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制作者:朱斌纯,导入新课,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小结练习,甲:“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并由其,决定价格大小丙:一分钱能买到二分货这几天,衬衫大甩卖,我花了30元钱就买到两件称心如意的衬衫,,而一个月前,我同学花30元才买到一件呀乙:一分钱未必能买到一分货端午节期间,,我上街买菜,发现菜涨了许多为什么一把斧子只能换15千克大米?,生产一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即凝聚了相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相等一把,15千克,15千克大米用来表现一把斧子的价值,应以斧子的价值量为基础如果斧子的生产者硬要让对方以25千克的大米交换,那么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交易不可能成功一把,25千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交换过程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这样的交换是难以持续下去的那么在商品交换中,要想使买卖双方都能满意而归,必须遵守什么原则?,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把,15千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为基础,实行,。
1)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则这个交换就,不能叫等价交换注意两点:,(2)等价交换是核心货币出现后,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前,商品-货币-商品,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流通,1把斧子=15千克大米,1把斧子5钱银子,或50元人民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双方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前后,等价交换有什么不同呢?,价值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价格会上下波动呢?,分析:,乙:一分钱未必能买到一分货端午节期间,,我上街买菜,发现菜涨了许多丙:一分钱能买到二分货这几天,衬衫大甩卖,我花了30元钱就买到两件称心如意的衬衫,,而一个月前,我同学花30元才买到一件呀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是不是否定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呢?,为什么价格与价值有时不相符呢?,供求变化的影响例:市场上有两人供应大米,每人有400千克,,有四人需要大米,每人需100千克,这时价格,与价值会怎样?,价格价值,又假如市场上有两人供应大米,每人有100千克,,有四人需要大米,每人需100千克,这时价格与,价值会怎样?,价格价值,供不应求 价格高于价值 卖方市场,供过于求 价格低于价值 买方市场,所以,我们要想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就可以选在“供大于求”的时候,,而不能一味地凑热闹。
那么,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会不会无限制地上扬或暴跌呢?为什么?,不会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根本原因,小汽车,(60000元),摩托车,(3000元),自行车,(300元),价格,价值,A,B,X(时间),Y(价值量),A点无人购买,B点无人生产,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供求关系?,价格上涨,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不应求,价格,价值,为什么价格只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呢?,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即价值对价格具有决定作用,它使价格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且离价值不远价格,价值,思考:,从上图来看,除了A、B、C、D等到点以外,绝大,多数价格与价值不相符,都是与等价交换原则相违背的,,是不等价交换,这又作何解释呢?,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不是完全相等),价值,价格,摩托车,¥3000,A,B,¥4000,C,D,¥2000,摩托车价格=(A,3000,+B,4000,+C,3000,+D,2000,)/4=,3000元,我们不能局限于某一次独立的商品交换去分析而应从总体即商品交换的运动过程,和总趋势去看:,价格与价值完全相符的等价交换只能在个别商品交换中,,而绝大多数的交换现象都是价格与价值不符,是不等价交换。
事实上,商品不会只交换一次就退出流通领域,在它的多次,交换中,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时高时低,平均起来,,两者是相符的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从商品的运动的过程看问题,这样才有真正的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是唯一的表现形式结论:,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使价格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且不会相差太远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从商品的运动的过程看问题,这样才有真正的等价交换结论:,我们学习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就必然起,作用,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价值规律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从动态中去把握理解练习:,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所谓“等价交换”是指()A相交换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必须相同B交换双方的商品其价值量要相等C交换双方的商品其价格要相同D每次交换时商品的价格必定与价值一致2、河南联发公司所收的玉米棒子,半斤左右一个,定购价竞卖到3.5元,相当于肉价。
原来,联发公司给鲜嫩的玉米棒子套上真空保鲜膜(每个只花8分钱),然后冷藏起来,待春节再上市,结果800多万个嫩棒子被广州、天津等地的客商抢购一空,玉米棒子之所以卖得贵,关键在于()A耗费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多了B使用新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卖得晚”,掌握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D利用新技术,提高了玉米棒子的质量,B,C,单项选择题,3、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4、同一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经常会发现它的价格忽高,忽低,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A、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B商品价值的变化C、价值规律的作用 D买卖双方讨价还价,A,A,A,讨论,一些稀有的东西,如孤本邮票,面值,只有8分钱,却卖到上万元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