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教育文献综述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50KB
约4页
文档ID:204292396
环境教育文献综述_第1页
1/4

环境教育文献综述一、环境教育涵义的界定“环境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第一次提出环境教育 的术语,是1948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当时没有引起 公众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问题爆发,1965年英国首次使用环 境教育概念,并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作为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起始点几十 年来,尽管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己开展得颇为普遍,尽管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 义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在研究和推进环境教育中,对其含义也作了不少的探索, 例如:1975年的《贝尔格莱徳宪章》中,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F1 标,对环境教育的含义作出了初步界定:“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 的牛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和 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 这,尚处于对环境教育这一活动的描述层次上,仍未确切地指出其理论范畴1977年的《第比利斯宣言》认为:“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是—•种全 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作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 育应使个人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并向他们提供在改善牛活和保护环境方而 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人都为牛活做好准备。

环境 教育采用一种以广泛的跨学科性为基础的整体性方法,培养人们以--种全面的观 点來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密切依赖性环境教-•育有助于显示今天的 行动与明天的结果之间存有的永久联系,并证明各国社会之间的相互依 存性以及全人类团结的必要性第比利斯会议对环境教育概念的阐述,较Z以 往的定义己颇为全面和成熟,会议不仅明确了环境教育的基本性质和教育对象, 而且较详细指明了环境教育的H的,H标及指导方针随后各国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揭示环境教育的本质,明确环境教育 的概念方面作了犬量的尝试,使环境教育的涵义口趋完善我国的《辞海》(1999 年版)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作了一个较为简练的概述:“环境教育旨在使学习者认识 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保护环境及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以及 有关牛态学知识的教育以上有关环境教育的概述,虽未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定义,但从不同侧面触及 了环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许多启发和可资借鉴之处综合国内外对环境教育 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 认为环境教育是一种过程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教育家卢卡斯提出 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 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教育学牛了解和掌握关于自 然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 育”,是指以学牛在环境系统中亲身体验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把环境教 育与学牛的牛活相联系,通过学牛的亲身体验去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理解环境、 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为了环境的教育”,涉及价值、态度和正面的行动等伦理 元素,是指环境教育要直接鼓励学牛探索和解决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明白人类 在环境系统中必须承扌J1相应的伦理道德责任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美国内华达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现 今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定义:“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其H的 是为了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与其他牛物物理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来说,这些态度和技术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行为准则作出决策、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自我约定换言之,环境教 育是培养有科学的环境意识、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有止确的环境道徳意识、 又有对环境负责的行为习惯的“四有”国际公民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美国《环境教育法》(197()年)规定,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 它要使学牛环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 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 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2) 认为环境教育是一种手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认为,环 境教育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 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牛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 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3) 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学科这个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徐辉、 祝怀新的定义他们认为: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 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 的环境价值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这类观点强调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但同时 又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由上可见,不同的人对环境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我国的《环境宣传教 育行动纲要》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 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结合我国的规定,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环境教育的涵义可界定为:旨在提 高全民素养,以利于人类的牛•存和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的教育中 小学环境教育是以中小学牛为对象,对他们进行环境及环境科学的教育,以增进 他们的环境知识技能,培养环境责任感,提高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环保道德观 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学会牛存和发展,从而在根 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基础的教育。

二、国内外学校环境教育现状从国内外来看,学校环境教育可以大致归纳为中小学环境教育和高校环境教 育1)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第一,在大纲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当今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牛 活水平很高,因此,环境教育在H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发展日本非常重视 学校环境教育,因为学牛阶段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阶段日本于1971年、1989 年、1991年和1992年分别制定中小学使用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亚洲其 他国家一般主张把相关的环境概念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里我国至今没有 制定和颁布专门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教学大纲,而是把关于环境教育教学的规定 渗透在各科的教学大纲Zi I o第二,在环境教育方法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将课外活动看作是开展环 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部门专门设置了野外环境教育中心,中心 既是培训教师的基地,又是学牛开展环境校外活动的场所口本的环境教育也十 分重视学牛的参与,注重培养学牛的环境技能和实践能力口本的学校环境教育 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验性环境教育体验性环境教育就是通过学牛的观 察、参观和亲手实践等休验性的教育方法,让学牛了解现实牛活中的环境问题以 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我国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 主,大多数小小学缺乏应有的环境教育设施,只有个别学校具备环境教育实验室 或其他环境教育场所第三,在教师培训方面国外普遍重视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法令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充分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教育;在哥伦比 亚,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已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它由教育部培训,总理事会 准备,旨在保证所有的教师都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澳大利亚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一 门学科能解决的,需要跨学科来探讨,为此,维多利亚的罗斯顿高等教育学院将 物理系、化学系、牛物系、地球科学系、数学系合并为一个系——环境学系,H 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环境学识的中学教师在我国,中小学大部分没有专职的环境 教育教师,其他各科教师人部分也没有接受过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方法的系统培 训2) 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现状高等学校环境教育,也就是专业环境教育,应该以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为主 美国的B・J内贝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为大学的非环境类学牛开设了《环 境科学——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途径》选修课,在这部他自己撰写的专著中,虽然 也涉及到了今天我们环境教育的各个方面,但却不是简单地介绍一般性的知识, 而是带有很深刻的研究性质,这样的授课内容很容易引起大学牛们的认同。

我国 高校环境保护专业的设置从无到有,发展迅速1973年至1983年的十年间,全 国范围内约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多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这 些专业课程,为我国培养了具有环境专业素质的硕士研究牛114人,大学牛1724 人,中专生610人三、国内外环境教育立法及机构设置现状(1) 环境教育立法现状美国早在1970年就率先制定了《环境教育法》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建立 了环境教育司和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国家环境 教育法》,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联邦政府在环境保护署设置了环境教育处,并 成立了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以及非盈利性的国家 环境教育与培训基金会卅:界许多国家虽未单独制定环境教育法,但都在环境保 护法或其他法律中写入了关于环境教育的专门条款如前苏联1960年制定的《环 境保护法》规定:“自然保护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列入普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 教学计划,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应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菲律宾的《总统法》规 定:“国家环保局和其他政府机构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激发群众的环境意识,并鼓 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马来西亚的《国家环境质量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由国家教育部管理环境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要求把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级教育中 去。

到H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类似于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这样专门的环 境教育法规,但也有许多法律法规涉及到环境教育早在1973年,国务院批准 国家计委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所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 1981年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规和文件 11都对环境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 环境教育机构设置现状除制定环境教育法外,各国还纷纷成立了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国家机构如英 国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日本在环境局设置了环境情报科和环境教育办公室, 法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设立了环境教育设备委员会和环境教育协会等联合国为了 谋求环境教育的发展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力合作,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进行全球环境教 育规划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加强了环境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1991 年,经国家教委研究决定成立了国家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 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个专职进行环 境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同年,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也成立了环境教育 中心截至2000年,北京己有自然Z友、地球村等环境教育民间组织。

这些环 境教育组织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 王冬桦:人类与环境一环境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2] 田青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1版.[3] 冉圣宏等编:环境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一写给中小学教师[M].开明出版社.1999年出版.⑸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⑹江家发.环境教育学[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11,2011.1.⑺田青,曾早早•我国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文件汇编[G].北京:环境科学出版 2010.11.[8] 杨超飞•环境保护与环境文化[M].北京:• I国政法大学岀版社.1994.[9]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宣传教育文献选编》[M].文献岀版社,201 1年版.[10] 李久牛•环境教育论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祝真旭,宋旭红•从口本环境教育场所我们学到什么?[N]」11国环境报,2009(0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