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97KB
约5页
文档ID:231455178
浅谈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_第1页
1/5

浅谈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摘要: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 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 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的耐性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自我 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学习习惯对一 年级小朋友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主动性耐性学习热情探索新知自我调控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认为:在活动中,人是主体, 起着决定的作用一年级小朋友的抽象思维还很稚嫩, 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的耐性,表现在课堂上被动、 不专心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 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体会数学的趣味性本文从课前预习、展示交流、深入学习、自我反 思四个方面,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 的认识”一课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如何指 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一、巧设课前预习,激发求知热情在“8和9的认识” 一课中,我主耍采用“预习 本”的预习方式,设计了以下几个预习题,并要求家 长签字:1. 从1数到9,再从9数到1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8和9 (如圆形、花), 并比较大小3•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 只小动物涂上颜色。

4•认真书写8和9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8朵花分 成两堆,那9朵花呢?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完 善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前预习的目的就 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其对新知的 探索和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多方展示交流,全面分析概括在“8和9的认识”一课中,学生通过预习、小 组交流后,我选择了几个学生上台发言,分享思考生1:预习本第2题,我是这样想的:谁比谁多 就是比它大,比它少就是比它小8和9比较,8个比 9个少,就是8比9小,填小于号生2:预习本第3题,我是这样想的:做早操排 队的时候,我是排在第8,第8说的是我自己一个人 而8个人,是说一共有8个学生我请一组学生起立,并要排队排在第8个的同学 上台,这样学生立刻明白8个就有8个,第8个是排 在第8的那一个,从而区分了基数和序数通过展示交流,能让学生自己说,分享自己的思 维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能了解学 生的思维动态,发现学生在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8和9的分与合是重难点,后面8和9的加减法 学习是以此为基础的除了前面学生所说的按1、2、 3的顺序来分,还有没有其它规律呢?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888172635生1:左边的数越来越大:1、2、3、4、5、6、7;右边的数越来越小:7、6、5、4、3、2、lo生2:我记住8可以分成1和7就记住了 8可以 分成7和1,只是反过来了。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感悟:原来还有 这么多的方法来记忆,规律很多,也很灵活既完成 T教学任务,学生也较好地吸收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一题多解、寻找规律的热情,有 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三、 引导自我反思,及时把脉课堂自我反思,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和自我评估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懂什么是反思,只能在教师的引导 下,一起回顾所学知识一是以提问的方式:今天学 习了什么?记住了吗?题目会做了吗?还有什么不懂 的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学生特别是潜力生回答二是 通过练习、检测,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好地把脉课堂四、 结语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 的主阵地,不仅应该担负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任 务,更应该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 数学的奥秘,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一年级的学生具 有启蒙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视角来进行 教学设计、实施和反思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自主解决所要掌握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参考文献⑴陈惠芳生态理念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与 思一一以“搭配问题中的规律”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 2014, (6)o[2]李智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的习惯[J]•东方青年?教师,2013, (l)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