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204线(长习路)马桑垭至应庆沟路面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1.50KB
约59页
文档ID:438511999
S204线(长习路)马桑垭至应庆沟路面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1页
1/59

S204线(长习路)马桑垭至应庆沟段路面大修工程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1一、 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第二章 工程概况 2一、工程简介 2二、 水稳层施工主要内容及工程量 4第三章 施工部署 5一、指导方针 5二、施工项目组织机构 5三、施工准备计划 81、技术准备 82、物资准备 93、劳动力组织准备 104、现场施工准备 11第四章 水泥稳定土拌和站布置 14一、布置原则 14二、稳定土拌和站及附属设施的布置 141、拌和站的布置 142、拌和站的场地硬化 143、生活生产用房 144、 进场交通及场内道路 155、水电供应 156、备料仓 15第五章 施工进度 17一、施工进度编制依据 17二、 进度编制原则 17三、 施工进度安排 17四、 施工强度分析 17五、工期保证措施 17第六章 水稳层施工技术指标 18一、原材料质量要求 181、特细砂 182、水泥 183、碎石 194、水 20二、基层、底基层技术要求 20三、基层、底基层施工要求 211、一般规定 212、集中厂拌法施工 213、养生及交通管制 22第七章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24一、施工工艺流程 241、总体工艺流程 242、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25二、材料检验 26三、试验段施工 26四、开工前的检查 27五、下承层准备 27六、测量放样、挂设钢丝线 28七、混和料的拌和 28八、混合料的运输 29九、摊铺 30十、碾压 32十一、接缝处理 35十二、养生 35十三、气候条件 36十四、质量检测 36第八章 工期保证措施 38一、 组织措施 38二、 技术、管理措施 38三、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各方面的配合 38第九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40一、雨季施工措施 40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 42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21、一般要求 422、质量控制要求 423、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 43二、 质量检验 441、基本要求 442.检查项目 45三、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 451、机械及人员组合和理性检验 452、机械配备及使用效率统计 453、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与验证 464、松铺系数测定 465、压实度测定及碾压设备组合及遍数的确定 466、总结 47四、质量保证措施 471、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472、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47第十一章 安全保证措施 50一、安全组织机构 50二、安全保证体系 50三、现场安全措施 50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1五、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1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53一、组织领导 53二、现场场地管理 53三、现场材料管理 53四、现场机械管理 53五、现场安全、保卫、卫生管理 54六、大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54七、水污染防治措施 5417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 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现场施工特点,结合我部施工实力、现有资源、机具的配套能力等,以全线控制工期为目标,统筹考虑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工序衔接、施工进度等编制了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S204线(长习路)马桑垭至应庆沟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S204线(长习路)马桑垭至应庆沟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3、合同文件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10、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1、当地水文、气象、地质资料;12、项目部现有的管理水平、资源配置、技术能力,以及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线路起于S204线马桑垭K66+700处,止于S204线应庆沟K114+067处,总长47.367公里现有路面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仅有丛石岩(K77+208)—S103线接线处(K77+673)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77+673~K78+528,长855米)与S103重合段为二级公路路面状况良好,故不在本次设计之中。

沿线有桥梁8座,共长200米,桥梁的整治不在本次设计之中有138处涵洞及50处挡墙,涵洞均未破损,挡土墙有36处破损沿线无隧洞该路段里程长,公路等级为四级,路基宽度变化较多S204线马桑垭至应庆沟段沿线拥有众多乡镇,其中石和、新妙、三合、增幅均是涪陵区重要的乡镇因此S204线马桑垭至应庆沟段成为是居民出行、沿线生活和生产物资运输的主要道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茶涪路建成通车大大地方便了S204线长习路片区的交通由于建成年代久远,交通量急剧增加,同时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大量工程车尤其是超载车、重载车的影响,致使公路破坏严重,公路状况、行车舒适度差,目前已出现路基沉陷和路面断板、裂缝、角隅断裂、凹陷等病害,路面使用性能降低,行车舒适性差等原因,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原路面结构形式为: 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0cm泥结碎石层+25cm厚片石层1、道路大修方案1)非场镇路段A类(K66+700~K69+030、K69+200~K77+673、K84+048~K89+440、K89+840~K98+220、K98+680~K104+180、K104+480~K109+275,全长34.87公里)(整修后路面标高提升17cm),因本路段砼路面破损情况十分严重,全段砼路面粉碎性损坏达70%;砼路面路基沉陷形成坑凼达50%,整修方式如下(整修后路面标高提升17cm): 挖除57cm厚破损的原路结构,对软弱路基、弹簧路基用片石换填处理、压实合格后,再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

路面结构层:30cm厚片石垫层+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油层+5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下面层+粘层油+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上面层2)非场镇路B类(K109+895~K114+067,全长4.172公里)(整修后路面标高提升29cm),因本路段砼路面较为完好,整修方式如下(整修后路面标高提升29cm):原路面+厚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油层+厚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下面层+粘层油+厚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局部软弱地方用片石换填3)场镇路段(K69+030~K69+200、K78+528~K84+048、K89+440~K89+840、K98+220~K98+680、K104+180~K104+480、K109+275~K109+895,全长7.47公里)(整修后路面标高降低3cm),砼路面破损情况十分严重,考虑到该路段位于各个乡镇街道,不能抬高原路面标高整修方式如下(整修后路面标高降低3cm):先挖除57cm厚的旧路结构层,对软弱路基、弹簧路基用片石换填处理、压实合格后,再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路面结构层:2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油层+厚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下面层+粘层油+厚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二、 水稳层施工主要内容及工程量 本项目路面基层包括非场镇段A类路面基层、非场镇段B类路面基层及场镇段路面基层。

非场镇段A类路面基层从下到上依次为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非场镇段B类路面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场镇段路面基层从下到上依次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主要工程量: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21917.5m2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21917.5 m22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54815 m2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81933 m2小计:4%水泥稳定碎石体积 58087.25 m3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49674.225 m3总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07761.475 m3第三章 施工部署一、指导方针1、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确保实现合同文件中所要求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等目标2、在进行水稳层施工时,通过人、材、机的优化配置和施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3、依据现有的技术实力、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充分发挥多年来我们在类似道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确保安全生产,质量优良。

4、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力求把工程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二、施工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按照“公司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的公司项目管理模式,以ISO9001:2008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高效地组装和优化企业及社会生产要素,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实现对业主的承诺1、 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由于该工程受交通疏导组织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且公路工程对施工现场秩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要求较高为了全面贯彻我司的质量方针和建设指导思想,实现对本工程的有效管理,使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以及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要求,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如期完工,将组建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的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组织机构图见下图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工程技术部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安质监察部物资设备部工地试验室拌和站水稳层施工队项 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施工队长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见下图。

项 目 经 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行政办公室财 务 部中心试验室机材供应部工程技术部计划统计部工程质检部工程技术部 施工队工长各 班 组 长统 计 员安 全 员材 料 员技 术 员试 验 员质 检 员测 量 员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三、施工准备计划1、技术准备1)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对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地下管线布置等都必须有更为详细的了解2)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