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学年物理高一上期中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 )A.GcosαB.GC.GtanαD.Gsinα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动能 C.力 D.加速度3、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国 70年国庆大阅 兵仪式.如图所示,20 架直升机保持“70”字样的固定队列在广 场上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C.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4、重庆育才中学的室内课间操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和追捧,让同学们在教室里也可以动起来.其中有一个击掌的动作非常有意思,关于击掌这一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对乙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B.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C.甲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是向右的D.乙同学手掌形变恢复的方向是向右的5、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c两点的线速度始终相同C.b、c两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大D.b、c两点的角速度比a点的大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7、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因t=0时刻的速度未知,故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B.尽管t=0时刻的速度未知,但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C.因t=0时刻的速度未知,故不能求出该质点加速度D.尽管t=0时刻的速度未知,但能求出该质点加速度8、甲、乙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时两车在同―位置,此后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哪些图像对应的比赛中,5秒内乙车追上了甲车( )A.B.C.D.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5 s B.6 s C.7 s D.8 s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 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D.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2 m二、实验题11、(4分)在“探究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中段粘上均匀的薄砂纸,砂面朝上,还选用了质量为100g的长方体木块、一把带毫米刻度的直尺、一段较长的棉绳、一盒钩码(单个质量为50g)、纸带、复写纸和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在小车上加载四个钩码,在棉绳的右端悬挂三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成功打出了一条纸带,纸带的局部如图乙,大部分点的时刻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已经描绘在图丙里 图甲图乙 (1)该实验中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有下面3个中的哪个_____?(填代表仪器的字母即可)A.秒表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2)根据图乙,请计算出表格中0.20s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_____m/s(结果保留小数后两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中。
时刻(s)0.200.240.280.320.36速度(m/s)0.750.870.931.01 (3)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中描绘出对应的五个点(请在答卷上作图)____,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木块运动性质的图像,并通过图像求出木块进入薄砂纸前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10分) (1)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①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②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g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2)如图2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VC=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求刹车后6s内的位移。
14、(14分)如图所示,质点在直线AC上做匀加速运动,质点到达A点时的速度是5 m/s,经过3 s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若再经过4s到达C点.求:(1)质点的加速度是多少;(2)质点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多少.15、(13分)一辆汽车,当它行驶速度为30km/h时,制动距离等于6.5m,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在0.3s内汽车是匀速前进的,0.3s后汽车才开始制动,减速行驶汽车刹车后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其它车辆或障碍物在这段距离之外,行车是安全的,这段距离称为安全运行距离其值应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求:(1)安全运行距离;(2)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析】对松鼠受力分析,松鼠受重力、树枝对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是指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那么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等于G.故选B.2、B【解析】位移、力、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矢量;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正确,ACD错误.3、A【解析】A.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C.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静止的,选项C错误;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选项D错误。
4、B【解析】A.甲同学对乙同学的力是甲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选项A错误;B.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选项B正确;C.甲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是向左的,产生的弹力向右,选项C错误;D.乙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向右,形变恢复的方向是向左的,选项D错误5、C【解析】三点同轴转动,所以三点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a、b的半径相等,线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ABC错误;由可得a、b两点的加速度比c点的大,故C正确.6、BCD【解析】A.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初位置与末位置重合,但中间过程可能是运动的,故A错误;B.路程是轨迹的长度,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物体一直静止不动,故B正确;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路程可能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如往返运动路程大于位移,单向直线路程等于位移,故C正确;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BCD7、BD【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了该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x3及第7s内的位移x7 ,由,可求出加速度,故D正确,C错误;已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可求出第3s内及第7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推论,第2.5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等于第3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可求出第2.5s末的瞬时速度v2.5 由v2.5=v1+at2.5可求出初速度v1.所以由速度公式v=v1+at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A错误,B正确.点晴:本题关键要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要熟悉.推论由基本公式推导出来,但用来解题往往过程简洁.8、CD【解析】A.在v-t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由图可知,乙的位移一直小于甲的位移,所以乙车不可能追上甲车,故A不符合题意;B.在v-t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在0-3s内,甲车的位移一直大于乙的位移,之后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所以乙车不可能追上甲车,故B不符合题意;C.在v-t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根据对称性可知,5秒内图象中乙的位移与甲的位移在某时刻能相等,所以乙能追上甲,故C符合题意;D.在v-t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当t=4s时,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此时乙车追上了甲车,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9、AC【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物体的加速度为:当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当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故AC正确,BD错误.10、C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