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25KB
约6页
文档ID:472417678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_第1页
1/6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中心思想1、 《白鹭》,作者郭沫若,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精巧的外形和充满韵味的生活,赞美了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讲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学习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利于社会的人生思想和价值观3、 《桂花雨》,作者琦君,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4、 《珍珠鸟》,作者冯骥才,本文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5、 《搭石》,作者刘章,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应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6、 《将相和》作者司马迁,本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列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同时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E •威尔斯,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陆地、海洋、空中几种速度非常快的事物,告诉我们,不管速度多快,人是可以用智慧控制它的,激发了我们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8、 《冀中地道战》,作者周血复,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9、 《猎人海力布》,民间故事,本文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故事,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人们学习10、 《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第一篇课文讲述了牛郎关心老牛、与老牛亲密无间以及与织女相识结为夫妻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二课记叙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被王母娘娘打破,他们变成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恶,以及对善良者的深深同情11、 《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课文节选《少年中国说》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12、 《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王英琦,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 《小岛》,作者陆颖墨,课文讲述了将军来到小岛视察时观看战士们种的菜地,晚饭时拒绝单独吃蔬菜,而与战士们分享蔬菜的故事,赞美了守岛战士们不畏艰难,爱岛如家的美好品质,也歌颂了将军与战士们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厚谊14、 《太阳》,作者张姑民,本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太阳热、大、远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15、 《松鼠》,作者是法国布封,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的漂亮外貌,驯良习性和乖巧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16、 《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本文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毫不犹豫给“我”钱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 “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无比的热爱17、 《父爱之舟》作者吴冠中,本文写了父亲送“我”上学、带“我”报考学校的许多小事,表现出父爱在“我”心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记,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18、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的巴德•舒尔伯格,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19、 《四季之美》作者是日本的清少纳言,本文写了四季中最美的景象和作者赏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生活的热爱之情。

20、 《鸟的天堂》作者巴金,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1、 《月迹》作者贾平凹,本文通过写孩子们中秋夜寻找月亮足迹的过程,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美好的食物属于每个人,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美好食物22、 《故人谈读书》第一篇选自《论语》,一、读书要勤奋刻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如不及”二、读书要注意方法,比如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要注意汲取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即“好古”;要“学”与“思”相结合,尤其不能思而不学第二篇的作者是朱熹,第一句直接点名作者的对读书的看法第二句详细的论述了 “三到”之间的关系,强调只有这三方面同时做到了,才能把书读好第三句强调“三到”之中“心到”的重要性,意在告诫我们:读书时,专心最重要第四句反问句的句式起到强调作用,再一次说明读书“心到”的重要性23、 《忆读书》作者冰心,课文通过回忆“我”的读书经历及体会,阐述了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24、 《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25、 《蝉》作者唐代诗人虞世南,这是一首托物寓意诗,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自”、“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26、 《示儿》宋•陆游,诗歌前两句写对未见祖国统一的无穷遗恨,后两句写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的激昂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27、 《题临安邸》宋•林升,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秀丽风景和达官显贵们奢靡生活的描写,讽刺统治者醉生梦死,苞且偷安的丑态表达了诗人的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28、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这首诗以向天公祈祷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振兴国家的愿望29、 《山居秋暝》唐•王维,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30、 《枫桥夜泊》唐-张继这首诗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情怀。

31、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本词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因怀念故园不能入眠的情景,表达了浓烈深切地思乡之情32、 《渔歌子》这首词的前两句重在写景:“西塞山前”点名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花”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夫的生活环境后两句重在写A:以富有色彩的笔调勾画出一个蒙蒙细雨中垂钓的闲适的渔夫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