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及意义 3.品读课文,欣赏文章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特点 4.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细读、品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难点: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一、导入 新课 【播放视屏】播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 师: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 难题看完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惊心动魄。
生:震撼 生:不容易 生:激动人心,成功着舰时特别自豪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去见证让人激动、自豪的“圆梦”时刻吧! 师板书课题 二、知识铺垫 (一)背景介绍 【屏显】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师介绍 (二)体裁:通讯 【屏显】 师讲解体裁,并要求学生对重点知识做笔记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写作体裁通常,通讯叙述更详尽、形象,在内容上比消息容量大,人们常把通讯称为详细的消息。
它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还具有可读性,是报刊、广播新闻节目的重要报道形式通讯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三)生字注音 师:自己边读边写,并强调读音和写法 陆杆舰浩熟默刻精虑 (四)积累词义,并造句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生造句:他白手起家,靠自己多年的刻苦打拼与精心经营,造就了如今的成功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生造句:诸葛亮为蜀国殚精竭虑,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三、初读课文,感受通讯新闻性 师: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限时5分钟思考:假如你是新闻播报员,请用文章里的一句话来凝练播报内容 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师:这也是文章的副标题 生:一着惊海天 师:你抓住了文章的主标题文章的标题高度凝练了本文所要报道的内容 师:以上两位新闻播报员的播报,你更喜欢哪一位的? 生:我喜欢“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把事件报道得准确而全面,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师:你抓住了新闻题材之一通讯的特点——现场感、真实性 生:我喜欢“一着惊海天”一着”就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既包含了事件,还通过“惊”表达了作者激动、自豪的感情 师:你很好的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一着惊海天”也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生:“一着惊海天”更新颖,富有气魄 师:还含义丰富请同学们齐读题目,重读“惊”字,读的慷慨、激昂,读出惊喜、自豪之情 生齐读,师指导 师: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按照舰载战斗机着陆前、着陆时、着陆后的时间顺序,分阶段模仿记者现场报道舰载战斗机着陆的过程 生: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在渤海某海域,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工作人员正在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大家都在等待着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这一关键时刻 师:你报道了第一阶段,也是事件的开端,战舰航行、等待战斗机。
生:接下来舰机协调、准备降落,在舰载机与航母相关系统人员的配合下,战机下降、舰载机成功着舰 师:你的报道虽然按照时间顺序报道的准确而精炼,却缺少了现场感和真实性,更像精炼的消息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12——15段 生:“请示下降高度!” 师:“可以下降高度至×××!” 师:“航向××,航速××……” 生:“明白!” 师:在代入中,我们切身感受到技术人员的镇定、自信,更有现场感通讯的主要任务是“讲述新闻故事”,我们在讲述时需要把握它的特点 生:随着飞行塔台内的“飞机起飞”的广播响起,着舰指挥员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操纵着航空母舰×时××分,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飞行塔台内的人员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在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钟,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舰载机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师:在你的报道中,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见证了这一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时刻,给我们带来了现场感和真实性 生:他还抓住了精确的时间的词语,“×时××分”,“9时08分”,不仅让事件报道更有条理,而且体现了新闻“时效性”特点 师:你把我接下来要总结的通讯特点都给大家总结完啦,看来对新闻这种体材特点把握的特别好 生:从课下注释(1)和文末“(本报辽宁舰11月25日电)”,可以了解到,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也从这里看出通讯报道的时效性 师:你善于发现细微处 生:舰载机成功着舰后,我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大家欢呼着“成功了!”,各个战位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还有许多人落泪了!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师:你的报道中,不仅有事件的叙述,还有细节的描述,更有文学性呢 四、细读课文,感受通讯文学性 师:通讯和消息的主要区别之一,还在于通讯借用了文学的手法例如文章运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多种写作手法,表现舰载战斗机着陆“惊海天”惊心动魄的气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这篇通讯有“文学性”的地方,并做好批注 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文学性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生:第1段,运用了环境描写,描写海风大和海浪汹涌,渲染紧张豪壮的气氛,衬托豪迈必胜的信心 师: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更添豪情我们一起朗读第1段,语调高昂豪壮,表现豪迈必胜的心情 全班朗读 生:18段,“转弯”“放下”“调整”“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表现出飞行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师:抓住了细节描写,并且“像凌波海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歼-15舰载机着舰时轻盈灵活的姿态。
生:19段“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 师:也是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这几个词语,你读的急促,处理的非常好 生:“牢牢地”“稳稳地”也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 师:“牢牢地”“稳稳地”这两个叠词读的应该再重一点,读的有力量,请大家一起朗读 全班朗读 生:“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师:对偶的使用,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生:20段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更表现了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师: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头,具有象征含义,请你带着大家读出喜悦和自豪之情 生:21段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生:烘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 师: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侧面烘托? 生:还有25、26段 生:22段也是 师:这些内容能删去吗?为什么? 生:不能,这些内容表现了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表现我们执着追求的梦想和奉献精神 生:还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师:从而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着舰成功的喜悦,更有现场感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