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预期理论,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第二节 理性预期革命,第三节 理性预期经济模型,第四节 卢卡斯供给曲线,第七章 预期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新古典综合,菲利普斯曲线,静态预期,外推预期,适应预期,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宏观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自然率假说,需求曲线(货币),不完全信息,卢卡斯供给曲线,宏观经济均衡,的微观基础,需求曲线(货币),凯恩斯主义,政府菜单,Theorys development,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洛,(Samuelson and Solow,1960),曾指出预期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可能影响,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才开始系统地研究预期对于菲利普斯曲线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学的作用费尔普斯,(Phelps,1967),和弗里德曼,(Friedman,1968),提出的适应性预期假说成功地预见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但是适应性预期假设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经过卢卡斯,(Lucas,1972),与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 and Wallace,1975),等人的努力,由穆斯,(Muth,1961),率先提出的理性预期假设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假设,井且已经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
第七章 预期理论,通论,中曾被忽视的概念,预期,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静态预期,静态预期是在蛛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一种关于动态均衡分析方法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其内容是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的变化蛛网模型是静态预期模型的代表市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滞后的,市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瞬时的价格预期方程并没有考虑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只是简单地把前一期的市场价格作为本期的市场价格这种价格预期被称为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1941,年经济学家梅茨勒,(L.Metzler),引入了外推型预期,发展了静态预期他认为,对末来的预期不仅应以经济变量的过去水平为基础,而且还要考虑经济变量末来的变化趋势为预期系数当,=0,时,外推型预期变为静态预期0,时,以前的价格变动趋势将继续下去,;,当,0,时,以前的价格变动趋期当势将逆转预期系数,对外推型预期的变化起很大作用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卡根,(Cagan,1956),提出适应性预期假说基本思想是,行为人可以从预期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对末来的预期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应性预期,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
行为人将根据第,t-1,期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之差来调整对于第,t,期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实际价格水平大于预期价格水平,行为人对于末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将会上升;如果实际价格水平小于预期价格水平,行为人对于末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将会下降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适应性预期,实际上,行为人对,t,期价格的预期是,t-1,期实际价格和,t-1,预期价格的加权平均进而,行为人对,t,期价格的预期是过去各期价格的加权平均越大,预期通货膨胀率调整得越快,近期通货膨胀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越大;而远期通货膨胀率的权重越低,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越小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蛛网模型解的比较,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蛛网模型解的比较,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费尔普斯,(1967),采用了,Cagan,提出的适应性预期假说,把预期正式引入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费尔普斯指出,只要产出独立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后者的变化必将导致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等量变化反映通货膨胀率与产出和预期通货膨胀率正相关的曲线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从式中可以看出,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决定菲利普斯曲线位置的重要变量。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出现了上升,菲利普斯曲线将向左移动;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出现了下降,菲利普斯曲线将向右移动因此,菲利普斯提出的预期假说为,20,世纪,7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弗里德曼,(Friedman,1968),提出了类似于费尔普斯的思想,他指出末能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菲利普斯曲线的致命缺陷弗里德曼认为,行为人关心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像菲利普斯那样研究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是没有意义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C-D,型生产函数,略去,t-1,期的前定变量和其他常量,代入适应性预期公式,代入上式并化简,上式是在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根据适应性预期假说推导出来总供给曲线从式中可以看出,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不仅取决于,,而且还取决于过去的价格水平如果过去的价格水平为,0,,则预期的价格水平也为,0,这时,政府可以根据,p,t,=,y,t,,确定它所希望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但是,一旦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增加产出,行为人对于末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就将发生变化,政府今后只能根据上式而非,p,t,=,y,t,确定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了。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假设价格水平上涨,p,,则产出水平将增加到,p/,总供给曲线随之将由,p,t,=,y,t,变为,p,t,=,y,t,+,p,假设政府希望保持,p/,的产出水平,末来的价格就必须上涨到更高的水平,总供给曲线也将随之不断地向左移动可见,价格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预期价格水平,从而导致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化价格水平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要想回归出一条稳定的总供给曲线是不太可能总供给曲线如此,菲利普斯和准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如此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适应性预期假说不仅改变了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而且还改变了均衡状态下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自然率假说,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就长期而言,稳态中的预期价格水平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适应性预期已经转变为完美预期,即预期价格水平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等于实际价格水平和实际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准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都将成为一条垂线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所代表的失业率又被称为“自然失业率”在弗里德曼,(Friedman,1968),看来,自然失业率是指“根据包含了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之实际特征的瓦尔拉斯均衡方程所获得的,(,失业,),水平”。
行为人错误地把名义工资的变化当做实际工资的变化是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但行为人的错误必然是暂时的,他们不可能长期受到愚弄经过一段调整时期以后,行为人最终将准确地预期到末来的价格水平,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会相应地变成一条垂线自然失业率假说及其推论又被称为自然率假说,它彻底否定了长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这就等于宣判了凯恩斯式需求政策的无效性自然率假说,第一节 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理性预期的含义,第二节 理性预期革命,卢卡斯,(Lucas,1972),对于自然率假说的论述奠定了理性预期假说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基础地位理性预期假说是由穆斯,(Muth,1961),首先提出的理性预期假说大致可以划分为“弱”假说和“强”假说根据美国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巴罗,(Barro,1993),的定义,理性预期假说是指“行为人利用所有现时可用的信息,采用尽可能好的方法对诸如一般价格水平等末知的变量进行预测或估计”根据英国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明福特,(Minford,1993),的定义,理性预期假说是指“在可获得信息的条件下行为人对于末来结果的主观概论分布与实际概论分布是一致的”。
附录: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和发展,理性预期的表述方式,第二节 理性预期革命,巴罗定义的理性预期假说属于弱假说明福特定义的理性预期假说则属于强假说相对而言,强假说更加接近于穆斯的观点,宏观经济学中常见的理性预期假说也大都属于强假说弱假说,强假说,理性预期的表述方式,第二节 理性预期革命,迭代影射定律,(,law of iterated projection,),理性预期的性质,第二节 理性预期革命,预测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第三节 理性预期经济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宏观理性预期假说,第三节 理性预期经济模型,宏观理性预期假说,根据迭代影射定律:,如果货币当局所掌握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根据理性预期假说,行为人的信息除了,p,i,(,it,),还应包括,m,、,g,以及,t,的概率分布即:,第三节 理性预期经济模型,宏观理性预期假说,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 and Wallace,1975),率先提出:即根据理性预期假说,均衡状态下的产出水平仅与行为人无法预期到的货币供给误差有关,而与货币供给政策无关这一命题的推论是产出水平与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水平无关上述命题及其推论也被称为宏观理性预期假说。
宏观理性预期假说比自然率假说还要极端,因为前者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垂线宏观理性预期假说是与货币中性假说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产出水平没有影响,它只会造成价格水平的等量变化关于货币中性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大卫,体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货币中性就长期而言是成立的但是,关于货币在短期内是否具有中性却仍在争论宏观理性预期假说的提出为货币中性假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根据宏观理性预期假说,货币中性是否成立的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货币供给的可预期性如果把,t,理解为行为人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从上式可以看出,可预期的货币供给对产出没有影响,而末预期的货币供给具有真实效应巴罗,(Barro,1977),据此利用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宏观理性预期假说进行了检验第三节 理性预期经济模型,宏观理性预期假说,在理性预期模型中,所有的变量都是宏观经济变量,比如产出和价格分别指代总产出和总价格一个暗含的假设是行为人可以准确地预测到当期的宏观经济变量,(,比如总价格,),但在实践中,行为人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宏观经济变量作出准确估计费尔普斯,(Phelps,1970),率先把有关不完全信息的思想引入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经过卢卡斯,(Lucas,1972,;,1973),的努力,不完全信息假设已经取代菲利普斯曲线,成为研究总供给曲线的主要起点第四节 卢卡斯供给曲线,不完全信息,假设存在,n,个同质的岛屿,每个岛屿上有一个偏好和生产能力完全相同的农夫第,i,个岛屿上的农夫生产第,i,种产品,其供给曲线由下式决定,:,第四节 卢卡斯供给曲线,不完全信息,y,i,表示第,i,种产品的产出,,p,i,表示第,i,种产品的价格,,p,表示总价格,,为一个大于,0,的常数如果第,i,种产品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大于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第,i,个岛屿上的农夫会增加产出如果第,i,种产品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等同于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农夫不会调整产出假设总需求曲线为:,m,表示反映总需求变化的名义变量(如货币供给),,y,表示总产出可知,均衡状态满足:,第四节 卢卡斯供给曲线,不完全信息,总需求的变化仅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没有真实效应产品价格变化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总需求的变化,即,m,的变化,它对所有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二是单个产品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对单个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可以假设,p,i,满足:,其中,i,是白噪声,反映单种产品需求的变化对,p,i,的影响。
第四节 卢卡斯供给曲线,不完全信息,假设岛屿之间难以实现瞬时的信息交流,第,i,个农夫虽然知道自己生产第,i,种产品的价格,p,i,,但却不知道总价格水平,这是不完全信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