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 负面• 政治 • 经济 • 主权1. “抗战救国“旗帜下各种政治力量的“共御外侮”2.诸种政治势力打破国民党“一党独大“局面3.抗战对中国政治进程的深远影响抗战前中国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局面政治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 国民党• 共产党• 其他的各民主党派诸种政治势力打破国民党“一党独大“局面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声望如日中天,达到了其统治中国22年间的 顶峰李宗仁蒋介石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内各种政治势力 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达到了空前的统一随着战争的进行,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发 生了复杂的动态变化•国民党专制独裁、拒绝民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国民党深 感失望•放手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大力发展 抗日力量,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抗战后期,实力 日益强大的中国 共产党,团结各 民主党派,政治 影响力得到极大 提高,开始成为 冲击国民党“一党 独大“局面、决定 中国政治走向的 主导因素抗战结束,国内政治格局根本转变, 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抗战对中国政治进程的深远影响经过抗战的洗礼,战争后期的中 国政坛,形成了国共两党和以民 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三大力量并 立、民主力量与集权势力相对峙 的政治格局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历史性机遇:即建立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 直谋求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共和国制度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 是中国政治制度演进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历 史阶段。
它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决 定了新中国的政治走向对经济的影响抗战 对经济的影响1.国民政府确立的战时经济方针,完 成经济体制改革3.发动了大生产运动,为经济困难的 解决及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物 质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 展2.使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重大的 发展• 运用管制手段,改革财政税制,增加 财政收入;稳定金融物价,实行金融 管制,统制外汇出口,加强对敌经济 战.• 增税、募债、发钞:解决财政危机 • 1937年8月15日《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 法》 • 1937年8月30 《总动员计划大纲》 • 1941年6月《战时财政改革决议案》 • 1941年7月 《货物统税暂行条例》 • 10月13日《土酒加征与举办土烟丝税 办法》 1938年,迁川建厂,支援抗战.图为男女技工随军内迁建立西南民族工业基地 沿海工厂企业的内迁民众将几千万吨的设备运往内地建 立 大 后 方 作 战 基 地裕华纺织厂迁川后,迅速生产棉纱,以供军需民用抗战时期申新纱厂窑洞纺纱车间 西部地区 修筑了大 量的交通 设施、建 设了大量 的工矿企 业,这在 客观上促 进了西部 地区生产 力的发展修建中的铁路改变了 全国工业的 布局,改变 了内地经济 结构,加快 西南西北地 区经济建设 的步伐,促 进了后方经 济近代化的 进程重庆中国兴业公司炼钢厂举行开炉典礼• 大生产运动,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 其控制区域内发动的一场军队屯田和鼓励生 产的群众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 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
党政 机关、军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 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 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 互助,发展经济,以改善生活和保障供给 通过这场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 动,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主权的成功维护 ! 中国外交的转折点!• 中国对日本侵略的顽强抵抗使美、英等反轴 心国终于意识到,中国是世界抵抗侵略的前 哨,是远东地区极具战略价值的抵抗侵略的 堡垒 • 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促成了中国国际 地位的改善和提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 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争使中国与世界 重新认识了彼此协约国的仆从 •进入近代以来,饱经苦难的 中国长久地徘徊于国际舞台 的边缘地带对于西方来说 ,中国只是一块原料产地与 产品市场而已,战略上无足 轻重正如美国史学家迈克 尔·沙勒所说,在20世纪30 年代,一般美国人心目中的 中国不外是街头巷尾的洗衣 铺,异国情调的餐馆或淡泊 寡欲的农民生活在那里的 不过是一些“我们觉得无足 轻重的人们”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 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 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 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 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 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 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 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 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 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 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 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 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 命力.抗日战争:中国大国之路与国际 地位变迁的起点 •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 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 签字仪式,来自50个国家的153 名全权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 了字。
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 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这 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联 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 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了体制性 的确认此时,距离日本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不过八年而已 八年之前,有谁能够料到,一 个面临着重重民族危机而苦苦 挣扎的东方弱国,八年后会名 列世界“五强”呢?国之地位•自1842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 京条约》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 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 丧失了诸多基本主权,因此,中国 一直没有取得完整意义上的主权国 家地位但是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之后,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的时候, 这种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变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已经 独自与日本作战4年,并且牵制了 日本陆军的大部兵力正是由于中 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 出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 英等国不能不对中国加以重视 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 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 从此,中国摆脱了束缚百年之久 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 权国家应有的尊严•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常任理事国,为维护国际和平 与安全作出应有努力的表现: 动用否决权如:1972年9月10日 ,中国否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 在安理会上提出的有关中东问 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 的修正案草案。
抗日战争的胜 利,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在抵 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 局面,洗刷了百年以来的民主 耻辱!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 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高 扭转 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被动的地 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民 族的自信心,中华民族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纪元!抗日战争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人口损失: 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 财产损失: 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 元区 分国民党军军(人)共产党军军(人)平 民(人)劳劳 工(人)财产损财产损 失陆军阵 亡 失踪 负伤 空军阵 亡 负伤 1,319,950 130,126 1,761,335 4,321 347伤290,467 亡160,603 被俘: 45,989 失踪: 87,208 (以上系八路军 、和华南 抗日游击队) 东北义勇军、 抗联等伤亡: 33万余人.国统区解放区 800余万(其中日军强掳 中国劳工到东亚 各地的 2,622,470人;强掳到日 本的战俘劳工4万余人 绝大多数或被屠杀、或 病死、致残、冻死等)国家直接经济损 失 1,000亿美元以上 国家、民众间接经济 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 总计 6,000亿美元以 上伤 4,737,065 亡 4,397,504伤 2,963,582 亡 3,176,123 被捕 2,760,227合 计计3,216,079914,2679,134,569 (不含东北四 省)8,899,932800余万中国军民抗日战争时期人口、 财产损失统计表 说说明 1、综综合上表所列各项项共计计:中国军军民在抗日战战争中共伤伤亡人口30,104,847人(不含日军生化部队用人体实验 所杀害的20,899人)。
2、据吴溢兴《关于日军在香港罪行和军票问题 的报告》:日军侵占香港3年零8个月共打、杀、残害、失踪者超过10万之众3、东北1931__1945年的14年间民众伤亡446.5万余人(含日军用生化武器、搞集团部落、强掳劳 工等杀害的人数,及致残、病、饿和冻死等)4、据何方《重印台湾府志三种序》、李洁非《台湾》(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5年版)等资料,台湾人民在50年的反日武装斗争中牺牲达65万人,至于平时被 迫害惨死者仅头 10年间就50万人以上5、综合列表和以上各项不完全统计 ,中国在14年抗日战战争中共伤伤亡人口约约35,819,847人从破冰到暖春铭记历史,而非铭记仇恨• 从安倍的破冰到温总的融 冰再到福田的迎春,中日关 系的逐步升温,给人的感觉 俨然已经春意盎然了而随 着胡总这次的暖春之旅,更 是将这个春天的温度烘得暖 融融一片中日建交后曾经 历过的“政冷经热”和“政经 双冷”的坎坷崎岖路,仿佛 在这个春天一下子就扯直成 平坦的康庄大道而发生在 初春的那场雪舞神州的春寒 ,随中日关系的升温也雾散 雪霁我们丝毫不怀疑破冰 踏雪方能冬去春来,中日关 系的春天会更加阳光明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