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思想上: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拨乱反正 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101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结束:1101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展延伸: 1、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深远意义: 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思想上: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拨乱反正 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101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结束:1101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展延伸: 1、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深远意义: 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