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浅析一,环境地质紫云自治县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南倾的斜坡地带东与长顺县、罗 甸县相接,南与罗甸、望谟毗邻,西与镇宁接壤,北与西秀区相邻,介于东经 105 55 01〃 〜106 29,18",北纬 25 21’ 22"〜26 02 27〃 之间南北 长76.1公里,东西宽57.6公里,面积2280平方公里,紫云自治县是长江与珠江 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的生态屏障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境内地势南 北两端高、中部低而平缓海拔最高1681米,最低623米,平均1000〜1450米 地貌以高原山地喀斯特丘陵地貌为主,属黔南中低山盆谷区,岩溶面积占 51.4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年均气温15.3C无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337.1毫米气(一),地貌特征:紫云自治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的中低山盆谷区,其 中山地占总面积的77.8%境内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平缓,东西两侧向外倾斜, 西部山脉属乌蒙山系,其余为苗岭山系最高点马鬃岭海拔日然风光1681 米,最低点喜翁河出口处海拔623米,平均海拔在1000 — 1300米。
县境 内的地层以二迭系和三迭系分布最广,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沉积岩和 碳酸盐岩体形成众多的溶洞群,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土壤主要有地带性黄壤和 非地带性石灰土、水稻土、山地黄棕土、潮土、紫色土和红壤土等7个类县内 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切都——紫云深断裂贯穿县内,造成境跨二个地质构造单元; 地质构造多为紧密褶皱构造,境内背斜、向斜数量较多;地层分布窄密,如火烘 槽子至新民乡的野茅哨附近,水平距离7公里,竟有16个组的地层出露;地层 相交大,岩相类型多境内典型地层剖面多,以紫云地名命名的地层有:泥盆系 火烘组,二迭系晒瓦组、三迭系紫云组及新苑组,还有引起国际地质学界注目的 石灰系——二迭系过渡剖面及二迭系有油气显示的海绵、水媳礁相灰岩境内碳 酸盐岩分布广泛,占全县总面积的51.4%,并与非碳酸盐岩呈复域分布境内山地脉络十分明显,以地质构造走向完全一致东部麻山一带为典 型岩溶地貌,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其间多为圆形或半圆形的封闭式洼地,成 斑块状分布在碳酸盐地层出露的地带,峰丛间也有不封闭的长条形洼地,且规 模较大(如复兴镇境内的邑赖上段)西南为非溶岩溶地貌,成立体状展布按 地形分类,境内山地占76.76%,丘陵占20.38%,河谷盆地占2.86%。
根据地质 构造特点及其地表形态特征等因素,全县可分为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发育两种 不同的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分为峰林洼地、溶丘洼地和溶岭山地峰林峰丛洼地 的典型地区以麻山、牛场为代表;溶丘洼地的典型地区以石屯、乐旺为代表;溶 岭山地以坎辿、播东为代表非岩溶地貌分为中山、中中山峡谷、低中山沟谷和 低山河谷中山、中中山峡古的典型地区以郊纳、长田、二泥为代表;低中山沟 谷的典型地区以昂武、乐康为代表;低山丘陵河谷的典型地区以大观、平朗、平 卜为代表麻山、牛场岩性为石灰岩,地处丘陵,相对高差30〜200m,坡度大于 50,山峰围绕圆形或半圆形洼地,成斑块状展布,石灰岩小面积出露出有条型不 封闭式洼地石屯、乐旺、乐宽地处河谷盆地,岩性为石灰岩兼碎屑岩,山体多 呈浑圆状,山丘比高250m左右,洼地多开启状,降雨兼靠溪流排泄坎边则为 山地,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夹石灰岩,硅质岩夹石灰岩,该地溶蚀现象不明显, 泉水出露稀少,降雨多靠地表水排泄,地下水不富足郊纳、长田、二泥为山地, 岩为沙页岩,山岭海拔800〜1800没,山体巨大,悬崖峭壁,河溪切割深昂武、 渡邑、乐康为低中山沟谷地貌,山岭海拔1000m左右,河溪切割约500米,属 河流中游地段。
大观、平朗为低山丘陵典型地区,岩以沙页岩为主,山岭海拔小 于80()m,河溪切割小于500m,地下水贫乏,地势较前者平缓复兴镇、平卜为 低山河谷盆地岩以沙页岩为主1) ,城市发展情况:紫云县城,道路宽敞整洁,商铺鳞次栉比,游人络绎不绝,昔日“睛天 尘土扬天起,雨天泥水伴鞋行”的脏、舌L、差,拥、挤、堵等落后面貌荡然无存 紫云自治县12个乡镇有6个属麻山片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和许多既不沿 海乂不沿边的县分一样,由于交通落后,远离中心城市的辐射,城镇建设十分缓 慢2001年以来,该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提出并实施“城镇强县” 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狠抓城镇建设,出台系列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商家前来投 资兴建在不到10年的时间,紫云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功 能提升、人居环境全面优化200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本着“不甘落后、 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决定先期借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出台系列“亲 商、安商、扶商”的引资优惠政策,公开拍卖土地,让土地增值后出让获得城市 建设资金,再建设新县城2002年,该县投入了 300多万元拆迁紫黄西路,并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宏泰房开公司投资修建“温州一条街”,引来上百名温州客商。
在其后的几年间,紫云通过路网、水网改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城镇 强县”战略为把紫云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之城,2005年,该县又投入了 230万元修建了外环南路;投入了 210万元对外环东路两侧进行绿化、亮化; 投入了 55万元对县城周边山地进行绿化;同时,启动了松林公园建设,外环东 路商贸城、转盘、东门农贸市场等,目前己经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下半年, 紫云县又投入了 300万元对老县城区主街道进行油路改造,至此,老城区主街道 己全部改造完毕,县城面貌大有改观通过近几年来的开发,县城面积由2001 年前的2.6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4.6平方公里,人口由3.8万余人增长到现在 的5万余人,城市化率由9.1%上升到目前的16.8%o县城区面积的扩大,极大 增强了城镇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仅2007年,房地产就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了 13个百 分点,直接收入增加8个百分点,财政增收显著提高气(三),工业分布情况:早在2002年初,紫云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 “工业强县”战略 构想并确定建立紫云工业园区2010年,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把“工业强省” 战略作为推动我省经济乂好乂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深化了紫云 的“工业强县”战略构想。
紫云工业园区划分为三个工业小区,分布于猫营镇、 松山镇和坝羊乡,总规划面积为20.81平方公里目前,紫云工业园区已通过专 家评审规划,并初步形成了 “一园三区”发展格局1)猫营工业小区猫营工业小区位于紫云县猫营镇(紫云县北部),园区规划占地面积 12.02平方公里,东邻坝羊乡、板当镇,南邻松山镇,西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石岩乡,北靠安顺市距紫云县城30km、距安顺城区47km、距省城140 公里,地处紫云县城通往安顺城区的交通要道上,镇域内209省道由北往南穿过, 交通便利,矿产(大理石、石灰石、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极为丰富,是投资者的 理想创业环境2) 白云农特产品工业小区白云农特产品工业小区位于松山镇中心村、红岩村、板香村交汇处,园 区规划占地面积7.01平方公里,距紫云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目 前已完成园区规划3) 坝羊农民工创业园坝羊农民工创业园位于坝羊乡大坡村,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78平方公 里,目前园内“五通一平”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有望在2011年4月实现“五通 一平气截止FI前,已吸纳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企业6户,分别是:科羽汽配有限 公司、欧雅彩瓦厂、哈佛室内环保门业、凯诚实木门厂、紫云木制板厂和獭兔养 殖场气四,矿产分布情况:紫云县经过不断的探查得出县主要矿产的产出分布及其规律特征,探明 了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
尤其是重要优势矿产饰面石灰岩、重晶石等勘查程度相 对其它矿产较高,主要矿区地质勘查程度达到普查以上的3处,其中详查有猫营、 翁刀湾饰面灰岩2处;普查猴场饰面灰岩1处预查阶段的有坝羊井囚、狗场煤 矿、青山平桥煤矿、新寨煤矿、凉风洞煤矿、凉水沟煤矿、牛铜煤猛矿、宗地萤 石矿、紫云水泥厂石灰岩矿区、洗鸭河重晶石等10处全县探明储量的矿产, 其控制深度多在50()米左右饰面灰岩作为紫云自治县的优势矿产,勘查程度高,除猫宫矿区有小规 划开采外,其它均未开采其它矿种基本没有探明的地质储量通过广泛的调查评价与勘查,至今已发现矿产(含共、伴生)14种以 上,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0余处饰面石灰岩、重晶石、萤石、煤、镒 等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详见附表2),主要储量产地13处探明储量全都 属小型矿区其分布可分为:1、 北部饰面灰岩、煤矿主产区,主要包括猫营、坝羊、板当,这一地 区探明的饰面灰岩资源储量464万米3,其中上表储量464万米3,煤炭只有预 估资源量6300万吨这一•地区有顺成大理石厂、狗场煤矿、凉风洞煤矿、青山 平桥煤矿等矿山;镒矿资源量13.49万吨此外除砂石矿、水泥用石灰岩外,到 目前为止未发现其它矿产。
饰面灰岩是这一地区主要的饰面建材、工艺玉石的重 要产地2、 南部饰面灰岩、重晶石、萤石主产区,主要包括猴场、宗地、水塘、 达帮、大营、四大寨等,这-地区探明资源量饰面灰岩45万米3,其中上表45 万米3重晶石处于找矿阶段410万吨,萤石资源量1.8万吨有铅、锌、汞等 矿化点的分布饰面灰岩、重晶石是这一地区的重要矿产经勘查与调查表明,紫云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 矿产资源品种较少,优势矿产以饰而灰岩为主,除石灰岩、建筑 用砂矿等矿产外,其它几乎没有可供工业开采的矿种2) 矿产分布相对较集中,煤矿主要分布在北部,但受沉积环境的影 响,煤质较差,煤层较溥,开采开发受到一定的限制南部有饰面灰岩、重晶石、 萤石、铅锌、汞矿、锐、铜矿的矿化点,主要分布在紫云〜碰都断裂带内二,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一)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问题然而紫云县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偏低大多数矿山生产设备、 采掘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经营粗放,竞争无序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尤为不 足,较多矿产的采选冶“三率”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 不足;矿产开发,以原矿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尤其是优势矿产饰面灰岩的 工艺玉石类的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制约了矿业经济可持 续发展,也制约了该矿业发展成为紫云支柱产业的进程。
矿产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由于矿政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规 划滞后,执法力度不足,导致重开发、轻保护,重近期,轻长远,采富弃贫,采 浅弃深,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行为尚未得到遏制,浪费资源状况仍有存在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较为严重开发中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的现 象在较多矿山企业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恢复治理尤显不足煤矿和水泥用石灰 岩开采加工在局部地区造成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砂石矿的开采破坏了植 被和自然景观,毁坏了一•些耕地采矿诱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时有发 生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严重二)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问题紫云县水资源分布差异悬殊,东南部和西北部两片区基本没有地表河流, 而地水下埋藏较深一遇干早,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北部、中部、西南部河流较 多,水资源丰雷,分别属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和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面 积147400.00公顷,占64.57%;北盘汪水系面积80600.00公顷,占35.43%流 域面积2000.00公顷以上的河流17条,是安顺市河流量稀少的县县平均年降雨总量29.83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12.64亿立方米,丰 年16.12亿立方米,偏枯年9.86亿立方米,特枯年6.4亿立方米。
地表水总量9.03 亿立方米,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