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以“捉迷藏”游戏为例 [Reference]民间幼儿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形象地反映民间生活以捉迷藏游戏为例,揭示出民间幼儿游戏具有轻松趣味、开展的随机性大、无需特制玩具等特点,以及民间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综合感知能力、社会性发展与良好意志的培养等方面的教育价值[Keys]幼儿;民间游戏;捉迷藏G610 :A :1672-8653(2013)03-0055-02民间儿童游戏根植于社会文明,来源于艺术生活,以其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流传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经久不衰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孩子自己创编,并在民间代代传承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给许多孩子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给喜爱游戏的幼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幼儿的游戏变得“高级”起来,曾广为流传的民间游戏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世界为了挖掘其价值,笔者以“捉迷藏”游戏为例,试图阐述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一、民间游戏“捉迷藏”及其特点“捉迷藏”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幼儿游戏,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幼儿在玩。
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叫法,有人称其为“藏猫儿”、“逮人儿”,也有人把它叫做“躲猫猫”“藏老蒙”等等捉迷藏游戏适合两人以上的幼儿一起玩,在不同地区的玩法各不相同通常玩法是这样的:通过协商、排序、抓阄、黑面白面(手心手背)与石头、剪刀、布等方法找出一个幼儿做“寻找别人的人”(称寻找者或捕捉者)另一幼儿则用手绢或布条蒙住寻找者的眼睛,让其面对墙壁背对大家数数一般数到100,在寻找者数数的同时,其余的幼儿则分别找地方想尽一切办法隐藏好自己(即躲起来做被逮者或称躲藏者)不被找到当被蒙眼的幼儿数到100 时,就可拿掉蒙眼睛的手绢,去寻找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幼儿如果找的人把隐藏的幼儿全部找到,那么寻找者就赢了,被找到的人就要代替被蒙的人继续游戏;如果寻找者一直找不到隐藏的幼儿,而是他自己出来的,那么隐藏的小朋友就赢了游戏换寻找的人重新开始……捉迷藏游戏作为幼儿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它具有民间幼儿游戏的一些典型特点:1、游戏内容生动、活泼,游戏过程的轻松、趣味趣味性是幼儿游戏的生命, 兴趣是幼儿创造和想象的源泉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多彩,它们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就在于民间幼儿游戏既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又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好奇心的特点。
以其生动、活泼的游戏内容和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被幼儿所深深喜爱而幼儿的捉迷藏游戏,则因其在游戏过程中的追逐、躲藏这一简单、生动的形式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幼儿在游戏中能体验着快乐民间幼儿捉迷藏游戏主要通过幼儿的语言与走、跑、跳、藏等去构筑一个真实的游戏情景, 使幼儿在这种愉快的游戏情景中展开追逐、嬉戏的游戏活动就似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幼儿可以始终主动、积极地参与游戏,充满了和谐欢乐的气氛2、游戏规则简易,开展的随机性大捉迷藏游戏的开展通常不会受到游戏时间、空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需求幼儿有大段大段的时间,也不苛求游戏场地的大小无论什么时间何种地方,幼儿只要有兴趣、愿意玩,哪怕是在路边、乡间小道或挤在楼梯角落里,他们都可以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结伴而玩而且游戏规则简单易执行,他们自己选择玩伴、准备游戏材料、商定游戏规则,无忧无虑的玩耍,在游戏中充分地得到快乐与满足3、无需特制玩具或游戏材料民间幼儿游戏的材料大多源自于人们的生活、大自然及部分半成品民间幼儿游戏的材料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现成的,即幼儿自己的身体部位(嘴巴、眼睛、胳膊及脚等),如“剪刀、包袱、锤”,“斗虫儿”,“捉迷藏”等等,都只需幼儿运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的。
第二类是利用人们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牛奶盒子、吸管、牙签、矿泉水瓶子等)或大自然中的一些简单材料(沙石、竹木、水泥、雪等等)制作而成这类材料源于生活,取材方便,没有固定形式游戏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游戏的需要,随意地将玩具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将其变成游戏所需的玩具如一根植物的秸秆可以用来“吹哨”,一块石头可以玩“跳房子”、“抓籽游戏”,一张纸可以用来玩“飞镖”、放“风筝”、折“兔子、小狗、金鱼、螃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民间幼儿游戏取材简易、方便,无需特制玩具其中以“捉迷藏”游戏来看,在幼儿进行游戏前,只需要幼儿通过猜拳定寻找者,再需要一根布条或手帕,蒙住寻找者的眼睛,游戏就可以进行了整个游戏过程,无需太过复杂的玩具或游戏材料,还能使幼儿感到其乐无穷,乐在其中,兴趣浓厚且持续很长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捉迷藏游戏作为民间儿童游戏的典型表现形式,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极大化追(寻找的乐趣)与不被捕获的情况下生存到规定时间为止的躲藏乐趣(被追赶的乐趣)首先,躲藏者为了在固定时间内不被追捕者发现, 必须得进行隐蔽或躲藏,追捕者则要动脑筋想办法在固定时间内寻找所有躲藏者。
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躲藏者要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以及寻找者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这二者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愉悦感最后,游戏开始后,寻找者耳要尖、眼要明、奔跑要及时,使用各种办法和策略找到躲藏者, 这些都是对幼儿的认知、体能、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综合考验由此可见, 捉迷藏游戏以其独具魅力的特点为幼儿所喜爱,并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传承本地和本民族文化二、民间游戏“捉迷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捉迷藏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在于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1、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民间幼儿游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其中很多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这些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能促使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如在“捉迷藏”游戏中,要想抓住躲藏者或者逃过寻找者的追踪,离不开走、跑、跳、躲藏等动作这些不但要求躲藏者要具有灵活的头脑,要在短时间内想办法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能轻易被找到而且还要求寻找者具有敏捷的身手和敏锐的判断力,去发现躲藏者藏匿的位置在寻找与被找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幼儿的体能,既促进了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也锻炼了其小肌肉动作的灵敏度。
最终,对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民间幼儿游戏以其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等特点为幼儿所喜爱,它以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组成的娱乐性与竞争性,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民间幼儿游戏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游戏时,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反应迅速、精准的记忆躲藏者的位置,然后充分调动身体各个部位(如手、眼、脚、腰、背等)的共同参与,最终才能在游戏中获胜从“捉迷藏”游戏来看,幼儿用猜拳决定出寻找者后,寻找者要想尽办法地找到躲藏者,这就需要调动幼儿的注意、观察、思考、想象等认知能力此外,还要求动作敏捷、迅速找地方隐藏起来,这锻炼了幼儿灵活的反应能力因此,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幼儿思维、想象、观察、创造等能力3、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捉迷藏”游戏的顺利开展,一般需要至少2~3 名以上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首先,多名幼儿的参与,会使游戏的气氛高涨,幼儿合群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次,幼儿在互相追逐、寻找、躲藏的过程中,要与同伴相互协商、合作来定夺谁是追捉者,相互商量游戏规则,如找到躲藏人后应该怎么处理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索中,幼儿学会与同伴和睦相处,有助于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最后,任何游戏中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捉迷藏”游戏也不例外。
捉迷藏”游戏使幼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活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别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不合群等问题当这些问题的出现,幼儿就要尝试着自己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宽容他人这些与人合作、分享等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 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4、促进幼儿良好品质和正确评价能力的形成在捉迷藏游戏的开展中幼儿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的情绪是愉悦放松、充分自信和成就的幼儿在游戏中开心地游戏,既抒发了情绪,又可以丰富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就会产生自信心、成就感等良好品质但在游戏中幼儿也难免会遭遇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比如老也抓不到藏匿者或者频频被寻找者找到这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挫败,甚至不想继续游戏但幼儿都有好奇心,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能不断克服困难,遵循规则,忍受当前负面情绪,继续游戏,这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承受失败面对挫折的勇气,同时也发展着幼儿正面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因此,捉迷藏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