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企私有化不等于公私合营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2页
文档ID:471690365
国企私有化不等于公私合营_第1页
1/2

龙源期刊网 国企私有化不等于公私合营 作者:方平 来源:《现代工商》 2012 年第 08 期“公私合营 ”这个名词,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诞生后,为了改造私营企业、培植 公有企业,最终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出了 “公私合营 ”改造 60 年风水轮流转现在国企私有化,提出改造国有企业、扶植民营企业,最终完成竞争领域国有资 产的退出但是,千万不要将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复辟这是两种方向不 同的 “公私合营 ”,从本质上来说:国企私有化不等于公私合营公私合营的由来历史资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之后,为了改造私营企业、培植公有企业,最终实 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开展了历时三年的 “公私合营 ”运动这个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 1953 年 6 月发起,至 1956 年底基本结束第一阶段: 1953 年到 1955 年下半年,在推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同时,转入实行个 别企业公私合营的阶段 1953 年底,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全国扩展公私合营工业计划会议 会议提出:要在两个五年计划内,将雇工 10 人以上的私营工业,基本上纳入公私合营轨道第二阶段:从 1955年下半年到 1956 年,从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逐步转为以全行业公私合 营。

到 1956 年底,在全国资本主义工业中,占产值 99. 6%、职工总数 99%的工业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全国的资本主义商业中,占总户数 82. 2%、从业人员总数 85.1%的商业企业,转变为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全国 “公私合营 ”企 业达 29598 个,人数达 240 万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表了一系列 “新观点 ”:一是说,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 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比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二是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分两 步进行:第一步,变私营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三年之内,把资本主义工业的大部分变成国家资本主义三是说,对私营商业也要实行国家资 本主义改造四是说,资产阶级作为阶级要消灭,把大部分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资本家,改造 成为工人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个别企业 的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引起企业生产 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企业从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企业 盈利按 “四马分肥 ”原则分配,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 个方面进行分配。

龙源期刊网 1956 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国 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 “定息制度 ”,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 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66年 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国企私营的变味现在我们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本意是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企垄断,给民营公司、外资 公司、私人企业等非国家控股的企业或个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得市场达到充分竞争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变了口味:私有化成了公有组织、财产的所有权人、代理人越权,将公 有组织、财产的所有权,合法或非法地从全体公民或某一集体所有,转变为个别私人所有的行 为及其过程,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现在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金钱时代,人人都想挣钱,书记是董事长,市长是总经理 中国发生的事情不复杂,就是利益的驱动,讲到头,利益从哪里来,金钱从哪里来,现在经济 体制,这个利益驱动根本阻止不了政府觉得有利可图、利润丰厚的行业、领域,都可以运用权力垄断市场在这种情况下, 国企垄断经济命脉,政府官员控制国企私有化,正当竞争的民企还有什么生存余地?这些壁垒 和局限,使得民营企业无处可投,只能资本外流。

政府机构出现腐败,源头在经济制度上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寻租,就是行政权力对市 场活动的干预,造成了寻租的环境;二是利用市场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监管的不严格 等,采用各种违法犯规手段牟取暴利;第三种情况就是在经济体制变动、产权结构变动过程 中,包括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蚕食和侵吞公共财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集中体现在生产关系上,后者要维护私有制,前者要消 灭私有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们几乎同时产 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反对剥削,继承 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为人中国共产党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挫折后认识到:中国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 质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经历多次血与火的洗礼后,认识、领悟、 形成、决定了一个宗旨,诞生了正确思想和理论,有了行动指南,概括为两句话:一, 民服务 ”;二, “消灭私有制 ”正是这样,才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取得中国共 产党的最后胜利。

眼前,局面似乎相反,国企垄断,走向私有;民企受压,难以生存;政府腐败,监管缺 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富的人富得走油,穷的人民不聊生诚心缺失,道德败坏,假货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