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唐诗研究 模拟试题五模拟试题五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20 20 分分) )1.“以文为诗”的代表人物指的是()答案:【韩愈】2. ()的《古从军行》描绘出战士极苦的心情,一方面“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另一方面眼前的景象是“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答案:【李颀】3. 晚唐绮艳诗的诗歌风貌特点——()、绮丽、委婉答案:【悲怆】4.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有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答案:【王维】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的《从军行七首》答案:【王昌龄】6.()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则较多地叙写时世感受答案:【杜甫】7.初唐时期,正面提倡“兴寄”、“风骨”的诗人是()答案:【陈子昂】8.由初唐到盛唐, 对诗人性情起制约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诗人门第出身, 在朝与在野等因素所标志的()的变化答案:【身份地位】9.《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合称为()答案:【“三吏”】10.最能表现唐人生活浪漫和传奇色彩的是()答案:【边塞诗】1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李商隐所作诗()的著名诗句。
答案:【《无题》】12.李白, 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 两人的创作历程与唐代 (特别是玄, 肃,代三朝)()有密切关系答案:【政治】13.在唐诗发展过程中,伤春离别,身世浮沉,饮食眠坐,琴棋书画,幽窗红烛,风花美人等类题材成为热门的时期是()答案:【晚唐】14.王维的诗作,不仅开始了诗画结合的尝试,而且取得极大成功,被后人誉为()答案:【“诗中有画”】15.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是()和漫游答案:【隐逸】16.()描写音乐的代表诗篇有《李凭箜篌引》答案:【李贺】17.()主要指温庭筠、李商隐带有绮艳风格的诗篇答案:【温李体】18.()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最少约束、最富有容量的一种形式答案:【七古】19.()指初唐的七古即七言歌行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即其代表作它上承《楚辞天问》,下启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答案:【“初唐体”】20.()在晚唐诗坛展现了全新的艺术面貌,他用近体的形式特别是七律写了大量属于绮艳题材的作品将绮艳诗的艺术推上新的高度,尤为著名的是他的无题诗答案:【李商隐】二、名词解释题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10 10 分分) )。
21.《长恨歌》答案: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 806 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 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22.韩孟诗派答案: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孟郊等为代表人物,主张“不平则鸣”;审美趣味上“以丑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在艺术上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10 分,共分,共 30 30 分)分)23.请简述王昌龄、李白为代表的边塞诗特点答案:王昌龄、李白等人的边塞诗都属于战士之歌,其特点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在思想上的特点有:①表现报效国家的精神及争取边疆安定和平的愿望;②由士兵眼去看边塞,有下层人民对问题的深入体察和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2)在艺术上的特点有:①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民性增强了;②这些边塞诗多少都带有“拟”“代”的倾向;(3)在表达上的特点有:①含蓄蕴藉,思想的丰富性、多重性方面达到很高水平;②注意向民歌学习,多采用乐府诗题,富于音乐性。
24.请简述晚唐绮艳诗和齐梁宫体诗的区别答案:(1)题材上,齐梁绮艳诗题材狭窄,晚唐绮艳诗则扩展到爱情、宫怨、闺怨;带有爱情的写景、咏物以及美人香草式的托寓2)思想感情上, 齐梁绮艳诗多数格调偏低, 缺乏真挚情感; 晚唐绮艳诗写得纯净、 真挚、优美,格调高3)总之,绮艳诗在齐梁和晚唐的两次回旋,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重复的25.请简述初唐四杰的主要历史贡献答案:(1)推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2)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初唐体”;(3)以歌行入骈赋,以骈赋入歌行,是“四杰”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诗体革新的一个重大贡献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0 20 分,共分,共 40 40 分)分)26.请论述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答案:(1)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2)最早从太平盛世的光圈走出来、并最早表现诗歌正视现实的诗风趋势的主要诗人是张九龄;(3)张九龄是贤相,同时也是文坛大家,具有很高的声誉;(4)张九龄的组诗《感遇》诗,既表明了诗人清高超脱的政治态度,也体现了诗风转变的最初趋势对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形成的面向山林田园、 清高冲淡诗风具有一定的开创贡献。
27.请论述《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体现了陈子昂怎样的诗歌主张答案:(1)肯定了风雅和汉魏诗歌的优秀传统,批评了齐梁诗风对齐梁诗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辞藻, 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和诗人真情实感的抒发 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刚健的文辞表达 这两点批评, 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文的弊端,击中了要害2)标举“风骨”、“兴寄”说兴寄“说,指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风骨”说,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健康的情志和刚正有力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3) 总之,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加上他的创作实践, 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