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凤凰山村基本情况 1二、 贫困农户基本情况 2三、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建设目标 3四、 村级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五、 村级发展目标 5六、 村级发展需求 6七、 村级发展项目所需支持 7八、 村级发展项目实施计划 8九、 效益分析 9十、规划的实施管理 10一、凤凰山村基本概况:凤凰山村位于沅陵县城南岸,凤凰山脚下,东接龙溪村李家组,南邻凉水井镇,西到迎宾南路,北靠沅水大河,2005年8月 因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凤凰山、麻子溪、檀木坡和高洲四村 合并而成村管辖面积18. 53平方公里,现辖20个村民小组,1168 户5369人,其中农业人口 3058人,占总人口的56. 9%,非农业人 □ 2311人,占总人口的43. 1%;其中劳动力人口 1600人,贫困人 口 2863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790人,占总人口的14. 7%, 2009 年人均纯收入1150元;有稻田面积2403. 39亩,旱田面积300亩,山林面积1. 96万亩,活木蓄积量18728立方米;2010年参加农村 合作医疗2865人,占总人口的56. 8%,是一个贫穷落后型的农村村二、贫困农户基本情况2009年全村共有贫困农户638户2863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人口 71户136人,开发性农户36户138人。
在贫困农户中,残 疾人48人,孤寡老人13人,危房142户,缺乏劳动力64户,因 长期患病致贫57户2009年所有贫困户人均纯收入568元,人均 产粮400公斤,长期缺粮食58户179人全村721户2900人没 有吃上安全饮用水,村民用电费用过高,有7个村民小组350户 1800人还是过着肩挑背负的生活;有线电视普及率不到30%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贯彻新世纪初中国农村扶贫纲要和“中 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基本要求,以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 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努 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全村贫困户发展能力,强化科技培训,改 善村住环境,强化劳务信息收集与传递,促进劳务输转工作,经 过二年的开发实施,增强“造血功能”,使农民纯收入逐年得到 提高,全村实现稳定解决温饱,逐步进入小康2、规划原则(1 )坚持综合开发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广大贫困农户发展经济能力的培养结合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落实“项 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走综合治穷、共同开发致富的路子坚 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重在抓好经济发展项目的同时,统 筹兼顾搞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使该村的基础条件、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程度得到全面进步和提高同时,从实际出发,集中有限资金,优先解决有劳动能力而无资金支持的困难户,在产业开 发上走“兴一业、带动多业、科技致富”的路子2)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低收入农户相结合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目标,以贫困对象为中心,注重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同 时,针对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因户制宜,扶持其尽快实现稳定脱 贫,逐步致富3)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将凤凰山村委会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贯穿于整村推 进的全过程,把国家的投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 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群众自筹和国家投资相结合,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物资、资金的投入力度3、建设目标(1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针对本村实际,2011年 —2012年,在本村内建6处安全饮水工程,供、用水管长为16500米 修通四条里程为10千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新添通讯装置500 门,借助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全村农网改造。
2)村民素质和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教 育,同时通过洋芋繁种技术、杂粮加工、舍饲养殖技术、劳动技 能等技术培训,全方位普及科学技术,培训贫困户致富能人,使 全体村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科技致富意识逐步增强3)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实施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赶上全镇平均水平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10公 斤,二、三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明显提高,全村整体实 现稳定脱贫,逐步实现小康目标K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村经济发展困难,造成长期贫穷、落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山区耕地面积少、质量差、产出低本村处于山区地带, 林地面积多,稻田面积少,而且都是山间半腰,土地质量非常差, 粮食产量低,加之基础设施条件差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旱田得不 到有效的灌溉,可浇地和旱涝保收面积极少,土地产出效率非常 低2、 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我村虽位于城郊,但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全村20个村民小组,只有8个村民小组完成了通组通达 公路的建设,其他的12个村民小组仍然考走路出行,靠肩膀搬运 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制 约了我村经济的发展3、 产业发展难度大,农户增收难。
尽管我村林地资源比较丰富,但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村民仍沿袭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 模式,加之缺乏科学技术、市场观念淡薄,大多数村民对市场比 较陌生,严重阻碍了村民的增产增收4、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致贪和返贫几率大我村位于城乡结合部,自然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基础设施差,水旱灾 害交替频繁发生,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五、村发展目标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时间,一是加大交通道路建设, 完成12个村民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二 是争取完成原麻子溪和檀木坡村的农网改造任务,实现全体村村 民用电同网同价;三是加快饮水工程建设,逐渐解决人畜饮水困 难;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开拓劳动力就业渠道,使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逐渐实现脱贫致富;五是加强村级文 化、卫生、教育等事业建设和村容村貌、村级组织建设,为建设针对本村贫困状况和贫困原因,围绕解决当前存在的影响本 村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经全村村民民主评议并聘请有关部门专家 审定与可行性分析,提出本村脱贫致富的发展项目与建设内容:项目需求类型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实施区域产业开发类养牛扶持20户养牛80头卢家溶组养猪扶持15户规模养猪5000 头后坎、胡家、新屋、老屋等组养羊扶持10户规模养羊1000 只檀木坡饲养山鸡扶持10户规模饲养山鸡100000只土城界组网箱养鱼扶持5户养殖户规模养鱼200 口檀木坡药材完成麻子溪药场三期开发3120 亩麻子溪药场大果红花油茶开发2000亩大果红花油茶2000 亩麻子溪药场小水果开发200亩小水果200亩乌龟背、栏木溪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修通八个村民小组通组公路10公里檀木坡、花园溪、新屋、通草安全饮水解决安全饮水1700 人肖家、花园溪、麻子溪农网改造完成农网改造1169 户麻子溪、檀木坡危房改造完成35户危房改造35户危房家庭能力建设类技能培训组织四批农村无业、待业青年劳动技能培训80人面向无业、待业青年适用技术请专家到村村开展6次农产业技术培训6次300人农业产业大户及需求人员社会事业类村级卫生室建立二个标准村级卫生室2个高洲、黄家冲村服务中心标准村服务中心1个村委会党员活动中心标准党员活动中心1个村委会村容村貌改厕100户全村需要户建垃圾站5个每自然片一个民间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种植养殖协会1高洲七、村发展项目所需支持项目活动投资总额扶持资金部门资金养牛5. 621养猪3005010养羊2053饲养山鸡2002010网箱养鱼3852银行贷款农户自筹支持部门名称技术支持2.6县扶贫办县畜牧水产局20040县扶贫办县畜牧水产局57县扶贫办县畜牧水产局15020县扶贫办县畜牧水产局31县扶贫办县畜牧水产局药材6245010574县农开办、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大果红花油茶3203010280县农开、扶贫办县农业局小水果365526县农业局县农业局道路建设70301030县交通局县公路局安全饮水110501050县水利局县水利局农网改造40035050县电力局县电力局危房改造3535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就、创业技能培训1284县劳动局县就业服务局适用技术66县农办县农办村级卫生室5.45.4县卫生局县卫生局村服务中心55县建设局县委组织部党员活动中心25县建设局县委组织部改厕100户1082县扶贫办县扶贫办建3个垃圾站2.42.4县城管局县卫生管理所2个专业协会11县工商局县农业局八、村发展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活动20112012201320142015实施单位养牛V50农户养猪30002000农户养羊300700农户饲养山鸡5000050000农户网箱养鱼80120农户药材2000600520麻子溪药场大果红花油茶8001200麻了溪药场小水果12080乌龟背、栏木溪道路建设64县交通局安全饮水600600500县水利局农网改造600300269县电力局危房改造15155县民政局就、创业技能培训4040县劳动局适用技术33县农办村级卫生室11县卫生局村服务中心1县建设局党员活动中心1县建设局改厕100户5050县扶贫办建3个垃圾站21县环卫所种植养殖专业协会1县工商局九、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1)直接效益分析。
可以有效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切实解 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路、水、电、桥等基础设施,解决群众 出行、看病、娱乐等困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