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日汉形象语言的字义与用意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12.20KB
约3页
文档ID:4989733
浅谈日汉形象语言的字义与用意_第1页
1/3

浅谈日◇◇@@汉形象语言的“字义”与“用意"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 密形象语言是以语言形象作比喻来描绘事物的特征,为人们的思维提供一个有声、有色、有形的映像例如,有一种体长约五厘米、透明、有着浅红色色素胞的水中虾类动物日本人称之为“桉嘏(芑<日本书纪》<万叶集》等作品的出现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相当于中国的初唐后期到中唐的后期,要比中国晚一千多年而且记载这些作品的文字也是由中国传过去的汉字日本人借用中国文字的同时也借用了中国的文化至今日本人所使用的成语、谚语、格言有许多出自中国的古典,其“字义”与“用意”是一致的如“狐虎威意藉弓(喜一把匕岛④o、老加否;狐假虎威)”、“憋河∞弁(I于允舻④弋尢;口若悬河”、“敛《土熟k、弓与}:打【(r,)C土南o k、j岛I:j<;趁热打铁)”、“螳螂斧(匕j乃弓拓①;螳臂挡车)”等可是,日本人民毕竟也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也有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典故,这些在形象语言中也有所反映下面举例说明日语的“敝C耋本能寺(r喜f土6主允力弓【二;敌人在本能寺)”①,与汉语的“声东击西”②,其“用意”都是表示“造出要攻打这边的声势,实际却攻打那边,是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其中①出自《日本外史一十四》,说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明智光秀攻打织田信长时首先让人误认为他是要攻打中国地方的毛利氏,在途中要渡过桂川河时明智光秀大喊:“敌人在本能寺!”突然调返军队回京都攻打驻扎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迫其自杀②出自中国唐朝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日语的“弘法6:屯簟④娶I)(二j I}j忙宅)泰℃④南呻圭I);弘法大师有时也有笔误)”①,与汉语的“智者干虑必有一失”②,其“用意”都是“不管多聪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其中①出自《笑注列子》,“弘法”是空海的谥号空海(774~835年)日本平安初期的和尚,日本真言宗之始91学习回固 日语学习与研究祖著有《性灵集》《文镜秘府论》《十住心论》等,②出自中国古典《史记·淮阴侯列传》日语的“三人寄扎C支文殊④知惠(墨尢I:尢土札Cf屯尢匕咖力岛之;三个凡人凑在一起就可顶一个文殊菩萨的智慧)”①,与汉语的“三个臭皮匠凑成个诸葛亮”②,其“用意”都是“人多智慧多”或者“人多办法多”其中①出自《世话尽》,“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左手坐佛,非常聪明,是智慧的象征②“诸葛亮”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刘备的军师,给刘备出谋划策,打了许多胜仗。

日语的“毛)④L、乏Cf唇寒L一秋乃凰(屯力k、之C支<与扩否誊柚L南誊④加世;张口欲有诉,秋风吹唇寒)”①,与汉语的“祸从口出”②,其“用意”都是“劝人无事不要信口开河,以免招惹祸灾”其中①出自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名句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说什么话,要考虑“秋风吹唇寒”的问题,现在成为教育后代的格言,②出自中国民间谚语日语的“人④泰允匕L℃相揆匕弓(孙匕④泰尢匕乙,℃守屯j匕6;穿着别人的兜裆布参加相扑比赛)”①,与汉语的“借花献佛”②,其“用意”都是比喻“借别人的东西为自己做出头露面的事”其中①“相揆”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体育文化相扑比赛穿的兜裆布本来是不能借用的,为自己出头露面连兜裆布都借别人的,太不好意思了②出自中国民间谚语与其使用于同一“用意”的还有“人∞太刀℃高明亨否(沙匕④允与℃二j幻o、寸否;用别人的战刀建立功勋)”二、来自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字义”不同而“用意”相同的形象语言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人们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人们的劳动、生活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因此反映在形象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出现的实体或者事物作比喻的较多相反,日本是四面临海的岛国。

地貌地形南北狭长,气候四季分明因此,反映在形象语言上自然是与海洋有关的实体或事物较多汉语的“赶鸭子上架”①,与日语的“角刃木c二登弓如L(j挡刃墨}二④6}弓=匕L;宛如鱼上树)”②,其“用意”都是比喻“强求别人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①中的“鸭子”指农村养的家鸭,不会飞,也不会往上跳架”指高于地面的922002年第4期总第1ll期架子②所表示的是鱼不但没有上树的能力,而且到了树上根本不能生存汉语的“缘木求鱼”①,与日语的“昌6:蛤老求幻弓(C耋允I于6:{土圭<、’I)老屯匕幻弓;在旱田里捉蛤蜊)”②其“用意”都是比喻“做事情的方向或者方法不对,达不到目的”其中①的“字义”是“爬到树上去找鱼”②中的“蛤”是栖息在日本内湾泥沙中的一种蛤蜊汉语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①,与日语的“腐,【奄鲷(<芑毛)允k、;鲷鱼即使腐臭了,仍然是鱼中之王)”②,其“用意”都是比喻“原本好的东西虽然有点毛病,仍不失其本身的价值”①中的“骆驼”为内陆人所常见,深知它的体态庞大②中的“鲷鱼”只有海洋人才能辨别它的形美味鲜汉语的“井底之蛙”①,与日语的“夏④虫雪老知与守(幺一)④办L咖誊老L岛穸;夏虫不知冬雪)”②,其“用意”都是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或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①中的“井底”之“井”是中国农村主要的饮用水源意思是说:“在这极其狭小的空间里栖息一生的青蛙,焉知还有大海呢”②可能是日本人长期观察他们所处的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所领悟出来的谚语吧汉语的“十年河冬十年河西”①,与日语的“采息川④渊濑定圭岛如世(南寸加扮孑)④矗岛世芒茫圭岛如上;飞鸟川的深浅未定)”②,其“用意”都是比喻“人生荣辱兴衰变化无常”①中的“河”是泛指的河,“十年河冬十年河西”表示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变化不定以此比喻人生变化无常②中的“采息川”位于日本奈良县渊濑”是“深”与“浅”通过河本身的深与浅变化不定,比喻人生变化无常三、来自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字义”不同而“用意”相同的形象语言中日两国人民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又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所以,风俗习惯也自然有∥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也必然会反映到形象语言中一)日语:“後④祭(南匕刃未o I))”其中“祭(祭典)”是供奉死者,以慰其在天之灵的仪式人死后,人们总会懊悔以前死者在世期间未能尽力孝养,如今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悔之晚矣相当于汉语的“雨后送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