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 参考书目•东北农业大学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三版),中国 农业出版社•韩博主编,《动物疾病诊断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东北农业大学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实习指导》,中国农 业出版社•邓俊良主编,《兽医临床实践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概论•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主要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概论•症状、诊断与预后 概论•诊断的基本过程•调查病史、检查病畜、收集症状、资料 •分析、综合症状、资料 ,做出初诊•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概论•诊断学的任务概论•诊断学的内容•方法学•症状学•诊断的方法论• 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方法与程序 •临床检查的方法•临床检查的程序 临床检查的方法•临床检查法为诊断的目的,应用于临床实 际的各种检查方法包括:问诊、 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等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问诊•现病历•既往史•饲养、管理情况问诊的主要内容 (现病历) •1 发病的时间与地点 •2 疾病的表现•3 病的经过 •4 主人所估计到的致病原因 •5 畜群的发病情况 问诊的主要内容(饲养、管理 ) •1 饲料日粮的种类、数量与质量,饲喂 制度与方法。
•2 畜舍的卫生和环境条件 •3 动物的使役情况及生产性能 •4、畜群组成及繁育方法等情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1由主人的叙述开始,逐步深入 •2避免暗示性提问•3避免重复提问•4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问诊材料的估价 •客观的态度,既不应绝对的肯定,又不 能简单的否定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 应用范围•观察其整体状态 •判断其精神及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 •发现其表被组织的病变 •检查某些与外界直通的体腔 •注意其某些生理活动异常 视诊的一般程序视诊的注意事项•应在适宜的场地进行;注意在灯光下对 颜色的变化(如对黄疸色) 的影响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触诊•触诊是利用触觉及实体觉的一种检查法 通常用检查者的手(手指、手掌或手背 ,有时可用拳)去实施触诊一般可应用于 •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检查某些器官、组织 •直肠内部触诊触诊的具体方法 •检查体表的温、湿度,应以手背 •检查局部与肿物的硬度和性状,应以手 指进行轻压或柔捏,根据感觉及压后的 现象去判断 •内脏器官的深部触诊,须按被检查的器 官、部位不同而选用适宜的方法 (1) 按压 触诊法 (2) 冲击触诊法 (3) 切入触诊法 触诊的注意事项•注意躯干与末梢的对比及左右两侧、健 区与病部的对照检查。
•敏感性检查时,应先将动物的眼睛加以 遮盖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叩诊•叩诊是对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击 ,借以引起其振动并发生音响,根据产 生的音响的特性,去判断被检查的器官 、组织的物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叩诊的应用范围 •检查浅在的体腔及体表的肿物•检查含气器官的含气量及病变的物理状态•依叩诊产生某种固有的音响的区域轮廓,去 推断某一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其与周 围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 叩诊的方法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的具体方法 •指指叩诊法•槌板叩诊法叩诊的注意事项 •叩诊板须密贴动物体表,不应过于用力 压迫•垂直叩击•叩打应短促、断续、快速而富有弹性•每一部位连续叩打2~3次•叩诊的手应以腕关节为轴叩诊的注意事项•为了比较解剖上相同的对称部位的变化 ,宜用比较叩诊法•当确定含气器官与无气器官的境界时, 由何方开始并无绝对意义,一般可反复 交替实施,以求确实 •叩诊检查宜在室内进行 叩诊音 •浊音:叩诊厚层的肌肉部位及不含气的 实质器官与体壁直接接触的部位时所产 生的声音•清音:叩诊正常肺区的部位所产生的声 音•鼓音:叩诊健康牛瘤胃上部1/3所产生的 声音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听诊•听诊是利用听觉去辨识机体在生理或病 理过程中所自然发生的音响的一种检查 方法。
听诊的应用范围•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听诊的方法 •直接听诊•间接听诊听诊的注意事项 •选择在安静的室内进行•正确使用听诊器•注意防止杂音干扰•应反复实践,以区分病理与生理音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嗅诊•病畜的呼出气体•口腔的臭味•带有特殊臭味的分泌物、排泄物•其他病理产物临床检查的特殊方法•导管探诊•穿刺法•实验室诊断•特殊仪器检查临床检查的程序•病畜登记 •问诊•现症的临床检查现症的临床检查 •1 整体及一般检查•(1) 整体状态的观察•(2) 表被状态的检查•(3) 眼结合膜的检查•(4) 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5) 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2 部位或系统检查•3 特殊检查群体检查•自学病历记录 •第一部分:登记事项•第二部分:主诉及问诊资料•第三部分:临床检查所见•第四部分:病历日志•第五部分:总结第三节整体及一般检查概 述整体及一般检查的意义 1、可获得对病畜的大体印象营养、发育、精神状态、呼吸、体温、脉搏 等,可基本判定病程长短、病情缓急 2、并为进一步的系统(或部位)检查提供线 索 3、可以为建立初步诊断直接提供线索木马样站立姿势本 节 的 主 要 内 容 •整体状态的观察•表被状态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一整体状态的观察 观察内容1、体格、发育 2、营养程度 3、精神状态 4、姿势与体态 5、运动、行为1、体格、发育标准•一般可根据骨骼与肌肉的发育程度来确定。
方法 视诊大体判定; 应用测量器械测定其体高、体长、体重 、胸围及臀围的数值 分 类发育良好; 发育不良; 发育中等临床特征: 体躯高大、结构匀称、肌肉结实 ,给人以强壮有力的印象A.发育良好a.躯体矮小,结构不匀称,肋骨外露 ,后躯尖削提示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或长期的消化扰乱) B.发育不良结核病b.发育迟缓或发育停滞 特别是幼龄阶段:僵猪或侏儒猪之称 B.发育不良幼龄动物的佝偻病:体格矮小,躯体 结构呈明显改变,如头大颈短、关节粗 大、肢体弯曲或脊柱凸凹等特征B.发育不良C.发育中等n表现介于良好和不良之间 临床上没有特别意义 2、营养程度标准:根据肌肉的丰满度,特别 是皮下脂肪的蓄积量而判定,被毛 的状态和光泽也可做为参考方法:视诊分类:良好、中等、不良、过剩特征: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充盈、被毛 光泽、躯体圆满而骨骼棱角不突出 徐州黄牛A.营养良好特征:消瘦,且被毛蓬乱、无光,皮 肤缺乏弹性,骨骼表露明显(如肋骨) B.营养不良1.急剧消瘦:主要见于急性热性病(过度消耗), 急性胃肠炎(大量失水),奶牛酮病(酸中毒) 2.慢性消瘦:慢性消耗性疾病:牛结核,慢性猪瘟,鸡传染性贫血、球虫病;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 :贫血、佝偻病、白肌病;长期的消化紊乱;慢 性中毒。
3.恶病质,高度的营养不良,是判断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征 临床意义黄曲霉毒素中毒表现为肥胖——运动不足C.营养过剩D.营养中等n表现介于良好与不良之间临床上没有 特别意义3、精神状态中枢神经机能的标志标准:根据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 力及其行为表现而判定之判断方法:视诊,触觉检查正常精神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 程保持动态的平衡静止时安静,行动时灵活,对刺激 比较敏感中枢神经机能障碍1.精神兴奋:惊恐、不安,狂躁 2.精神抑制:沉郁,嗜睡,昏迷•沉郁:离群呆立、萎靡不振、头低耳耷•嗜睡:重度萎靡、闭眼似睡、站立不动或昏睡不 起•昏迷:意识不清、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对刺激无反射家禽患病时----精神抑制4、姿势与体态指动物在相对静止间或运动过程中的空间 位置及其姿态表现 健康状态下:站立时昂首挺胸,二目有神 ;运动时动作协调,自然流畅 病理状态下:所表现的反常姿态常由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及其调节机能失常,骨骼 、肌肉或内脏器官的病痛及外周神经的 麻痹等原因而引起 A.站立时的异常姿态 典型的木马样姿态•呈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 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猪有时 呈现尾根竖起)、鼻孔开张、瞬 膜露出、牙关紧闭等形象,此乃 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骨骼肌强 直的结果 。
典型的木马样姿态--破伤风头颈四肢僵直,尾根竖起呈木马状,牙关紧闭流涎显微镜下的 破伤风杆菌B.强迫卧位•自然状态下:夜间卧,姿势自然(四肢 卧于腹下,呈背腹立卧姿势)•牛饱食后卧,猪食后卧猪链球菌病;关猪链球菌病;关节肿胀、疼节肿胀、疼 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强迫卧位姿势四肢的轻瘫或瘫痪,常见有两后肢的截瘫5、运动、行为 运动、行为的异常可表现为 A. 共济失调 B. 盲目运动 C. 马骡常表现有骚动不安的现象 D. 因肢蹄(或多肢)的带痛性疾病而引 起的运动机能障碍,称为跛行 由于在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 呈醉酒状,行走欲跌,走路摇摆 或肢蹄高抬、用力着地,步态似 涉水样 A. 共济失调病牛头低下,向一边弯曲, 偏斜行走,转圈牛脑炎B. 盲目运动C. 骚动不安腹痛:起卧不安、回头顾腹、前肢刨地、后肢踢腹 ,甚至倒地滚转常见的疾病有马胃扩张、肠便秘 、肠臌气、肠痉挛、肠变位;牛子宫扭转、肠套叠 、真胃右方变位等,小动物胃肠炎D. 跛行定义:因肢蹄(或多肢)的带痛性疾病而引起的 运动机能障碍 提示意义:骨骼、关节、肌腱、蹄部或外周 神经的疾病而引起二 表被状态的检查•被毛、皮肤、皮下组织的变化,表 在的外科病变及特点;•不同种属动物特定的:鸡的羽毛、 冠、髯及耳垂;猪的鼻盘;牛的鼻 镜。
•注意点:除头部、颈侧、胸腹侧外 ,还应仔细检视其会阴、乳房甚至 于蹄、趾间等部位检查内容1、被毛(羽毛) 健康动物的被毛整洁、有光泽,禽 类的羽毛平顺而光滑新淮猪褐壳蛋鸡营养不良的标志,可见于慢性消 耗性疾病(如鼻疽、传染性贫血 、内寄生虫病、结核病等)及长 期的消化紊乱; 营养物质不足、过劳及某些代谢 紊乱性疾病时也可见之临床意义脱毛1、全身性脱毛:见于锌中毒、严重的饥 饿,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2、局限性脱毛:见于皮肤病或外寄生虫 病,如螨病、虱、马蛲虫症,牛的匐行疹 ,皮炎 局 限 性 脱 毛2、皮肤的颜色 白色皮肤的动物,其皮色改变有 •一、 皮肤苍白 •二、 皮肤黄疸色 •三、 皮肤蓝紫色 (发绀) •四、 皮肤的红色斑点及疹块 A. 皮肤苍白弧菌性肝炎- 鸡冠苍白肝破裂出血-鸡 冠发白•B. 皮肤黄染:皮肤黄色或黄白色(黄疸)C. 皮肤蓝紫色(发绀)猪高热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D. 皮肤的红色斑点及疹块 •出血:出血点则指压时不褪色皮肤小点状 出血,好发于腹侧、股内、颈侧等部位可见于猪瘟、弓形虫病、链球菌病及急性副伤寒;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充血:皮肤有较大的充血性红色疹块。
疹块 可隆起呈丘疹块状,当指压时可褪色为其特 征可见于猪丹毒猪丹毒皮肤的温度、湿度及弹性 •皮肤温度的检查 •皮肤湿度的检查•牛的鼻镜 •皮肤的弹性 1、皮肤的温度•方法: 可用手或手背触诊动物躯干、股 内等部而判定之,为确定躯体末梢部位皮 温分布的均匀性,可触诊鼻端、角根、耳 根及四肢的末梢部位•a. 皮温增高:是体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的结果全身性皮温增高可见 于一切热性病;限局性皮温增高提示局部 的发炎•b. 皮温降低:是体温过低的标志可见于 衰竭症及营养不良、大失血及重度贫血, 严重的脑病及中毒•c. 皮温分布不均而末梢冷厥,乃重度循环障 碍的结果表现为耳鼻发凉,肢梢冷感, 可见于心力衰竭及虚脱、休克之时•受汗分泌状态的影响除因外界温度过高 或于使役、运动之后,偶于惊恐、紧张之 际,见有生理性汗分泌增加之外,多汗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