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40 A 77 备案号:29585—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CH/Z 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field work of low-altitude digitalAerophotogrammetry2010-08-24 发布 2010-10-01 实施CH国家测绘局 发 布CJ/Z 3004-2010目次前言…………………………………………………………………………………………………………II引言…………………………………………………………………………………………………………Ⅲ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总则………………………………………………………………………………………………………13.1 空间参考系……………………………………………………………………………………………13.2 控制点精度要求………………………………………………………………………………………13.3 对航摄资料的要求……………………………………………………………………………………13.4 对其他作业方法的要求………………………………………………………………………………13.5 准备工作………………………………………………………………………………………………14 像片控制点选点条件……………………………………………………………………………………24.1 像片控制点选点条件………………………………………………………………………………24.2 全野外布点…………………………………………………………………………………………24.3 区域网布点…………………………………………………………………………………………24.4 特殊情况的布点……………………………………………………………………………………35 基础控制点测量…………………………………………………………………………………………36 像片控制点测量…………………………………………………………………………………………36.1 测量要求……………………………………………………………………………………………36.2 刺点与整饰…………………………………………………………………………………………37 调绘………………………………………………………………………………………………………37.1 基本要求……………………………………………………………………………………………37.2 先外后内……………………………………………………………………………………………47.3 先内后外……………………………………………………………………………………………48 检查验收和上交成果……………………………………………………………………………………48.1 检查验收……………………………………………………………………………………………48.2 上交成果……………………………………………………………………………………………5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像片控制点航向基线数跨度估算………………………………………………6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数字刺点片样例…………………………………………………………………12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点之记……………………………………………………………………………13CJ/Z 3004-2010前言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测绘科需研究院、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本标准主要起事人:李英成、廖明、张丽娜、李玲、唐力明、丁晓波、郭童英、刘小丁、陈議、毕凯、丁华祥CJ/Z 3004-2010引言本标准根据国内超轻型飞行器航摄系统和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的技术水平、应用情况及相关软硬件生产现状,参照有关航空摄影测量标准,对基础控制点测量、相片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调绘等外业工作进行规范CJ/Z 3004-201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基础控制点测量要求、像片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要求、调绘要求、检查验收和上交成果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超轻型飞型器航摄系统和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以 1:500、1:1000、1:2000 航测成图为主要目的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工作其他比例尺成果测制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夏利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93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数据字典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 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Z 3003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5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3. 总则3.1 空间参考系按 GB/T 7931 的要求执行。
3.2 控制点精度要求基础控制点、像片控制点的精度按 GB/T 7931 的要求执行3.3 对航摄资料的要求航摄资料应满足 CH/Z 3005 的要求3.4 对其他作业方法的要求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可采用本规范未列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应在技术设计书明确说明相关要求和规定3.5 准备工作3.5.1 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以下资料:a) 航摄资料b) 基础控制点成果c) 各种地图资料,如相关的地形图、交通图、水利图、行政区划图、地名录等3.5.2 测区踏勘对不熟悉情况的测区,应进行测区踏勘,了解测区内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方面情况3.5.3 技术设计按 CH/T 1004 的规定编写技术设计书,其中相片控制点的布设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应规定3.5.4 一起检查、校正作业适用的各种仪器、器材应进行检查校正,并在检校合格的有效期内4. 相片控制点的布设4.1 像片控制点选点条件4.1.1 目标条件目标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刺和立体量测,如选在交角料号(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CJ/Z 3004-2010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原始影像中不大于 3X3 像素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应是高程起伏较小、常年相对固定且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的地方;孤形地物及阴影等不应选做点位目标。
b)高程控制点点位目标应选在高程起伏较小的地方,以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平山头为宜;狭沟、尖锐山顶和高程起伏较大的斜坡等,均不宜选作点位目标c) 当目标条件与像片条件矛盾时应着重考虑目标条件4.1.2 像片条件按 GB/T 7931 执行,其中点位距像片边缘不应小于 150 像素4.2 全野外布点按照 GB/T 7931 的要求执行4.3 区域网布点4.3.1 基本要求区域网的划分应依据成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测区地形特点、摄区的时间划分、图幅分布等情况全面进行考虑,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实施方案区域网的图形宜呈矩形或方形;区域网的大小和像控点之间的跨度以能够满足空中三角测量精度要求为原则,主要依据成图精度、航摄资料的有关参数及对系统误差的处理等多因素确定4.3.2 区域网布点方案对于两条和两条以上的平行航线采用区域网布点时,要求如下:a) 航向相邻平面控制点间隔基线数可参照附录 A 中的公式(A.1)估算,公式中所涉及的参数由所采用的相机、地面分辨率等参数确定附录 A 中的表 A.1 示例性列出了低空数字航空摄影中采用的几款数码相机的参数,据此计算出的结果参见附录 A 中的表 A.2使用时,可根据 CH/Z 3003 中规定的成果精度要求参照附录 A 中的表 A.2 选取石洞的平面控制点间隔基线数。
其他相机、地面分辨率也可按此方法根据相应参数进行估算b) 旁向相邻平面控制点的航线跨度应不超过表 1 的规定表 1 旁向相邻平面控制点的航线跨度比例尺 航线数1:500 4~51:1000 4~51:2000 5~6c) 航向相邻高程控制点间隔基线数可参照附录 A 中的公式(A.2)估算,采用附录 A 中的表 A.1的相关参数按不同比例尺、分影像短边平行航向和垂直航向两种摄影方式进行计算,结果见附录 A 中的表 A.3 至表 A.8使用时,可根据 CH/Z 3003 中规定的成果精度要求叁照附录 A 中的表 A.3 至表 A.8 选取适当的高程控制点间隔基线数,其他相机、地面分辨率也可按此方法根据相应叁数进行估算;控制成果仅为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图(B 类)生产使用时,高程控制点间的间隔基线数可适当放宽d) 制作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成果时,高程控制点宜按航线逐条布设,且航线两端应布点;制作数字线划图(B 类)和数字正射影像图(B 类)成果时,高程控制点间的航线跨度可适当放宽e) 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沙漠、戈壁、沼泽、森林等)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可按相应要求放宽0.5 倍,布点要求作相应放宽,且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
4.3.3 GPS 辅助航摄、IMU/GPS 辅助航摄区域网布点平面控制点采用角点布设法,即在区域网凸角转折处和凹角转折处布设平面点,区域网的航线数和基线数应相对本标准 4.3.2 适当4.3.4 单航线布点方案采用单航线布点时,相邻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间的航向间隔基线数可叁照本标准 4.3.2 的规定涉及,CJ/Z 3004-2010在需布点时相片的上下标准点位处军需不舍控制点4.4 特殊情况的布点当遇到像主点、标准点位落水,5. 基础控制点测量基础控制点的测量应按照 GB/T 7931 的要求执行6. 像片控制点测量6.1 测量要求像片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执行6.2 刺点与整饰6.2.1 编号要求编号要求如下:a) 控制像片的编号按 CH/Z 3005 执行b) 基础控制点使用原有编号,像片控制点应统一编号,同一测区内不得重号有技术设计书作出具体规定6.2.2 刺点与整饰可采用相纸输出的相片进行像控点判刺与整饰,相关要求按 GB/T 7931 执行;也可在数字影像上选点、标记,准去表示出刺点的位置采用数字影像进行刺点的,可参照附录 B 的样例制作数字刺点片,点之记可参照附录 C 的格式制作。
7. 调绘7.1 基本要求7.1.1 调绘前应制订调绘计划、熟悉测区像片、研究测区特征、选择调绘路线以及人力分配,尽力收集现势性强的各种专业资料7.1.2 调绘与立体测图、数据编辑应有效衔接,以保证地形要素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7.1.3 调绘应走到、看到、量到、问清、绘准,判读准确,描绘清楚,符号运用恰当,各种注记准确无误7.1.4 各类要素调绘的具体要求应符合 GB/T 20257.1 的规定,需要补充时,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7.1.5 数字影像调绘,直接使用数字正射影像(先外后内) 、数字正射影像套合矢量数据(先内后外)进行调绘,调绘用数字正射影像宜保持数字影像原始分辨率7.1.6 纸质像片调绘,采用调绘像片、竖直正射影像或者矢量数据按成图比例尺输出调绘用图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