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西方战争理论的奠基作《 战争论》昆明指挥学院军理教研室主任 古 佳 副教授•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 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耗费大半 生精力撰写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 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 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具有重要军事学术价 值的经典名著 一、资产阶级战争理论的奠基者 • 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6月出生于普鲁士王国 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税务官家 庭 • 12岁便进入军营,13岁参加了围攻美因茨 城等战斗同年7月,克劳塞维茨晋升为见 习军官 • 1801年秋天,克劳塞维茨被选送柏林军官 学校学习 • 1803年春,克劳塞维茨完成柏林军官学校 的学业,担任普鲁士奥古斯特亲王的见习 副官同年8月,被正式任命为副官职务 • 1806年10月,在第四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 中,退却时与亲王一起被法军俘虏,被解 送法国度过了近一年的战俘生活• 1809年2月,克劳塞维茨调到普军总参谋部 工作 • 1810年8月29日,克劳塞维茨晋升为少校 ,并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的教官,主要 讲授战略和战术课程,同时为王太子讲授 军事课。
• 1812年4月,辞去普军军职,到俄国参加 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在俄军中任军参谋 长等职 • 1813年,克劳塞维茨任俄普联合军团的参 谋长,参加了莱比锡会战次年,重返普 鲁士军队 • 1818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 校校长,同年9月晋升为少将,时年38岁 • 1831年11月16日因患霍乱不幸病逝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 • 克劳塞维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 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法国爆发了震撼世界 的资产阶级革命,随之而来的是震撼整个 欧洲的拿破仑战争与此同时,德国发生 了哲学革命,进而形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 义辩证法这些都为《战争论》的产生提 供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 从一定意义上说,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是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 尤其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总结 拿破仑时期历次战争经验教训的产物,所 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 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战争思想 三、《战争论》思想精粹 • 《战争论》共三卷八篇一百二十四章,加 上附录,共69万余字,论述的问题涉及到 战争观、战略、作战指导、军队等各个方 面,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 (一)“三位一体”为基础的战争观 • 他在《战争论》的第一章就开始研究“什么 是战争” • 把战争比作一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所谓“三 位一体”,是指战争具有暴烈性、概然性和 偶然性、从属性这三种基本属性• 1、暴烈性——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 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 “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博斗” •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 行为” • 暴力行为具有三种自然趋势:一是以打垮 对方为唯一目的,二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 ,三是无限制地使用力量• 所谓“绝对战争”,就是说,战争的暴烈性 任意发展,从而导致目的无限、暴力无限 、力量无限的战争形态 • 克劳塞维茨为什么对暴力在战争中的地位 如此重视呢? • “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 在对方不同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 势• 2、概然性和偶然性——战争在人类各种活 动中最近似赌博 • 所谓概然性,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偶然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有规律的,根据大量现 象可以估计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这样的可能性称为概然性• 一方面,战争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政治 、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 物,因此,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总是 有其原因的。
• 另一方面,军事活动是充满危险和不确定 性的领域,这样的领域是发挥人的精神力 量的最好舞台• 正是由于概然性和偶然性的作用,从而使 战争的暴烈性在现实战争中得到了纠正, 或者说是得到了遏制 • 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 最近似赌博• 毛泽东说到:“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 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 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 ,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 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 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有了客 观基础 • 3、从属性——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 手段的继续 •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 第一、政治产生战争克劳塞维茨认为, 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 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象生物的属性 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 第二、政治支配战争克劳塞维茨指出:“ 我们必须认识到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它 的规律不完全是自己决定的它是一种真 正的政治工具,工具本身不能活动,要靠 手来操纵,而操纵这一工具的手就是政治 • 第三、政治贯穿于战争 • “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 是什么独立的东西。
• “我们所以说用另一种手段,就是为了要同 时指出,这种政治交往并不因战争而中断 ,也不因战争而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无论使用怎么样的手段,政治交往实质 上总是继续存在的;而且,战争事件所遵 循并受其约束的主要路线,只能是贯穿整 个战争直到媾和为止的政治交往的轮廓”• 第四、政治不能违背战争的特性 •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这一著名论断是克劳塞维茨对世界军事思 想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在《战争论》三卷 中从头至尾都反复强调的一个论断 • 列宁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毛泽东指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 (二)多因素制胜为主体的战略理论 • 1、战略要素论 • 他认为战略通常由五种要素构成,即精神 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 统计要素 • 精神要素排在物质要素之前,体现出克劳 塞维茨对战争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所谓精神要素,主要指统帅的才能、军队 的武德和民族精神,此外还包括政府的智 慧、作战地区的民心等等其中,“军队的 武德”是尤为重要的因素 • 所谓武德,对个人而言,主要是指彻底的 献身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而言 ,主要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 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 美军认为一支有武德的军队必须具备三个 特点: • 一是要具有适应力 • 二是要具有凝聚力 • 三是快速的恢复力• 2、以政统军论 • 战略是什么?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 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 • “战略中涉及面最广和最重要的问题,…… 深入到所有问题都交织于其中的战略的最 深处• 一是从政治方面来认识战争的形态和特点 •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的首要任务便是 对战争的整体形态、特点进行预测他指 出:“在每次战争中,首先应该根据政治因 素和政治关系产生的概然性来认识战争的 特点和主要轮廓如果对政治关系没有 透彻的了解,是不可能制订出战争所需要 的主要计划来的”• 二是政治目的决定目标和力量使用的大小 •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目的的性质、我方 或敌方的要求的大小和我方的整个政治状 况事实上对战争起着最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是战略主要是由政治家,而不是由军事 家来制定 • 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确定战争的主要路 线和指导战争的最高观点不能是别的,只 能是政治观点”,所以,战略主要是由政治 家来制定,而不是由军事家来制定• (三)攻防兼重为特色的作战思想 • 1、攻势防御论 • 提出了“攻势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概念 • 所谓攻势防御,指的是目的消极但手段积 极的防御;所谓消极防御,指目的和手段 都消极的防御。
• 他指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 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一是要求充分利用防御的有利条件 • “防御是一种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 • 二是要求巧妙地打击敌人 • 他有这样一句名言: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 攻是防御的最光彩部分,是闪闪发光的复 仇利剑• 2、民众战争论 • 他指出:“虽然单个居民对于战争的影响象 一滴水对于大河一样是微不足道的,但全 国居民对于战争的影响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它象暗中不断燃烧的火焰一样破坏着敌 人的根基 • 提出“民众武装是一种巨大的防御力量”的 观点• 具体阐述了民众武装的使用原则: • 第一、民众武装不宜对抗敌军的主力,只 能从外部和边缘蚕食敌人 • 第二、民众武装不宜凝结成反抗的核心, 但必要时可相对集中 • 第三、民众武装的作战应与正规军的作战 结合起来 • 第四、民众武装是一种巨大的防御力量, 只适于战略防御,不适于战术防御• 3、进攻顶点论 • 所谓“进攻的顶点”,指的是适时停止进攻 的时刻也就是说,“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 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 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 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这种还击的力量 通常比进攻的力量大得多”。
• “顶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善于正确掌握 进攻的“度” • 二是以兵力足以进行防御为进攻的顶点四、举世公认的战争理论经典 •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作为资产阶级战 争理论的奠基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 战争理论方面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 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曾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战争理论的发展因 而不仅对资产阶级军事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且还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很高 评价 • 在德国,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家都把克劳塞 维茨看做是他们的“开山祖师”,对《战争 论》推崇备至 • 在美国,《近代军事思想》一书的作者罗 斯费尔斯写道:克劳塞维茨的军事著作, 尤其是他所著《战争论》一书,在军事思 想史中是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本书常被人 尊之为‘经典’名著• 美国核战略理论家伯纳德·布罗迪认为,克 劳塞维茨的著作在那些非常珍贵的早期著 作中是杰出的 • 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约翰·柯林 斯认为,克劳塞维茨和若米尼都是战略理 论最重要的阐述者• 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 全书》(该书版权原属英国,后售给美国)“ 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 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 鼻祖。
• 英国资产阶级著名军事理论家J.F.c.富 勒,在《战争指导》中认为,克劳塞维茨 对军事理论的杰出贡献,是他对战争与政 治之间关系的强调 •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认为,可 能在许多年里,克劳塞维茨的巨著《战争 论》将要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问 题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 在日本,《现代战略论》一书的作者小山 内宏认为,克劳塞维茨是近代制定科学战 略论、具有军事天才的一个人 • 日本《军事思想入门》一书的作者浅野佑 吾认为,《战争论》是最重要的古典军事 著作,它阐明了有关战争及用兵的普遍真 理,具有极高的军事学术价值• 在前苏联,《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 的作者米尔施泰因等人评价《战争论》说 :“许多年来,直到当代,克劳塞维茨的这 本书一直是各国资产阶级军事专家、军官 和将军们的必读书在克劳塞维茨死后, 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完整 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的著 作 • 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 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 ,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恩格斯还在 致马克思的信中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 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 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
• 马克思也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 的健全推断能力 • 列宁称克劳塞维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诣极高 的军事问题的著作家,并高度评价克劳塞 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 的继续”这一论断的基本思想 • 毛泽东在批评斯大林对资产阶级的东西采 取全盘否定的错误时也特别指出,不应因 此而全盘否定《战争论》 • “否定德国的军事学,说德国人打了败仗, 那个军事学也用不得了,克劳塞维茨的书 也不应当读了”(毛泽东:《在省委、自治区 党委书记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