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试论德彪西钢琴曲《塔》德彪西钢琴曲 [摘 要]德彪西在与象征主义文学家的接触,及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建立了个人化的音乐风格,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被后世称为印象派音乐钢琴曲《塔》,是德彪西中期作品中最具猛烈印象思维特征的代表作 [关键词]德彪西 印象 版画 身临其境 从15小节处参与新的音乐形象,左手用了三连音节奏的反复音型,看似规律的上下反复单音却用三个音一拍的三连音节奏打乱,仿佛塔上精致的图文,高明而多变右手片面的和弦先 sol,接着 la,然后又回到#sol,#la,接着又恢复,甚至Xfa这一系列的打乱、恢复貌似是对细节的进一步刻画,让人感受到古老寺庙佛塔的精致绝伦 19-22小节,左右手各在中声部的反复音衬托下参与了八度旋律对话,略洪量地把遥远而古老的声音带到人们面前,在此句渐弱后进入下一个画面 接下来由二八和三连音穿插而成的音型滚动于左右手之间,最下方一个下属音由踏板一向延续着嗡嗡作响,就像那古刹中某种神秘光影在烟雾中自由穿梭灵动,此时左右手自如的合作是关键,使音乐流畅圆滑地举行 直到27小节起,右手变为双音并以三连音的节奏举行,变得相对规整后,感觉音乐逐渐宁静下来。
31小节处,左手又由大二度(#fa-#sol) 以切分音型的形态轻轻碰触琴键,两小节后,右手旋律进入,用了#mi这个音看似不合众却也不突兀,理所当然地带来一些崭新感,像脑内的述说37小节开头,音乐进入到更浓的空气,左右手织体逐渐加密,音量逐渐加大,预示着音乐的进一步进展,眼前的画面就像雾散开般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的和声把寺庙、塔的神圣、严肃感彰显出来在屡屡的音乐起落推动后,73小节处举行到乐曲的高潮双手相隔八度同样的和弦同时落下,敲击琴面,有力而有气魄,这时需要开启大臂用全身的气力举行演奏在78、79小节,一阵音的碰撞达成顶点后宁静下来 80小节开头,在右手音阶式流淌的音符中,空气分外平和地延绵不绝,就像对古寺历史的述说,宁静祥和88小节后,乐曲举行到尾声,由左手旋律带出的钟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远,率领人们走出版画,从奇异旅行回到现实 德彪西钢琴曲《塔》,音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好多联系,需要演奏者温和地触键,大量运用踏板的合作,达成音乐自由而灵动的效果并且,这首乐曲用了好多有关速度的标记使用频率最高的是“rit”7次,其次“tempo”6次,“Tempo 1”3次,“retenu”2次,“sans lenteur”1次。
德彪西不仅是一位宏伟的作曲家,还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细心地在谱面标注各种演奏记号,让演奏者从中感受到丰富轻微的速度变化,从而更好地诠释出真实的音情愿境,给听众传达音乐家的正确表达,这是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重要之处,也是产生音乐灵动,画面切割,图片转换效果的关键 三、 结语 18世纪末,法国处于战役和改革的天翻地覆中,现代主义的萌芽,文化思潮的活跃,东方文化的传入在法国形成风俗德彪西对此持有高度的兴趣,也给他带来好多创作上的灵感,从而才创作出《塔》这样融合东方音乐色调、五声音阶、纵向和声布局与横向旋律线条全音阶、平行和声举行的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的音乐一个毫无意识的动作,一点转瞬即逝的印象,都被这位宏伟的音乐家抓住,从而令钢琴曲《塔》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色调 责任编辑:尹雨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