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蒙医药事业组织

刘****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39KB
约14页
文档ID:341044794

蒙医药事业组织一、 发展成就2012年我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通过国家复审,成功保持了这一荣誉称号民营3所,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总建筑面积10407平方米,编制床位220张,开放床位200张,达到0.44张/千人口,民营中蒙医院总建筑面积2264平方米,开放床位共70张设置中医个体诊所185所,文化传播能力有效提高,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区现有2家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设中医馆,覆盖率达100%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0家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65.1%、70.7%中医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传承创新基础更加坚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61人,其中中医(蒙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9人,中药(蒙药)16人,中医(蒙医)护理人员85人,中医药(蒙医药)人员占比61.3%;全区中医(蒙医)执业(助理)医师671人,达到每千人口1.49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拥有自治区特色优势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开设治未病科及康复科,市级名中医2名、蒙医1名。

二、 规划背景(一)发展成就2012年我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通过国家复审,成功保持了这一荣誉称号民营3所,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总建筑面积10407平方米,编制床位220张,开放床位200张,达到0.44张/千人口,民营中蒙医院总建筑面积2264平方米,开放床位共70张设置中医个体诊所185所,文化传播能力有效提高,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区现有2家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设中医馆,覆盖率达100%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0家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65.1%、70.7%中医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传承创新基础更加坚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61人,其中中医(蒙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9人,中药(蒙药)16人,中医(蒙医)护理人员85人,中医药(蒙医药)人员占比61.3%;全区中医(蒙医)执业(助理)医师671人,达到每千人口1.49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拥有自治区特色优势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开设治未病科及康复科,市级名中医2名、蒙医1名。

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期间,全区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参与预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中医药(蒙医药)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面临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中医药(蒙医药)才严重不足、传承创新有待突破、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医药(蒙医药)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医药(蒙医药)高质量发展迎来多重机遇,特别是为激发和释放中医药(蒙医药)医疗、经济、科技、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医药(蒙医药)服务将继续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更好发挥三个作用,由医疗服务向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养老服务融合,加强中医药(蒙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区中医药(蒙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三、 主要任务1、加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和急危重症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平;重点提高中医(蒙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覆盖周边的诊疗中心。

加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加大扶持力度,破除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提升基本医疗、急诊急救、护理康复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中医药(蒙医药)服务体系,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按照床位人员比1︰1.5的比例配备人员,每千人口床位达到1.3张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0人,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达到0.8人,中医(蒙医)诊疗人次占比达到18%,中医(蒙医)医院出院人数占比达到17%,中医药(蒙医药)治疗参与率达到60%以上2、筑牢基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网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25年,持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荣誉称号,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并全部达到优质型及以上标准,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蒙医药)服务推进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完善医共体和县乡村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3、补齐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加强和规范赤峰市第二医院和红山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赤峰市第二医院和红山区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4、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蒙医)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蒙医)诊所和特色专科医院,严格把控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到2025年,民营中医(蒙医)医疗机构实现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蒙医)诊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

二)提升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质量1、做强中医(蒙医)特色优势专科加强特色优势专科专病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在中医(蒙医)理法方药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并推广一批中医(蒙医)疗效独特的适宜技术和中药(蒙药)治疗方案,进一步巩固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成果,到2025年,创建2-3个自治区中医(蒙医)临床重点专科,积极参加赤峰市名中医(蒙医)评选2、升级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中医药(蒙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加大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力度,拓展中医药(蒙医药)治未病服务内容和覆盖科室,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持续开展中医(蒙医)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蒙医)治未病内容,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中医(蒙医)治未病签约服务覆盖率,大力推广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防控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规范设置治未病科,推广5个以上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3、完善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康复体系实施中医药(蒙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发挥资源优势,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等机构开展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康复服务,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规范设置康复中心,推广应用10个优势病种中医(蒙医)康复方案和技术。

4、提升中医药(蒙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立中医药(蒙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加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急诊、重症、呼吸、感染性疾病等科室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规范设置急诊科、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感染性疾病科,达到中医(蒙医)应急规范医院合格以上标准,并且纳入急诊急救系统5、加快中(蒙)西医协同发展探索推广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协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依托赤峰市西学中人才培训教学点,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打造中(蒙)西医协作诊疗网络,推动中医(蒙医)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传统医药在现代医学临床中的运用6、健全现代中医(蒙医)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体现中医(蒙医)医院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医改任务落地见效,落实院长负责制,按照公立中医(蒙医)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求,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执行公立中医(蒙医)医院总会计师和总药师制度建立完善中医(蒙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病案质量控制和中药(蒙药)药事质控管理,完善中医(蒙医)医院院感防控体系。

7、加大中医药(蒙医药)信息化支撑实施互联网+中医药(蒙医药)工程,构建中医药(蒙医药)信息系统,与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数据中心、信息平台及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进智慧中医(蒙医)医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蒙医馆)全部接入中医健康信息平台,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加入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远程医疗协作体,推进中医(蒙医)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发展,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蒙医)医疗服务应用三)健全中医药(蒙医药)人才培养体系1、发展中医药(蒙医药)毕业后教育积极参加自治区中医(蒙医)住院医师,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西医学习中医(蒙医),推动中(蒙)西医深度融合依托上级中医药(蒙医药)人才培训工程和西学中(蒙)培训教育,培养一批中医药(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的中医药(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65%以上2、壮大基层中医药队伍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力度,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适当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表彰奖励评优向基层一线倾斜,到2025年,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25%,每个中医馆配备2名以上中医医师,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3、健全中医药(蒙医药)师承培养机制持续推进名老中医药(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健全中医药(蒙医药)师承教育机制,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对承担带徒任务的指导老师、优秀临床研究人才等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方面予以倾斜4、建立中医药(蒙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符合中医药(蒙医药)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标准体系,在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对优先运用中医药(蒙医药)诊疗方案和方法的岗位和人员给予倾斜健全中医药(蒙医药)专业技术岗位评审评价和聘任制度,建立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名中医(蒙医)评选工作中突出临床实践和医德医风四)加大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1、加强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保护开展中医药(蒙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加强总结利用继承、总结、验证、推广名老中医药(蒙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专长,加强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传统疗法、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间特色传统疗法挖掘、整理与保护,加大中医药(蒙医药)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支持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强协作,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2、支持中医药(蒙医药)研究创新鼓励基于中医(蒙医)秘方,名方、验方、经典处方、医疗机构中医药(蒙医药)制剂等的中医药(蒙医药)新药研发。

加强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制剂室标准化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医药(蒙医药)医院制剂在医共体内调剂使用,筛选推广1-2个中医(蒙医)治疗优势病种、特色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蒙药)品种五)发展中医药(蒙医药)健康产业1、构建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蒙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监管,保障中医(蒙医)养生保健服务健康发展支持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本联合开展养生保健服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项目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80%2、发展中医药(蒙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进中医药(蒙医药)健康养老向基层下沉,开展融合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以医疗为主,集护理、养生、康复于一体的服务鼓励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养服务,到2025年,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老年病科蓬勃发展,为养老机构开通绿色通道,支持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