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航空学院 工程力学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清华航院的使命是为国家航空航天及力学和能源动力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培养高层次、 复合型的人才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是:面向现代航空航天,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并在培养环节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二、基本要求 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基础知识具有理工科人才所应具有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本专业核心工程理论知识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核心工程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 (4)了解学科前沿了解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5)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确定优先级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 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在决策时能权衡、判断和平衡。
(6)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终生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主动获取信息和追求职业进步的学习能力; (8)管理组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承受项目压力,沉着冷静,管理好时间和资源,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4,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42,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 17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22 门,69 学分 电工与电子技术(4 学分)、 信号与系统(4 学分)、 机械设计基础(1)(3 学分)、 机械设计基础 A(2)(2学分)、机械设计基础 A(3)(2 学分)、制造工程基础(2 学分)、程序设计基础(3 学分)、理论力学(4 学分)、材料力学(4 学分)、工程材料(3 学分)、工程热力学(4 学分)、传热学(3 学分)、流体力学(4 学分)、基础力学系列实验(2 学分)、力学实验技术(3 学分)、热物理量测技术(3 学分)、飞行器基础实验(3 学分)、 航空宇航与力学基础实验(4 学分)、 飞行器结构力学(3 学分)、 推进原理与技术(3 学分)、空气动力学(3 学分)、航天器动力学(3 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8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 1-4 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体育课的选课、退课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 2016 级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 外语 (一外英语 必修8+2学分,一外小语种 必修6学分) (3) 外语 (一外英语 必修8+2学分,一外小语种 必修6学分) 一外英语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8 学分,英语实践环节 2 学分(学分计入实践学分) 英语分级为 1、2 级的同学需在大二结束前修满 8 学分的公共英语和英语通识课程(每学期 2 学分) ;英语分级为 3、4 级的同学在大二结束前修满 8 学分的英语通识课程或外文系英语专业课程(每学期 2 学分) 。
选修 4 门外文系认定、其他院系开设的英文授课课程,可申请 4 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免课外语课程开课目录请参考每学期选课手册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 6 学分 关于免课、英语水平考试免考、实践环节认定等详细规定详见《清华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 (教学门户) 航院以小学期开设的《暑期科技英语》 (2 学分)作为外语实践课程,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外语实践及活动经教学办审核后可作为替代课程 2. 文化素质课(理工类) 13学分 文化素质课(理工类)包括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和一般文化素质课,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13 学分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 8 学分,要求其中必须选修 1 门基础读写(R&W)认证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除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伦理、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人生与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含基础读写(R&W)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5学分 (1) 数学 20 学分 (1) 数学 20 学分 1) 必修 18学分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10421065 微积分A(2) 5学分 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 10421102 线性代数(2) 2学分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 在下列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更专业的数学课程) 2) 限选/任选 2学分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2) 物理课 12学分 (2) 物理课 12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 10430344 大学物理B(1)(英) 4学分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 10430354 大学物理B(2)(英) 4学分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学分 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学分 (3) 生物与化学课 3学分 (3) 生物与化学课 3学分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学分 4.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 10学分 20220044 电工与电子技术 4学分 (必修) 10310013 程序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 3学分 30310584 信号与系统(航空航天专业必修) 4学分 20220233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学分 其他信息类平台课 3学分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任选) 2学分 5.机械类课程 7学分/10学分 20130613 机械设计基础(1) 3学分 20130442 机械设计基础B(2) 2学分 20130452 机械设计基础B(3) 2学分 30310043 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 注:航空专业修4门,其他专业修前3门。
二选一 二选一 二选一 二选一 多选二 6.航院平台基础课 28学分 (1)航院平台基础课必修 20学分 (1)航院平台基础课必修 20学分 20310394 材料力学 4学分 20310334 理论力学 4学分 30310674 理论力学(英) 4学分 航空宇航与力学基础实验(必修) 4学分 30310484 工程热力学 4学分 20310274 流体力学 4学分 20310464 流体力学(英) 4学分 (2)航院平台基础课限选9学分 (2)航院平台基础课限选9学分 30310493 传热学 3学分 30310503 飞行器结构力学 3学分 30310473 空气动力学 3学分 30310513 航天器动力学 3学分 30310553 推进原理与技术 3学分 备注:备注:1、工程力学专业必修(6学分):工程力学专业必修(6学分):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 三选一(3学分):传热学、航天器动力学、推进原理与技术 三选一(3学分):传热学、航天器动力学、推进原理与技术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6学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6学分):传热学、推进原理与技术传热学、推进原理与技术 三选一(3学分):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 三选一(3学分):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 3、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必修(6学分)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必修(6学分):空气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 三选一(3学分):飞行器结构力学、传热学、推进原理与技术 三选一(3学分):飞行器结构力学、传热学、推进原理与技术 7.专业相关课程 (1) 工程力学专业 22学分 (1) 工程力学专业 22学分 1)必修 6门 19学分 30310084 弹性力学 4学分 30310572 振动理论基础 2学分 40310103 粘性流体力学 3学分 40310362 振动量测 2学分 30310834 计算力学基础(流2+固2) 4学分 力学实验技术(流2+固2) 4学分 2)选修 3学分 固体力学方向 40310892 计算固体力学(固体方向必修) 2学分 30310212 断裂力学 2学分 30310262 塑性力学 2学分 30310622 固体力学实验技术 2学分 30310282 复合材料力学 2学分 30310543 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虚拟工程 3学分 00310233 先进材料与力学行为试验与分析 3学分 20120103 工程材料 3学分 流体力学方向 二选一 两门必修+三选一, 详见备注 二选一 计算流体动力学(流体方向必修) 2学分 40310632 先进实验流体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2学分 40310522 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 2学分 00310142 生物世界中流体力学 2学分 00310042 非牛顿流体力学 2学分 00310192 流固耦合及其控制实验技术基础 2学分 00310032 自动化中气动技术 2学分 其他及交叉方向 其他及交叉方向 40310122 振动模态分析 2学分 40310662 力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中的力学视野 2学分 00310182 细胞与分子力学 2学分 00310222 趣味力学试验及制作 2学分 40310882 可压缩流体力学简介 2学分 (2) 航空航天专业 20学分 (2) 航空航天专业 20学分 必修 3门 10学分 40310533 航天器总体设计 3学分 40310543 航空器总体设计 3学分 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学分 20120103 工程材料 3学分 选修 10学分 40310643 飞行器基础实验 3学分 30310454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 4学分 40310042 飞行器结构设计 2学分 40310422 飞行力学基础 2学分 30310633 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 3学分 40310552 可靠性工程 2学分 30310572 振动理论基础 2学分 40310482 飞行器热控制与能源管理 2学分 40310502 火箭发动机 2学分 40310602 航空发动机 2学分 40310592 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 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