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因工程克隆方案设计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0MB
约21页
文档ID:606557251
基因工程克隆方案设计_第1页
1/2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基因工程克隆方案设计,基因工程实验设计,1、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2、载体的选择和分析,3、克隆策略的设计,4、引物的设计,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1、分析 ORF:,找到需要克隆的核酸序列,2、分析酶切位点:,(1)酶切位点为0的酶;可通过引物加入,方便克隆;,(2)酶切位点为1和2的酶:用于酶切克隆或基因和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载体的选择和分析,1、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载体质粒:克隆、表达或其它用途2、MCS(多克隆位点)是否有合适酶切位点(一般是基因上没有或1个的酶切位点),3、表达载体,要注意表达框架配对4、载体的酶切位点,用于重组鉴定克隆策略的设计,1、平端克隆;,2、粘端克隆,(1),TA克隆,(2)单酶切不定向克隆,(3),双酶切定向克隆,平端克隆,机械打断,化学合成,,Eco,R V酶切,或其它酶切位点末端改造(klenow 酶补平,S1处理)产生平端;,克隆效率较低,ligase 要加大量;,载体需脱磷;,方向可正可反TA克隆,1、普通Taq酶扩增的PCR产物3末端会多加一个A;,2、公司提供的T-vector的5末端有一个粘性的T;,用途:,(1)PCR产物快速克隆:,(2)基因测序(可正可反);,(3)利用T-vector上的MCS,为下一步克隆调整酶切位点,单酶切不定向克隆,载体需要脱磷(否则,自连效率极高,外源基因无法插入);,基因插入可正可反,需要筛选。

双酶切定向克隆,类型,:,(1),粘-粘连接,:最有效、最快捷,(2),粘-平连接,:适用于外源基因仅与载体有一个相同酶切位点,可将另一末端补平,特点,:,(1)基因和载体都用两种酶切割;,(2)连接效率高;,(3)外源基因插入方向固定,不用鉴定定向克隆的,注意点,:,(1)两个同尾酶切出的末端一样,相当于单酶切不定向克隆;,(2)载体MCS中的两个酶切位点要远一点,防止一端没切透;(可选用中间插入其它基因片断的载体酶切回收制备)引物的设计,常规设计原则,特殊用途设计技巧,引物常规设计原则,1.长度:7 nt,一般nt左右;(仅binding,不含接头),2.G+C 含量,3.避免聚嘌呤或聚嘧啶或有回文对称结构;,4.引物自身不能互补(3个),5.引物之间不能互补(5个),6.引物端不能错配,不能修饰,尽量不用A,不能超过个连续的G或C;,7.端可变化修饰,附加酶切位点;,8.两引物的Tm值应比较接近;,9.正链引物:mRNA序列照抄;,负链引物:先写出mRNA序列的互补序列,然后翻转重写解链温度Tm=4(G+C)+2(A+T)=20nt,Tm一般最佳,PCR反应中结合温度(anneaning temperature)T=Tm-5,特殊用途引物设计技巧,1.5附加酶切位点(,定向克隆,),:,2.引入点突变,3.有不确定序列,4.PCR产物直接测序,5附加酶切位点(,定向克隆,),1、不同酶的保护碱基序列不同;NEB catalog提供相关资料。

2、有些酶的保护碱基包含其它酶切位点,注意双酶切的先后顺序:,Nde,1,Eco,R1,引入点突变,1.一条引物最多引入3个点突变,可延长引物长度.,2.突变位点要靠近5端.,3.要注意密码子的偏好性,简并性,有不确定序列(34种),5,ATG GGC,I,CC A,I,A,I,CT TCT ACC,3,说明:1、次黄嘌呤核苷酸,I,可与四种碱基配对;,2、可用于PCR产物直接测序有不确定序列(2种),5,ATG GGC,A,CC A,T,A,G,CT TCT A,(A/C),C,3,说明:,1,表示该位点有两种可能的序列A或C;,2.合成引物时只要一条引物的money;实际得到的是两条引物等比例的混合物:,5,ATG GGC,A,CC A,T,A,G,CT TCT A,A,C,3,5,ATG GGC,A,CC A,T,A,G,CT TCT A,C,C,3,3、设计时可靠近 3 端,4、不能用于PCR产物直接测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