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京旗遗存景点导游词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3页
文档ID:306451903
京旗遗存景点导游词_第1页
1/3

京旗遗存景点导游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西依赛因! (满语,您好)! 大家在百忙中光临五常,我代表五常百万人民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拉林满族镇,我代表拉林人民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今天的参观活动由我向大家做介绍,今天参观的景点主要有:副都统衙门、满族的四合院、饮马湖、洪皓书院、孤家子村、索额图墓地、点将台、南土成古城、粘罕家族墓地、营城子古城、兰旗贞节牌坊、风清堂荫碑等历史文化遗址 相信大家能从这些遗存中,穿越时空遂道,浏览岁月沧桑,感受到五常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愿魅力五常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拉林满族镇 1、副都统衙门 (解说):拉林满语为爽快的意思,始建于公元1072年左右,(即辽咸雍八年),是金上京会宁府(白城)西南最大的城镇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攻克宁江州后,凯旋拉林城,在这里举行庆功会,“将俘获赐给有功将士 公元1405年,明朝在这里设纳邻河卫公元1648年,清康熙23年,清政府在这里设官仓,储备军粮,时称拉林仓 公元1725年,清雍正3年,清政府设拉林协领衙门。

公元1744年,清乾隆9年,清政府在这里设拉林副都统管理今天的阿城、双城、宾县、哈尔滨等广大地区的军政事务,于乾隆34年裁汰,恢复拉林协领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古老四合院,就是拉林副都统衙门旧址民国时为双城县拉林街政府,伪满州国时为双城县拉林警察署1946年至1956年,为拉林县委办公所在地1958年后为松花江地委党校,现为拉林药材站260多年来的朝代更替,风雨沧桑框架虽存,旧貌全非 我们看到这个正房是当年副都统衙门的大堂,东西厢房分别是副都统住宅和兵丁的宿舍南边的门房,西侧为钱财储备库,东侧为兵器、盔甲储备库 2、城西路北的四合院 (解说):这里路南路北很多旧式瓦房大都是清朝的建筑,我们看到这个带门洞的四合院,是保存较好的建筑,当年居住着副都统和协领衙门的官员历史上拉林城内到处都有这样的满族四合院,后来由于城镇建设,拆迁、大部分已不复存在 3、饮马湖、洪浩书院 (解说)这里是金代的饮马湖,原来面积很大,现在已萎缩到今天这个样子,湖西岸是洪浩书院的遗址洪浩,是宋朝的礼部尚书,江西九江人被派到金国为使完颜阿骨打欣赏他的才华,强留他在金国做官遭到拒绝。

金太祖一怒之下,将其流放到冷山,即五常市冲河山区的南城子当时驻守南城子的是左相陈王完颜希尹,两人关系逐渐密切于是洪浩便亲自教授完颜希尹的八个儿子学习汉语汉文当时女真人没有文字,洪浩便和完颜希尹共同创造了女真文字于是洪浩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自由他走遍了拉林河两岸各地,用桦树皮当纸,写下了记载北国风情的名著《淞漠纪闻》一天,他来到拉林城,住了下来,见当地女真贵族子女都不识字,于是就在饮马湖西岸建了一个书院,教授女真儿童念书识字后人称这里为“洪浩书院”,这座书院传说被元朝兵焚毁如今这里已盖起民房 二、红旗满族乡 1、孤家子村 (解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红旗满族乡孤家子村乾隆9年称正黄旗二屯为什么叫孤家子?是因为当时这里仅有何姓一家居住这里居住的何氏家族,是清康熙辅政大臣索尼及其第三子索额图的后裔乾隆9年屯垦戍边来到此屯,如今已发展到200余户,1500余人 何氏至今仍保留着满汉文字的原始家谱,还保留着先祖索尼和索额图的巨幅画像是我国的重要文物每当春节的三十晚上,便把先祖的画像挂在老辈家的西墙上,族人分别前来焚香,上供跪拜 2、索额图墓地 (解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何氏家族墓地,最南端最大的坟墓是索额图墓葬。

有人要问索额图的墓为什么不在北京?而埋在这么荒凉的地方?是因为索额图获罪后,幽禁而死因皇上说他是“天下第一罪人”,没有将其厚葬,草草埋在北京郊区乾隆9年后,其后代将其遗骨从北京背到孤家子,重新的埋在这里如今何氏后人正准备重建墓地,开发景点,为旅游服务 3、点将台 (解说)我们前边这座土台,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这就是有名的金国点将台公元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伐辽,就是在这座台上誓师起兵的,故称为点将台,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