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填料主控项目5.4.1 生产级配碎石用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 粒径大于 1.7mm 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应不大于 30% ,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应不大于 6%;2 粒径小于 0.5mm 的细颗粒的液限应不大于 25%,塑性指数应小于 6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料场抽样检验洛杉矶磨耗率、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液限 和塑性指数2 次监理单位每料场检验1 次检验方法:按《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210)规定的方法检验5.4.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要求:1 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2 级配碎石颗粒级配应符合表 5.4.2 的要求,不均匀系数 Cu 不得小于 15,0.02mm 以下 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 3%,大于 22.4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 率不应小于 30%,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颗粒级配曲线如图5.4.2所示表 5.4.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方孔筛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 〜11(5)7〜3213 〜4641 〜7567 〜9182 〜100100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方孔筛孔边长(mm)(次)图 5.4.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曲线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在级配碎石生产期间,每工班抽样检验 1 次粒径级配、黏土及其 他杂质含量、大于 22.4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量的 10%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料场抽样 【条文说明】级配碎石中细集料含量过高,将使塑性指数增大,降低集料的强度和刚度, 水稳性也差故必须严格控制 0.5mm 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5.4.3过渡段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要求: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 含量不大于 20%;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 10%;过渡段用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应 符合表 5.4.3 的要求;过渡段用级配碎石也可选用符合本标准第 5.4.2 条要求的级配碎 石,并采用其相应的技术标准表 5.4.3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要求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 〜100一一6(〜90一3(〜652(〜501(〜302〜102一10095 〜100一6(〜90一3(〜652(〜501(〜302〜103一一10095 〜100一5(〜803(〜652(〜501(〜302〜1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班抽样检验 1 次颗粒级配、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料场抽样条文说明】过渡段级配碎石选用的筛孔形状及尺寸均不同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用 筛,其它技术指标也不相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所处部位的承受荷载要大于过渡段,对其 级配和技术指标的要求也更高一些由于过渡段级配碎石用量一般比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用 量要少得多,通常是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共用生产原料和生产线,所以,规定过渡段用级 配碎石也可选用符合要求的级配碎石,并采用其相应的技术标准,以方便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5.4.4 级配碎石出场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00 m3检验1次,当级配碎石材质发生变化或更换石场时应重 新进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同一料 场不少于 1 次检验方法:料场抽样,按《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210)规定的方法检验5.4.5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5.3.2条一般项目5.4.6 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制前,应检查配料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率, 根据测试结果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率宜在工艺 试验确定的填料出场控制含水率范围内。
检验数量:每工班检查 2 次,当遇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 数检验方法:观察计量系统,采用烘干法或酒精燃烧法检验含水率5.4.7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 检验数量:每工班检验 2 次检验方法:料场抽样,采用滴定法或仪器法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