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卡片】《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郁离子》编辑者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文言原文】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选自刘基《郁离子》)【重要词汇】衣思败师趋所以佁然【古今对碰】原文注释译文【僰】人养猴,【衣①之【僰(bo)]我国古代西南部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衣②】而教之舞,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衣①之衣②】①动词,当穿衣讲。
②名词,衣服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规旋矩折】就是“规矩旋(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节】规矩,章法,制度旋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折,圆转动有角度应律合节】就是“应合律节”应合,配合律节,音律节拍节拍(默契)巴童】观而妒之,耻巴,古代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己之不如也,故川东别称“巴”巴童,巴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族仆人耻,【思】【所以】【败】之,【思】想所以】用……的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乃【袖茅栗】以往败】破坏袖茅栗】“袖”作动词,藏在袖子里茅栗,坚果,可食用,亦称“板栗”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筵张】而猴出,众宾【筵张】宴席开张凝】长宴席幵张猴子们出来(表演),【文章赏析】【凝】【伫】,左右皆【蹈节】时间直视伫】站立蹈节】踏着节拍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巴童【佁然】挥袖而出【佁然】静止的样子掷】四川的儿童故着无意地挥袖其茅栗,【掷】之地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褫(ch1)】剥去,脱下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倒案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人呵之而不能【禁】,【禁】制止大沮】非常沮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大沮】。
丧止,非常沮丧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师】军队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之【师】战者,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蠢然】而【蚁集】,见【蠢然】蠢笨,骚动的样子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物而争【趋】之,【蚁集】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趋】快步走,这里是上前之意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其何异于猴哉?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僰人养猴》告诉我们以财务引诱人效力,无异于鼓励人抢劫,见了财务就争先恐后的抢夺,就与猴子为了食物互相抢夺无异在这篇文章中,刘伯温由猴子联想到军队,对刚建立的明王朝的军队建设不能不说是一个警示三、强化训练(共20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0分)(1)衣①之衣②而教之舞衣①:衣②:(2)耻己之不如也耻:(3)思所以.败之所以:(4)乃袖.茅栗以往袖:(5)蠢然而蚁集.蚁集:(6)思所以败.之败:(7)乃袖茅栗以往乃.:(8)左右皆.蹈节皆.:(9)大沮沮.:2. 翻译下面的语句8分)①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②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③ 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④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3. 巴童聪明机智,使猴舞“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 (1)衣①:动词,穿衣服。
衣②:名词,衣服2)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3)用来……的方法(手段等)(4)用袖子装5)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6)破坏(7)于是,就(8)都(9)沮丧①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② 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③ 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④ 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2. 巴童则利用猴子“见物而争趋之”的弱点使猴舞“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