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食品、药物安全问题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言语体现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材料 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四审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三鹿事件”此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食品企业大约有50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有2.6万家,他们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成72%,这个数字阐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化程度相称高,而工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直接推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变迁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第109号总局令,决定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措施》10月底进行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随即对此进行了确认,要求对食品不得实行免检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进行了针对性修改草案三审稿由此提议增加了两条要求:一是卫生部门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按时,要通过评定,证明食品添加剂是安全可靠的,才能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二是草案第45条,深入要求在食品添加剂目录之外不得添加其他的物质,以防止非食品添加剂的有毒物质被加入。
2.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食品药物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布署,9月,甘肃省兰州市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安全饮食用药,百姓放心消费”活动,迅速开启实行粮油、肉及肉制品、豆制品、酒类商品、牛肉面和早餐、流通步骤食品、消毒餐饮具、四边一部地区食品、流通步骤药物及医疗器械、食品药物广告等市场和领域的专题整治,全面查处食品药物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扶植诚信守法的经营主体,明显改进全市的食品药物消费环境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兰州市市长张津梁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食品药物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强化食品药物安全是有效凝聚民心的惠民工程,必须牢靠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作为食品药物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食品药物安全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要切实抓紧抓好食品药物安全工作,维护省会城市形象,提升兰州的知名度,深入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强化食品药物安全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重大职责,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市的安排布署上来,抓好安全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3.在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分层次管理问题上,不少公众以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比较多,假如一律进行许可制管理,进行取缔的话,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立法过程吸取了这个意见,决定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进行分层次管理详细的管理措施授权地方人大,依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进行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对此以为:食品安全法监管体制的理顺是食品安全立法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目前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在分段管理、无缝隙衔接、各部门各司其职,并且要依法负担责任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要求在他看来,这些要求是很完善的首先,卫生行政部门负担综合协调职责,由质监部门负责生产步骤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步骤的监管、食品药物部门负责餐饮服务步骤的监管 有法律教授以为,在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应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加大打击,对故意、恶意违法的企业和行为人,从严从重处理,危害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升其违法成本,震慑犯罪分子 4.我国是世界食品生产、出口、消费大国,出口食品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但食品行业某些深层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处理某些食品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少数生产经营者尤其是某些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有的商家公然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也存在薄弱步骤,有的监管部门不仔细履行职责,有些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有的监管步骤之间衔接不够,重复执法和执法不严同时存在。
这些问题不处理,不但影响我国产品的信誉,损害国家形象,并且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及企业生存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采取果断有力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切实处理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面存在的突出问题5.齐二药、欣弗、刺五加、甲氨蝶呤、大连狂犬病疫苗……近年来,药物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刚才过去两个月,就有糖脂宁胶囊、双黄连注射液等3起事件接连发生沉重的生命代价刺痛着人们的神经,药物安全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药害事件为何屡禁屡发?百姓怎样吃上“放心药”?记者邀请了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教授孙忠实教授予以解析 记者:有人说,目前比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牵感人心的,是“看病怕”怕什么?怕看病被骗和不安全 孙忠实:如今,人们生病怕吃假药用假器械,怕药物不良反应,怕小病治成大病,药物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药物从研发生产到患者服用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安全链条都会断裂 记者:透视近几年发生的重大药物安全事件,您以为目前药物安全问题的症结何在? 孙忠实:分析近几年的药害事件,根源有三:一是不法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生产;二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尤其在某些“地标”药物转“国家标准”时标准偏低,把关不严;三是医院和药店购销药物把关不严。
首先,个别企业违规操作,在药物安全链的生产步骤就埋下“炸弹”欣弗”生产企业私自减少消毒时间和温度,增加消毒柜载量,成本减少了,却使9名患者付出生命;“甲氨蝶呤”事件中, 制药人员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于“甲氨蝶呤”,致使药物污染,导致上百名白血病患者下肢疼痛、行走困难 记者:“违规生产”是几起重大药物安全事件的引信,它的背后透露出什么? 孙忠实:一是部分企业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淡薄;二是国内药企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仍然不高,为占据市场份额彼此恶性竞争目前,我国5600多家药厂生产的1万多个药物中,仿制药占90%,处在药物市场的中端和低端,它们的竞争武器是价格低廉低价竞争迫使药物生产企业最大程度压低生产成本,争取利润空间近年来,首先各种原材料涨价,制药成本不停上升;另首先国家数次药物降价,也使药厂利润不停缩水于是,为减少生产成本,某些企业缩减该有的操作程序,甚至偷工减料,有效成份低限投料,辅料也用最便宜的而药物是特殊商品,生产企业1%的疏忽,就也许对生命健康带来100%的隐患 记者:屡禁不止的虚假广告也成为违法“中成药”等假药、劣药流传的助推器 孙忠实:虚假医疗广告是久治难愈的顽疾,药物广告牵涉多个部门,工商部门担负广告的审批与监测,药监部门负责内容审核,媒体承办广告公布。
多头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给虚假广告可乘之机包括虚假广告在内的制假售假活动的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亲密有关,我国还将通过一定阶段,制假售假规模才会明显缩小不过,政府加大打假力度对于抑制制假售假违法犯罪作用明显在美国,上市企业作假、散布虚假信息,往往要被索赔几十亿美元我国除应加大打假力度外,还应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记者:针对“糖脂宁胶囊”假药事件,不少医生通过网络等媒体揭露,在中成药里添加西药是行业“潜规则” 孙忠实:中药里添加西药,一个情况是国家同意的,如许多抗感冒中成药、个别降糖中成药;另一个情况是违法添加从整体看,尚未达成行业“潜规则”的程度中药一般药效平稳、起效较慢,按照国家药物标准生产,各厂家的药物效果差异不大为抢占市场,某些企业或个人往中药里违法添加化学成份,以使药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中药的成份复杂,与西药联合使用也许会发生相互作用,给用药安全带来危害因此,凡是宣称“立即起效”的中成药,消费者都要提升警觉 6.“黄瓜没有黄瓜味儿、番茄没有番茄味儿这是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试验室主任王立东对目前基因食品的形象总结他同时表示,这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是“红心”鸭蛋问题、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这哪里是食物,明明是毒药嘛!”王立东以为,小作坊泛滥、不轻易监督是问题食品出现的重要原因,例如“红心”鸭蛋,就是从小作坊里出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企业董事长陈泽民说,我国不足10人的小企业、小作坊占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七成以上,其食品质量极难得到确保;食品流通步骤经营秩序还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测和控制措施陈泽民提议,国家发改委应出台某些强制性食品产业政策,关停某些规模小、工艺落后、难以确保质量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另外,应由纪委、纠风办等多部门联合治理食品广告虚假问题,深入规范食品药物市场秩序 全国食品监管系统组建时间短,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资金投入不足,监管措施仍然沿袭老式的现场检查、抽样检查,与数字化监管效果的差距较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医学院教授和瑞芝也以为,食品监管系统是重新组建的系统,多数省、市、县没有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差,直接影响了食品药物监管工作的开展针对上述问题,陈泽民、和瑞芝均提议:国家应深入加大对食品药物监管系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提升监管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确保食品安全、高效监管 福建厦门市质量技监局针对食品小作坊数量大、问题多、执法难度大的情况,派人深入问题食品小作坊企业“把脉会诊”,想企业之所想,努力协助企业找差距寻不足,协助他们处理实际困难。
该局执法人员调查了米粉、豆腐、豆奶等专题整治工作中的重点行业的情况后,针对食品小作坊生产设施简陋、原辅材料进货统计不全和生产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耐心向企业经营者指出其不规范之处,要求其按要求及时整治到位 7.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以为,“发生‘三鹿事件’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提议有关方面在监管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以便愈加好地协调好食品安全各个步骤的监管工作 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仍然关注这个话题 “对食品药物监管工作而言,一直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在接收访谈时表示 8.春节前夕,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2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的“糖脂宁胶囊”后,出现疑似低血糖并发症,相继死亡 广西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核查发觉,平南制药厂是依法同意的药物生产企业,共生产8个批次的“糖脂宁胶囊”,经抽检所有批次“糖脂宁胶囊”,均未检出致2名患者死亡的化学成份——“格列本脲”而事件发生后,新疆对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展开查控,查明这些药从辽宁省朝阳市发至新疆,系假冒药。
有关涉嫌犯罪人员陆续被捕归案 这些假药经非法售药人员及某些涉药单位采取所谓教授坐诊、义诊、免费检测血糖等方式销售,新疆某些糖尿病患者上当被骗 流入新疆的“糖脂宁胶囊”假药大多散落在喀什、阿克苏地区县如下乡、镇(村)和农牧团场患者手中作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糖脂宁胶囊”的全国总代理,重要犯罪嫌疑人李某披着销售人员的合法外衣,选择某些警觉性不强的机构和急于发财的人员进行售假活动 莎车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本地,“糖脂宁胶囊”假药是由一个叫叶某的药物销售人员在莎车县城内租借房屋,以“中国慢性病康复协会”名义讲课,给听课人员免费检测血糖,向糖尿病患者推销 “这种隐蔽的销售手法令糖尿病患者防不胜防喀什地区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知情人士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检查所对死者生前服用的“糖脂宁胶囊”检查后发觉,每粒胶囊含有约10.33毫克的“格列本脲”,这种化学物质有较强的减少血糖作用,但成人每日服用不得超出15毫克,否则会危及生命安全 真药“糖脂宁胶囊”是国家同意的中成药,按要求不得出现化学成份 9.假药糖脂宁胶囊事件反应出目前药物造假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