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议团场隐形职工挂名现象.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5页
文档ID:547185897
议团场隐形职工挂名现象.doc_第1页
1/5

农牧团场职工实行实名制管理势在必行 王燕隐形职工,即属其单位在册职工,但不在其单位从事任何劳动隐形职工挂名,即其单位在册有承包土地数量,实际并未在单位承包土地,而转由他人代种或将应由本人承包的土地定额转挂他人这是目前每个农牧团场连队存在的没有彻底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杜绝这种现象以成为困扰我团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人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 隐形职工挂名的类型及形式1、已回内地定居但还未退休的老职工:此类人员在部分连队存在,自团场开始实施土地承包以来,他们就已回内地,十几年,有的甚至二十几年不在团场工作,将应由本人承包的土地转包他人或根本不承包土地,只交少部分连管费用,退休之时回到团场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2、职工子女:有些连队老职工的子女、退休职工子女,因不愿在团场承包土地,,在外长期打工,又无法转移劳动关系,这些老职工及退休职工为保留其子女的职工“名份”,代其承包土地,3、由原关、停、并、转工、交、建、商单位转入农牧连队的职工:此类职工有的因从未承包过土地,不免对承包土地产生畏惧,有的觉的承包土地有失颜面,还有的职工认为自已已接近退休年龄,不愿在出体力去种植土地,就想办法“靠”在单位、“赖”到退休。

这些职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不承包土地,又想保留职工身份,于是千方百计、各显神通,将应由本人承包的土地定额转挂他人二、 隐形职工挂名造成的影响1、对勤勤恳恳在团场农牧一线工作的直至退休的人员来说:不免由衷伤感,认为自己在团场辛辛苦苦大半生,现在退休养老金还没有目前长期在外十几处甚至二十几处不回团场工作的人员退休待遇高,2、对代其承包土地的人来说:外来代种人员在团场苦干几十年,团场的所有待遇与已无关,在连职工代种人员则感到干与不干都一样,这些人心中不免都感到有些愤愤不平3、对现仍在农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来说:有的职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只交属个人缴纳的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不承包土地,如此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在连种地职工的积极性4、尤为严重的是,隐形职工挂名现象给团场经济管理与发展造成了一定不利因素第一、土地承包定额不实,由于实际承包土地职工人数小于在册职工人数,那么连队按职工人数计算的连土地承包定额就会不实第二、职工人均收入不实,如:单位定额承包土地为30亩,若一职工承包土地60亩,一名不在岗职工挂其定额,实际承包土地为30亩,年未职均收入实为不实第 三、加重团场经济负担此类职工不为团场尽其义务,但团场却要为其缴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或只个人承担部分,而大部分仍由团场承担。

三、 解决问题的难点1、连队领导认识不足:认为将土地转他人代种,或将应由本人承包的土地定额转挂他人,似乎也合情合理,认为协议是职工之间自愿达成,这是职工之间自己的事情,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连队管理工作没有什么不障之处2、存在人情关: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要在其单位挂名的要求,领导抹不开情面,不愿得罪其人3、只看当前利益: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单位有挂名职工还可收取除应由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之外的连管费用没有意识到所缴纳的这些费用远不足团场为其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等各项费用正因如此,使得团清理职工队伍工作困难重重四、 解决问题的建议首先、连队领导应提高认识,透视团场发展,清楚地意识到隐形职工挂名给团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上述不良影响,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清理挂名职工的必要性其次、连队管理人员应按实际在单位工作人数准确核定职工土地承包定额,而不是以在册人数核定,从承包定额上堵住转挂漏洞第三、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抵制人情关,禁止挂名职工现象出现第四、对既不想承包土地,又想保留职工身份的人员要求其必须全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单位与个人全部金额),及义务工、连管费等各项费用对既不想承包土地,又不愿缴纳各项费用的人员,应彻底予以清除。

对在团长期从事农牧一线种植的人员,将其纳入职工队伍,以提高团场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第五、将承包土地面积与职工人数相结合下达单位年上交利费指标这与按土地承包面积下达上交利费相比,其优越性在于:1、按全团耕地面积与全团职工人数核定应包土地定额,真正突出每个职工实际应承包面积,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去清算全团每个职工利费及收入情况,2、在上述基础上,按连队土地面积核定连队应有职工人数并按此人数下达各单位年上交利费指标,其中关系为:上交利费与单位职工人数成正比例关系,而单位职工人数与连实有土地面积成反比例关系这样,可迫使连队领导人员不得不去考虑本单位职工人数与上交利费之间的利害所在而去清理本单位隐形挂名职工,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可使职工人数已达到饱和的单位的领导,拒收新职工,使劳动力逐步向偏远连队倾斜4、使团场下达的财务经济指标从整体上去真正发挥其杠杆作用如何切实落实“1+3”文件,实施“五个一”工程,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髓,去完成并延续屯垦戍边的历史史命,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每位领导及业务班干部实事求是地去付注行动,对团场发展建设中所存在的困难、发现的问题,去深入思考、去正确决策。

二0一0年三月十五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