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识别与应对课次第3次教材《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华师大)计划学时3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1. 能根据自身经验并通过资料收集的方式,掌握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及表现2. 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成因3. 能处理幼儿当下的攻击性行为4. 能根据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同成因设置合理的应对机制5. 能与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知识技能态度• 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说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 当下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根据幼儿攻击性行为设置合理长期合理应对机制■掌握与攻击行为幼儿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树立正确的关爱幼儿观念教学重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识别教学难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当下及长期应对教学资源1. 课堂教学案例:“不听话”的惩罚2. 网络资源教学活动流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导入1. 呈现案例《“不听话”的惩罚》2. 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案例3. 提出任务完成要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善于思考、大胆展示1 .阅读案例2. 了解任务完成要求导入新课,明确本学习活动的内容及要求实施任务11. 布置任务1:・你认为小翔的行为在幼儿园中常见吗?- 从案例中寻找小翔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罪证”,并尝试分类。
2. 巡视、答疑3. 评价学生回答、小结4. 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攻击行为的定义、表现及分类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任务1的问题2. 组间交流、全班分享3. 跟随教师,集体归纳幼儿攻击行为的定义、表现及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幼儿攻击行为的定义、表现及分类实施任务21. 布置任务2:・根据生活及实习经验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成人相比的特点2. 巡视、答疑3. 评价学生回答、小结4. 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2的问题2. 组间交流、全班分享3. 跟随教师,集体归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实施任务31. 再次阅读案例《“不听话”的惩罚》2. 布置任务3:・ 分析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3. 巡视、答疑4. 评价学生回答、小结5. 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3的问题2. 组间交流、全班分享3. 跟随教师,集体归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实施任务41.布置任务4:-假设你是案例中小翔的老师,如何针对小翔的行为确定当下应对方案、长期应对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4的问题。
2. 组间交流、全班分享3. 跟随教师,集体归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引导学生归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与家长沟通方法制?・如何与小翔的家长积极有效沟通?2. 巡视、答疑3. 评价学生回答、小结4. 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与家长沟通方法与家长沟通方法任务评价1・听取各组代表的自我评价和组际评价2.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思考问题收集信息的情况,提出今后改进建议1. 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自我评价、组际评价2. 聆听教师点评帮助学生觉察、反思在知识技能学习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明晰今后学习方向任务总结1.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2. 引导学生觉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3. 引导学生树立关爱幼儿的职业态度1.就个人的团队表现、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思考2 .总结本活动收获1.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学习知识技能2. 觉察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3. 进一步树立关爱幼儿的职业态度课外作业布置课后《学而时习之》完成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再次巩固上课内容,深化学生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识别应对、家长沟通的学习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