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水稻插秧机的构造和使用调整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插秧机的构造掌握插秧的技术要求掌握水稻插秧机主要部件的使用和调整方法二、设备、工具、材料(1) (1)2ZT---935型、2Z—6型水稻插秧机(2)随机各种工具(3)秧苗和秧盘三、实习内容及方法步骤1、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对机插秧洗根大苗的要求:洗根大苗根的长度要小于80mm,秧茎粗壮,直立有劲,组织稍微硬化秧苗长度一般为200---350mm,从秧田拔出后应将根上的泥土洗净,并使分秧困难而造成伤秧和勾秧2) 对带土小苗的要求:秧块上的秧苗数必须合适、分布均匀,它直接影响插秧时每穴的株数和均匀度,也是造成漏插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求育秧时一定掌握好播量,均与撒播带土苗移栽的关键在于带土,但泥土泥厚18—28mm;铲秧要求泥厚15—25mm采用工厂化盘式育秧可获得土层质量、秧苗密度和均匀度良好的带土菌,最适用于机插带土小苗适合的高度为100---180mm2、插秧机对水田整地的要求不论机插大苗还是机插小苗都要求浅插,就是要求插秧当时田面有3cm左右的浅水层因为水层过深插秧会漂秧,过浅田面不平整,有些田无水分增加滑动阻力,降低插秧质量要求田面平整、泥土细烂,并且整地后需经一昼夜以上的沉淀,以免拥泥,影响机插质量。
适合机插的水田泥脚深度要小于350mm,过深将使机插秧地轮下陷打滑,甚至无法行走1) 3、插秧机主要部件的调整取秧量的调整:把分离针旋转到秧门为位置的上方,然后松开摆杆固定在链箱后盖上的螺母,拧紧调节手轮,用取秧量标准块校正分离针尖部进入秧门的深浅来调整取秧量的多少利用取秧量标准块将各分离针调整一致,拧紧锁紧螺母2) 插秧深度的调整:转动插秧深浅调节手柄,改变链箱与秧船底板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插秧越深,反之则越浅3) 穴距的调整:多数插秧机时通过改变前进的速度来调整穴距的,即变动变速操纵杆的位置,而保持分插机机构每分钟插秧次数不变还有少数插秧机时更换变速箱内的主动齿轮(随机附有不同齿数的主动齿轮),达到插秧机前进速度的改变4) 由插大苗换插小苗的调整:插大小苗两用插秧机在由插大苗改插带土小苗时,应换用插带土小苗的秧爪,并装上推秧器,同时卸掉阻秧毛刷,将钢丝帘上端条向内倾有的插秧机还需要更换秧门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移箱器的棘轮或滑块等安全装置,使之按插小秧要求进行移箱4、插秧机田间作业注意事项插秧机田间作业注意事项:按规定完成插秧机班次保养内容到田间,将插秧机有运输状态调至下田工作状态,并安装好邻接行指印器,确定插秧机的行走方法,一般采用梭形行走方法。
1) 箱空秧箱装秧前,应把秧箱移到一头(极限位置),并在秧爪空取一次后再装秧片2) 向秧箱装入秧片时,要让秧片能自由滑下必要时,可在秧箱与秧片间注水以利润滑切不可用手推压,以避免秧片变形,影响插秧质量3)当秧片插到接近送秧轮时,应及时装秧;装秧时,应使接头处对齐,不空隙,也不准推压,以免接头处拱起当秧片不能全部装入秧箱时,可将秧片尾部卷起放入秧箱内,切不可让其自由挂在箱外4)长时间停插时,应将剩余秧片取出,清洗秧箱、秧门,清除送秧轮等处缠绕的秧根5)当最后一个待插田的幅宽小于该机工作幅宽时,应在插倒数第二趟时,拿掉相应的秧箱里的秧苗,以保证最后一趟用全工作幅宽插秧6)对方田化好的作业小区,条件允许,应采用越梗作业,以减少插秧机回转空行程7)插秧过程中,装秧手应时时看护好插秧质量,需要时应停车排除故障或进行调整8)装秧手和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安全作业四、作业按操作规范完成以下项目的可评为合格;操作正确的评为良好;操作正确熟练的评为优秀1)取秧量的调整(2)插秧深度的调整(3)插秧穴距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