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基本物理量、公式、定律 规律总结及专题题型归类精讲、训练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一、物质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2、物质的属性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4、新材料及其应用二、运动和相 互作用5、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6、机械运动和力7、声和光8、电和磁三、能量9、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0、机械能11、内 能12、电磁能13、能量守恒14、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名称单 位定 义M 念主单位常用单位长度L(s)米(m)Km、 dm> cm> mm面积S米2面)Km2 dm2 cm2 mm2体积V米 3 (m,)i 3 3 3dm cm mm时间T秒(s)小时h>分钟min质量M千克(kg)t> g^ mg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力F撷(N)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速度V米/秒 (m/s)Km/h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密度Pkg/ m3g/cm J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压强P帕斯卡(Pa)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功W蔺(J)功率P瓦寺(W)千瓦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温度t开尔文(K)摄氏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执量Q必(J)物体吸收或放出内能的多少热值q焦耳/千克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 的热量比热容c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 的热量内能EM(J)电量Q的(C)电荷的多少电流I缁(A)毫女mA、微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电压U僻(V)千伏、毫伏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R欧姆千欧、兆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Q)二、公式名称公式说明重力与质量G=mgM一质量(kg) g = 9. 8N/kgG-重力(N)速度、路程、时 间V = s/tV一速度(m/s) s-路程(m) t 一时 间(s)密度、质量、体积P =m/vm-质量(kg)、v-体积(m3) P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夕-压强(pa) F一压力(N) S 一面积(m2)液体压强公式P= P ghP —密度(kg/ m3)g=9. 8N/kgh P 一压强(帕斯卡)功的公式於F. sF—力(N) s 一沿力的方向上移动 的距离(m)川一功(焦)机械效率n —w行川/W总X100%热量、比热、质量、温度Q = cm △ t燃烧放热Q=mq电流强度电功W=UIt电功率P=UI【物 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一是实体物质,如空气、水、铁等。
二是 场物质,如电场、磁场、电磁场2、物质的状态变化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应先找出原来状态和后来状态,再分 析发生哪种变化可能两种以上)⑵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产(d 要吸收热量 :J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 ""放出热量3、熔化和凝固⑴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如图各点表示什么状态?各段表示什么过程?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熔化时,固态与液态没有严格的界限,加热过程中,温度 不断升高,不存在熔点⑶晶体熔化成必须满足两个条屋: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不 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4、汽化和液化⑴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液体蒸发的快慢: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 酒精比水蒸发得快.②对于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表面附 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如建造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注意: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②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要能继续吸 到热,才能沸腾。
③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 升高如高压锅内压强为两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升为120℃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时要放热,如蒸汽熨斗液碗两种方法:①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跟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气体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液 化如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成液体5、升华和凝华⑴物质由固态直度变成气态叫升华如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升华吸热降温,制造“白雾”⑵物质由气态直奏变成固态叫凝华如电灯泡发黑是气态鸨遇冷, 在灯泡壁直接变成固态铝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 环系统,其中水的位置不断变动着,水的状态不断转变,在这过程中, 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因此,水循环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我们 应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记住云、雨、雾、露、霜、雪、 雹的形成过程:①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必成小水珠,悬浮在低 空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 木等物体上形成露.②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地面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 木等物体上形成霜③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液〃成小水珠或凝”成小 冰晶,悬浮在身空形成玄。
④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液〃成小水珠或凝婚成小 冰晶,从高空降下或降到地面前熔化形成雨⑤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凝筑成小冰晶,从高空 降下来形成雪⑥大气中的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 流动过程中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 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就形成冰雹7、温度和温度计⑴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摄 氏温度(℃)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如:温水一般为40℃左右;冰箱冷 冻室温度可调到一20℃以下⑵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①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 位置②正确的使用温度计(会拿、会放、会看、会读、会记)⑶体温计:管内装水银,测量范围在35〜42℃,分度值是0. (人 的正常体温为37℃)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大,毛细管内径很细,玻璃泡上部有一 “缩 口”,故可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后拿住体温计的上部甩几下,让升 入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里8、“温室效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气体能让太阳发 出的热顺利通过,达到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 就像玻璃温室一样起保暖作用,使地球增温,导致气候变暖,造成海 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
因此,人类应当有效地 限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9、“热屏我应”:①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 出大量的热;②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 本领;③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 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等原因,城市的平均气温比周 围乡村高一些,就像一个个“热岛” 一样,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10、人工降雨常用的一种方法: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撒布干冰, 靠于次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 形成降雨二、物质的物理属性1、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分类⑴物质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⑵物质的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⑶物质的比热(C)——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的热;⑷物 质的透明度一一透明、半透、不透;⑸物质的硬度——软硬程度; ⑹物质的延展性——易延展(金、纳米材料)、难延展;⑺物质的弹性——强弱程度; ⑻物质的导电性——超导体、导体、半导体(错、硅)、绝缘体;⑼物质的导热性——良导、不良、绝热; ⑩物质的磁性——永磁、 软磁、无磁;2、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等无关,所以质量是物叁本身的 一种属性。
使用托盘天平时,先水平调节:“放水平游码移零,针左偏 螺母右调”,再横梁调节:“物左码右分两盘,先大后小移游码”3、密度P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数鹿本身的一种属性(力 学特性),是鉴别物质的方法之一.在一定状态下、对同一种物质,比值P初/v是确定不变的,所以,密 度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注意:⑴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如水蒸气、水和冰的密度不 同⑵外部条件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变化如物体受热膨胀,密度 就会减小;如因为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所以当压缩打气筒内的气体时,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气体密度就会变大⑶气体的密度值常指气体在 标准大气压下、0℃条件时的值4、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注意,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种物质,还是两种不同的物质⑴同一种物质,密度P一定,mi/m2= v,/v2,也就是同一种物质, 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⑵不同的物质,密度P不同,当体积V相同时,nh/ni2=P i/P 2物 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⑶不同的物质,密度P不同,当质量m相同时,nJ v2 = p2/p1o 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5、测定某种物质密度的思路:供选用的器材有天平、弹簧测力计、 量筒、刻度尺、细线、水。
⑴固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P =m/vo其中m可用①天平直接测出;②弹簧测力计测物重G初g,再求得; ③量筒测出物体在水中漂浮时的V排水,根据G物二F浮,则排, 间接求得其中V可用①量筒或量杯用排水法测出体积,遇到密度小于水的物 质时要用压入法或沉锤法,使物体浸没水中;②刻度尺间接测出形状 规则的物体的体积⑵液体的密度除用天平测出m,用量筒或量杯测出V,根据密度公式 P=m/v求得还可从有P液的公式间接求得如结合浮力知识:①称 重法中F浮=G物一F = P液gV排;②漂浮时F浮=P "V排=6物密度计也是根据漂浮时,F浮二G计不变,P液与V排成反比制成它的刻度 值是上小下大,间距是上疏下密⑶根据密度与其它物理量的比例关系,已知Pi求P2如称重法测浮 力中,•••物体浸没水中v* V物,F浮=G物一F 二 P水gV排,G物二P物gV 物P物/ P水二 G物/ (G物一F),测出G物和F',可求P物三、物质的结构和尺寸1、分子世界⑴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探测不到)⑵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一直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升 高时,分子运动激烈,扩散进行得快)⑶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皿,它们 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
⑷固体中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排列,只能围绕某一点振动,因 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中分子间距约固体的两倍,可以在一 定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中分 子离得比较远,间距为固体的10倍以上,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因 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粒子世界⑴分子由原子(直径约10"m)组成摩擦起电现象表明:原子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