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管理办法【6篇】 第1篇 安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部“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总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步入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更好地发挥安全信息指导运输生产、提高超前预防和预控能力、确保运输安全的作用,根据劳函【202X】227号文件关于印发《安全信息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规定的安全信息,系指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行车事故、人身事故、管理问题、设备隐患、职工违章违纪及其它影响水电、安全的信息 第三条:安全信息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凡反馈的安全信息,必须做到件件真实、来源可靠、实事求是、具有可追踪性,杜绝虚假信息、失效信息、重复信息和非安全信息、保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 2、准确性原则各类安全信息的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必须做到全面、客观、准确、避免错、漏信息的发生 3、时效性原则安全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快捷、严格按照规定时限提报,对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有整改不得人为拖延,影响信息畅通。
4、数质兼优原则安全信息的反馈要克服只重数量、不顾质量问题,做到数质兼优 5、分层管理的原则安全室负责统计、掌握和分析全段b类及以上安全信息,车间要统计、掌握和分析c类及以上安全信息 6、奖罚并举原则将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作为对各级干部安全逐级负责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干部逐级负责制考核中兑现奖罚 第二章:日常管理 第四条:安全信息建立段、车间二级管理网络 1、段成立安全信息管理中心,设在安全室,全面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反馈、分析、处理、应用、考核工作 2、维修所、各车间成立信息管理站,信息管理站设专人负责负责将作业现场发生的信息、班组自控中发生的a、b、c、d类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情况反馈到段安全信息管理中心 第五条:各类事故、事件信息要按照相关文件的具体规定进行提报反馈的事故、事件信息,必须真实反映概况、性质、损失、原因、责任、处理、教训和防范措施 第六条:安全信息管理中心、站的主要职责 1、段安全信息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1)对段行车、劳动安全信息进行收集、登记、统计和综合分析、调查处理 (2)按规定时间向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反馈上级发现的安全信息处理结果。
(3)对管内各车间、科室安全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评比 (4)每月23日上网通报管内各类安全信息,并跟踪检查,随时通报上级检查发现的各类安全信息 (5)根据文件精神及时对段安全信息管理细则进行修订完善 2、段业务科室安全信息管理职责: 负责对本系统所发生的安全信息进行收集、登记、反馈并跟踪处理,凡是影响行车的安全信息,技术室会同安全室必须亲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3、维修所和各车间安全信息管理站的职责是: (1)负责对本所、车间安全信息的收集、登记、统计和综合分析、调查处理 (2)按规定时间向段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及时反馈安全信息 (3)按时间对上级检查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处理、上报 (4)做到充分利用信息解决现实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第七条:安全信息等级及分类 执行道部《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和《b 类及以上安全信息分类标准》,具体明细见附件4 1、信息等级 行车事故信息2)事故苗子信息3)a类信息4)b 类信息5)c 类信息6)d类信息 2、信息分类 (1)安全管理信息,主要是干部安全管理失职等行为产生的信息。
(2)职工“两违”信息,主要是职工违章违纪方面的信息 (3)设备信息,主要是各种行车设备、安全监控检测设备信息 (4)其它有关行车、人身安全方面的情况反馈 第八条:安全信息量化规定见附表1 第九条:安全信息的提报时限和要求 1、行车事故信息由安全室牵头,技术室具体负责整理,系统主管段长审核后上报 2、事故苗子由安全室或段调度在2小时内上报到路安全信息管理中心或值班监察 3、各级领导干部 、各车间信息应在每日15时前将两日内(48小时)检查发现的a、b类信息报段安全室(须立即处理的,应当即通知车间),安全室负责在每日16时前将段有效信息上报到安全信息管理中心 4、对路领导批示的信息,系统主管段长要指定相关科室、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安全监察室和相关业务处 第三章:综合分析、利用、跟踪处理 第十条:综合分析 1、各车间每月22日前将月份安全分析报告上报到段安全室(安全分析报告格式见附件3),半年、年度安全工作总结通过段办公网传到安全室“安全预测”栏内 2、安全室每月25日前将全段月度安全分析报告提报安全监察室,并按规定上报半年和全年安全工作总结。
3、段安全信息纳入日交班、周大交班、月安全分析会和安全委员会中进行专题分析,各车间也要比照执行 4、安全信息管理中心除每周、月、季、半年、年对全段发生的b类以上考核信息进行全面统计外,还要对全段a类信息及事故、事故苗子信息定期进行分析 第十一条:信息利用、跟踪处理 1、充分利用安全信息的预测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把信息作为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运用信息正确指导运输安全工作 2、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到对安全信息反映的倾向性问题不弄清责任不放过,不分析管理原因不放过,不吸取教训不放过、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 3、段每月对各科室、车间上报安全信息情况进行考核,对排尾单位在段月度安全分析会上进行专题解剖,查找问题、制定对策、督促整改 4、车间对上级发现的及自查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点,制定整改方案 第四章:安全信息的考核 第十二条:基本原则 每月对各级干部和车间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行整改,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对安全信息的管理 主要对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三条:信息考核 段每月由安全室、劳人室负责对各级干部反馈信息及维修所、车间安全信息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或跟踪检查,对各类安全信息进行核实,重点进行信息打假活动,并严格按下列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一、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车间干部当月安全逐级负责制失格 1、发生责任b类及以上事故; 2、发生责任职工轻伤及以上事故; 3、发生责任火灾、爆炸事故 4、上级检查发现的严重“两违”; 5、谎报事故概况,隐瞒事故; 6、上报虚假信息 二、上级检查发现的信息 1、“两违”类信息 (1)职工严重“两违”的,按照水电安联【202X】7号《发生责任行车事故及职工严重“两违”处罚办法》第三章中规定,直接责任者实行待岗3-6月 (2)a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10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全部,联挂工长40元 (3)b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5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50元,联挂工长20元 2、管理类信息 (1)a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5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2)b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2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3、设备类信息 (1)a类信息:责任的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3分,非责任的考核2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2)b类信息:责任的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2分,非责任的考核1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三、段检查发现的信息 1、违章类信息 (1)职工严重“两违”的,按照水电安联【202X】7号《发生责任行车事故及职工严重“两违”处罚办法》第三章中规定,直接责任者实行待岗3-6月 (2)a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1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3)b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0.5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2、管理类信息 (1)a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1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2)b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0.5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3、设备类信息 (1)a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1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2) b类信息:考核车间干部当月逐级负责制0.5分; 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4、c、d类信息:检查人员就地反馈给车间,车间组织工长对责任者进行帮助教育,采取措施,杜绝重复发生 四、车间检查发现的信息 1、违章类信息 (1)职工严重“两违”的,按照水电安联【202X】7号《发生责任行车事故及职工严重“两违”处罚办法》第三章中规定,直接责任者实行待岗3-6月 (2)a类信息: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3)b类信息: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2、管理类信息 (1)a类信息:考核工长10元 (2)b类信息:考核工长5元 3、设备类信息 (1)a类信息: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20元,联挂工长10元。
(2)b类信息: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10元,联挂工长5元 4、c、d类信息:考核责任者当月生产奖金5元 五、没有完成月份信息定量的科室、车间,按照《生产奖二次分配考核办法》中的信息考核规定进行考核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五条:本细则自202X年6月10日起执行,水电安联[202X] 4号文件同时废止 第十六条:本细则由段安全室负责解释 第2篇 煤矿安全信息闭环管理系统体系暂行办法 林场煤矿安全信息运行闭环管理是全矿安全隐患管理的关键,其运行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隐患管理水平得高低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矿的安全信息运行管理系统,夯实我矿安全管理基础,提高我矿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我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 运行程序: 安全信息运行必须遵守以下五个程序,即:检查→填卡→筛选处理和通知→整改反馈→复查 二、 具体要求: (一)、检查: 1、矿属各级安全管理、检查人员到现场后,要对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识别、评价 2、对发现的“三违”要立即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