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民用航天 十三五"预研第二批项目指南表序 号项目名称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形式项目类别方向一(B01):先进基础技术研究1.项目编号:B0101 航天电子产品寿命 量化控制技术面向航天电子产品需准确控制其可靠工作寿命的研 制要求,研究航天电子产品寿命量化设计和控制的 模型,提出研制全过程的量化检测和控制电子产品 可靠工作寿命的技术方法和流程,研究电子产品寿 命特征识别技术,建立关键特性参数与产品寿命关 系模型,开发电子产品寿命特征监测系统和寿命检 测软硬件工具,编制配套技术规范;结合典型航天 电子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1) 技术方法适应航天电子产品研制流程和特点;2) 工具100%覆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寿命特征参 数检测需求;3) 工程应用对象的寿命控制值与最终产品寿命试验 结果的误差不超过 20%软硬件工具、 研究报告、技 术规范、论文 及专利一般类项目2.项目编号:B0102 多应力条件下加速 寿命试验技术面向卫星产品多应力条件下寿命验证需求,提出包 含多种应力的加速寿命模型,研究多应力条件下的 失效边界域技术,提出多应力试验设计及实施方法, 研究多参数寿命量化分析与评价技术,形成配套技 术规范和工具平台并结合典型星上长寿命产品进行 工程应用验证。
1 )加速寿命模型应包含多种应力类型;2)加速寿命试验获得的寿命评估结果与在轨或 1: 1试验结果误差不大于 20%软件工具、研 究报告、技术 规范、论文及专利一般类项目3.项目编号:B0103 基于多源数据的星 上产品智能在轨运 行故障诊断技术面向星上产品快速、准确实施在轨故障诊断的要求, 充分利用产品在轨和地面等各类数据,研究基于性 能-故障网络模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故障诊断 技术,结合可靠性数据和性能数据,提出基于数据 融合的产品不合格筛选、薄弱环节识别、优化设计 改进和在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形成配套技术规范 和工具平台,结合典型星上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1 )故障实时诊断模型和在轨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应 能够包含2类地面试验数据、3类在轨数据;2) 可实现融合2种以上耦合故障、3种以上耦合参 量的关联分析与挖掘;3) 典型故障预测准确率大于 80%软件工具、研 究报告、技术 规范、论文及专利一般类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形式项目类别4.项目编号:B0104 超咼温环境下金属 材料失效特征 监测及诊断技术研究新型耐咼温传感技术,研究传感器超咼温检测 技术,开发新型耐咼温传感器,研究超咼温环境下 材料性能退化机理与失效模式,确疋超咼温环境下 金属材料失效特征监测、诊断和寿命预测方法,形 成超咼温环境下材料特性及失效特征检测方法。
1 )传感器可实现优于 1200 C的材料特性与失效监测,并头现金属材料特性超咼温环境下连续监测;2) 超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壁厚变化检测精度优于毫 米级;3) 超高温环境下能检出金属材料中深度小于毫米级 的裂纹伤损原理样机、研 究报告、论文及专利重点类项目5.项目编号:B0105与5G融合的新型 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以未来增强移动宽带通信和海量大连接为应用背 景,开展与地面 5G融合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关 键技术研究,实现频谱资源感知、灵活利用及干扰 避免,满足大动态传输场景要求,支持海量物联网 终端接入,有效降低业务接入时延,研制地面仿真 验证系统1)支持多频段,单用户传输速率:低频段不低于1.5Mbps,咼频段不低于 36Mbps ;2 )支持频谱感知利用和干扰协调,空间频谱利用效 率提升30%以上;3)支持大动态场景频偏范围 -750KHz-+750KHz,频 偏变化率范围-7.5KHz/s-+7.5KHz/s ,传输速率波动小 于5%;4 )相同带宽条件下,较目前正交多址通信系统,多 终端接入能力提升100%以上;5)用户接入处理时延较目前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减 少50%以上研究报告、地面仿真验 证系统、论文 及专利重点类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形式项目类别6.项目编号:B0106超大容里宽带卫星 通信技术为满足未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 ITbps通信容量的目标,开展Q/V频段星地传输信道特征分析与建 模研究,极窄波束高增益低旁瓣多波束星载天线技 术研究,支持宽带灵活载荷的星上数字透明处理、 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支持海量终端的星地传输、系 统管理和资源调配技术研究,研制卫星通信演示验 证系统。
1)工作频段:Ka,QN ;2 )通信容量:优于 ITbps,支持百万量级终端用户 接入管理;3 )星载天线波束宽度优于 0.4o,波束增益大于48dBi,C/l 优于 15dB ;4)支持自适应高阶编码调制、可变载波速率、功率 控制与动态调配、跳波束等方式;研究报告、 原理样机、演 示验证系统、论文及专利重点类项目7.项目编号:B0107行星保护技术面向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在符合国际空间研究 委员会(COSPAR )国际行星保护分级和基本要求 的前提下,提出飞行轨道撞击概率、探测器表面生 物总量、返回器或样品容器密封漏率和回收后处置 流程、地外太空动植物生长等技术要求;明确我国 总装、集成、测试(AIT )阶段、发射场条件下可 耐受极端环境的特定微生物种类及可用的快速咼精 度检测方法,开展对航天器功能和性能无损的微生 物消杀、高等生物圈构建等技术研究,为后续型号 研制所需的行星保护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符 合我国国情的深空探测行星保护规范、政策和发展 路线图建议1) 提出深空探测任务行星保护技术指标体系及要求;2) 发展我国AIT和发射场特有的嗜极微生物检测方法,检出低限为 30个/100cm2 ;3) 发展两种对深空探测器功能性能无损的嗜极微生物消杀方法,可实现探测器表面微生物数量下降 4个数量级;生物种类不低于 4种。
研究报告、原 理样机、论文及专利重点类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形式项目类别8.项目编号:B0108 地外原位水资源提 取与氢氧光化学合 成技术面向未来月球、行星、小行星探测与资源开发等任 务,以地外原位土壤中微量水资源利用为重点,研 究地外土壤原位资源低功耗输运处理、地外水资源 光热提取及地外氢氧光化学合成技术,通过原位资 源利用的方式在地外天体实现水、氧、燃料等基本 物资的原位补给1 )完成适用于月球、行星、小行星的地外原位水资 源提取与氢氧光化学合成系统方案;2)研制原理样机,利用模拟月球极区含水月壤完成 地面试验,实现土壤输运速率 >500g/h,水资源光热提取速率>20g/h,氢氧光化学合成产率 >10g/h研究报告、原 理样机、论文及专利重点类项目9.项目编号:B0109大型航天铝合金回 转体构件整体成形 组织性能精确调控 技术面向未来运载火前、空间站等大型化、整体化、精 确化制造需求,研究大尺寸铝合金铸锭组织均匀化 控制、材料热塑性成形组织性能动态调控、热振复 合应力均化时效技术、大型铝合金环件变截面精确 碾压成形、大型环件整体冷变形及大型铝合金环件 形性协冋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完成技术验证,具 备支撑大尺寸铝合金环件制造能力。
1)铝合金环件试件外径尺寸不小于 9.5m;2 )铸锭晶粒度优于 4级;3 )环件力学性能指标:切向 Rm> 410MPa、Rp0.2 > 310MPa 心 8% , 轴向 Rm> 410MPa、Rp0.2 > 300MPa 心 5% , 径向 Rm> 390MPa、Rp0.2 > 290MP、心 5%4)环件圆度小于外径的 3 %°研究报告、试 验件、工艺装备、工艺规 程、论文及专 利重点类项目10.项目编号:B0110 深空通信与信息公 共服务体系研究面向地月空间、火星及小行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 开展行星际超远距离测控通信系统、 深空-近地中继通信与信息公共服务技术体系研究,突破双频高增 益大天线、极弱信号捕获与跟踪、高灵敏度极地码 率接收与解调、具有显验知识的数据信息智能提取、 接入管理与服务管理、深空通信与信息服务技术体 系等关键技术,并实现标准协议的构建与开发,开 展方案设计、原理样机研制及技术验证试验为形 成我国未来的深空-地面互联网-用户的通信与信息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深空通信与信息服务公共设施 奠疋技术基础1) 工作频段:微波通信(X、Ka)、光通信信号捕获灵敏度:大于-157dBm2) 双频天线增益:大于49dBm (X波段)、大于61dB(Ka波段)3) 协议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方接入、可管 控、中继数据地面送到用户端的稳定通信能力 ,可推 动形成CCSDS标准建议。
研究报告、协 议集、技术规 范、原理样机重点类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应用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形式项目类别11.项目编号:B0111天空地频率轨道资 源高效利用关键技 术面向空间高低轨通信/遥感卫星所依赖的空间频段 资源日益稀缺,天空地无线系统频段交叠,互相干 扰频现,用频矛盾突显,频率轨道兼容技术等问题, 研究高低轨卫星、HAPS、5G系统空间频率动态共 用技术,探索频率共用支撑信息融合获取策略,构 建新型精细化高效动态用频机制;面向 L频段多系统兼容共存技术开发演示验证系统,拓展高频段(Q/V )应用研究,引导对更高频段的规划利用和 关键技术攻关;研究X频段的兼容共用策略, 研发 集总仿真分析工具和协调方法,解决国内遥感数传 X频段协调无序,集总干扰方法缺失的问题;研究 全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发展情况,及我国通信类 卫星星座的市场应用、频率资源、系统方案及实施 办法,分析全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发展情况及热 点问题,开展频率干扰分析计算仿真,提出多边协 调策略及方法,提出体系架构建议1) 卫星、HAPS平台、5G系统间频率动态共用研究:共用模式:不少于 2种;动态共用响应时间:分钟 级;频率共用支撑信息类型:不少于 3类;2) L频段兼容性研究:具备处理不少于三个不同频 点导航信号,不少于四种导航终端;3) Q/V频段信道模拟器的技术指标:输入幅度氾围: -40dBm~-10dBm ;通道数:2通道;信号带宽:下行 > 1GHz 上行 > 1GHz4) 遥感X频段频段数传兼容性平台研究规模: 覆盖 空基项目主要遥感卫星,以及考虑到周期商业卫星公司预计发射的遥感卫星规模,具备处理 50份卫星网络资料,60~70个轨道面,80颗卫星以上的能力, 且具备扩展空间。
研究报告、信 道模拟器、演示验证原型 系统、实际测 量系统、仿真平台验证软 件、卫星系统 实施方案、频率动态共用 技术专利重点类项目12.项目编号:B0112宇航用千兆数据电 缆技术面向空间平台用高速数据网络应用,开展电缆结构 设计、电缆工艺、耐咼剂量辐照、咼速率电缆、咼 耐辐照等技术研究,研制电缆产品1) 特性阻抗:100 ± 10p2) 衰减:在 1.25GHz 条件下,< 1.10dB/m3) 延时差:< 10ps/m4) 延时:< 4.2ns/m5) 耐温等级:-55~+180 C;6) 耐辐照:100MRad ;7) 热真空释气: TMLW 1%, CVCMS 0.1%研究报告、 原理样机、论 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