强敌,可以战胜任何困难!85、一只碗的故事21 团最早是老部队,当年开荒造田,早起晚归,非常的辛苦,有一个新战士吃不了那个苦,他说:“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受苦的,在我的印象中当兵很威风,可谁知跑到兵团来当兵,天天干这么累的活说实话我在老家都没有干这么累的活,受这么大的罪,我不安心他想开小差,想回家去他的思想被一个叫李发彦的排长知道了,李排长就给他做思想工作,然后这个战士说:“你给我做思想工作也没用,我在老家可以吃饱饭,到兵团来当兵饭都吃不饱,干活还那么累,我图个啥,我要回老家排长为了教育他,一方面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知道这个新战士饭量大,当时每天中午饭要送到地里吃,排长就把他的饭倒到这个小战士的碗里说:“你来吃。
小战士说:“我把你的饭吃了,你吃啥?”排长说:“哎呀,我是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