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阿凡达》以技术融合美与爱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1KB
约7页
文档ID:310922380
《阿凡达》以技术融合美与爱_第1页
1/7

    《阿凡达》以技术融合美与爱    《阿凡达》以技术融合美与爱■陈沁双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再次证明了他是“世界之王”,他以让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带入21世纪在影片里,他新建了一个外星球幻境,每一处细节都在挑战人类的想象力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让片中所有细节都具有相当的真实感通过让人身临其境的3D方式来“体验”和“感受”,会觉得潘多拉星球上的一草一木都不是虚构出来,而是真实存在于遥远太空中的某个角落两个半小时后,当影片结束,灯光亮起,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其革命性的突破,就像当年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而这次冲破的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界《阿凡达》让人们惊呼是科幻电影里的“神来之作”在这里,除了感受到外星球目眩的奇观,更唤醒了久违的人文理想和现实观怀通过高水准的电影技术手段,将内容和形式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影片呈现出超凡的审美价值一、爱卡梅隆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剧情十分简单,但细节充满力量正是由于这些即使脱离全局仍具有审美价值的细节存在,观众的情绪能够得以积累和释放,从而让影片具有人性的力量一)片名设定《阿凡达》在梵语中意指“神的化身”,之后被网络世界引入,指代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形象设定。

这个名词十分符合卡梅隆的口味,毕竟他童年起就满怀对科幻小说近乎痴狂的热爱,在还是外卖小子的岁月里,《星球大战》的横空出世在他心里种下一生的梦想——拍摄自己的科幻电影,这种坚持直至1995年《阿凡达》剧本初稿完成《阿凡达》讲述的是一个人发现自我的过程一位半身瘫痪的退役军人杰克被派遣到一颗名为潘多拉的星球上,通过控制那个融合了自己与当地土著人DNA的化身“阿凡达”,进入了当地纳美人族群,试图说服他们搬离故土,以便让地球人开发地下蕴藏的稀有矿产但是,随着他对新世界的逐步深入了解,杰克开始对自己的任务怀疑起来……在经历重重困难与考验之后,他赢得了当地土著人的信任,真正融入其中并获得领导地位,最终成为神在很多哲学或宗教中,都能找到人可以变为神的依据其[来自wWw.LW5U.com]实,人生就是不断完善自己,接近完美的人,直至成为神的过程可以说《阿凡达》最大的魅力不在于故事本身,不在于具体某个段落,而是在于影片的整体气质和结构正因为故事所呈现的世界观的完整和严密,使得整个潘多拉星球和纳美人的文明真实可信,成为等待人们去慢慢发现和了解的新世界二)人物设定《阿凡达》的故事中,人物冲突简洁而典型正面阵营由主角杰克、秉持和平主义的生态科学家们、倒戈的女飞行员以及单纯的纳美人组成;反派阵营是见利忘义的资源开发管理局的官员,加上嗜血成性的军队上校。

主角杰克在初次进入纳美人族群时,就获得了他们惟一的真神——伊娃女神的垂青;后来,他成功地驯服了潘多拉最凶猛的生物——巨型飞龙,成为传说中的幻影骑士,赢取了纳美人的崇拜与忠诚;之后,与纳美部落酋长的女儿纳蒂莉两情相悦,在圣树前缔结姻缘爱情是不可缺少的插曲,也成为主角改变心意的关键因素其实每一个生命,精神世界都是强大的,都值得其他生命去尊重,没有谁可以指导或是安排其他任何生命的思想或生活当从被人类称为野蛮、顽固的种族口中说出“生态平衡”的时候,更能引发对此深层次的思考三)环境设定潘多拉星球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展开的舞台,而是卡梅隆的全部心力所在他甚至亲手写了几百页的《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它的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茂密的类热带雨林中生活着梦幻般色彩斑斓的生物,含有常温超导体矿物的巨大山体悠然漂浮在云层之间纳美人可以通过发辫与动物毛发的接合,与之融为一体,以自身思想引导其行为在圣树枝叶之间,纳美人可以聆听到祖先的低语潘多拉所有生物最后组成了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地球人的入侵……种种环境设定,充满超出地球生态科学的玄妙和奇幻影片中的异星球潘多拉绿意盎然,拥有价值连城的矿产,同时暗藏着对侵入者的重重危机。

围绕稀有矿产展开的争夺,成为故事铺展延伸的动力地球人倚仗科技与暴力,却始终无法理解潘多拉的生存逻辑,而当地土著人却可以轻易融入自然、驾驭其他物种,并以此为优势反抗人类的侵扰与掠夺《阿凡达》中对于潘多拉星球生物间奇妙的精神共通给出了解释:“人兽合一”,事实上是二者外露神经末梢的连接;星球整体的沟通则是通过植物树根间类似神经元的构造进行的;纳美人死者的记忆可以通过圣树的神经系统“上传”并得以永久保存,其他纳美人以发辫连接圣树的垂须即可“下载”或调阅历史资料有鉴于此,逻辑上完全可以将潘多拉星球视为一个结构复杂的巨型生物——伊娃即潘多拉,潘多拉即伊娃因此纳美人才会说:“伊娃是一切万物都是有感情的,即使是植物比如灵魂树,也会有爱恨、有感恩、有信仰、有前世与今生如同现在的我们,知冷暖、知荣辱,懂得付出感情,收获信任《阿凡达》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附着了丰富的现实意味观众从中可以联想到环境、气候、战争、基因转化等众多人类面临的问题影片所呈现的是正义、和平、善良等为人们所熟知、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它所表达的感情已经不仅仅限于个体,而是对于人类生存目的和动机的思考因此,这是一部有启迪意义的片子,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里,人类何去何从,它给出了一个得体的暗示。

二、美毫无疑问,《阿凡达》带来了一种颠覆性的观影体验,利用开阔的视觉空间营造出如同梦境一般的奇异旅行它是一部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不必担心片中的打斗场面和逼真的3D效果会让孩子们产生不适,因为它们激烈、精彩,与暴力、血腥基本无关,孩子们将从中得到一次关于想象力的教育启蒙它更适合成年人观看,尤其是男性观众,会为那些童年时被束缚了想象力打开一扇窗户,从窗口望出去,让人发现一个纯净清亮、由衷赞叹的新世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刚刚到达潘多拉的海军[来自wwW.lw5u.coM]陆战队员杰克《阿凡达》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于它对想象力的释放——用童心搭起了一座通往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桥梁所有的故事创意,都来自导演的童年梦想应该说,他是一位幸运的导演,他的幸运不是功成名就和商业号召,而是几十年后,他的最初梦想也未曾褪色,而且愈加绚烂这就是为什么观众看这部电影时,会产生孩童般快乐的理由——通过巨幅银幕,那些天马行空的奇幻景象满足了几乎所有观众的需求,仿佛看到了自己即便在梦里也未曾到过的地方,那里属于卡梅隆,也属于每个喜欢在梦中环游宇宙的人深藏在脑海中多年的童话,如今在卡梅隆的手中变成了现实电影对某些人来说是艺术、是圣殿、是不朽的精神;对卡梅隆而言,电影是梦幻,是神话,是制作精良的巨型商品。

正因为如此,他的影片总是远离现实,到遥远的未来世界,到未知的外层空间三、技术反技术的《阿凡达》本身代表着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反技术的卡梅隆本人是个技术狂,他心目中所反对的只是技术“破坏性”与“疏离性”的一面经过十年潜心打造的视觉奇观,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在观赏性上做到极致在3D的电影世界,为想象带来了更逼真的影像和更刺激的运动巨型银幕上,潘多拉星球漫天飞舞的灵魂树种子仿佛就飘在眼前,女主角纳蒂莉骑着飞天神兽在空中俯冲、翻滚、落地并潇洒地举起弓箭……《阿凡达》打造的潘多拉世界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些强大的特效与3D表现实力,大大提高了故事在展现过程中带给观众的触动《阿凡达》的特效是革命性的,但是真正让人激动,让人觉得近乎完美的,并不是3D特效,而是卡梅隆作为一个以商业片成名的导演,在一部花费12年,耗资5亿美金的影片中,能够不惜笔墨地去表达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能在赚钱的同时,不忘记一个顶尖导演和一部风靡全球的大片的社会责任这一点,尤其让人钦佩,也因此让《阿凡达》由成功变成伟大!在《阿凡达》的故事里,地球人不理解纳美人对自然的依赖;纳美人不理解地球人对技术的崇拜两种文明的根本分歧,直接导致了地球开发者孤注一掷,使用暴力。

纳美人对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的依赖,因为他们本为一体;而地球文明对自然始终抱着利用和榨取的态度,这也恰恰是影片主线中地球人与纳美人冲突产生的根源事实上,只要回顾一下人类的拓荒与殖民史,一切便一目了然——纳美人与印第安部落的相似之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巧合《阿凡达》的故事,只是人类历史的黑暗片段在宇宙尺度上的映射与重现;不同的是,卡梅隆给了它一个童话的结局电影是讲究艺术载体的,包括最新的科学技术,使得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思想性和普遍公认的社会意义相结合否则,技术手段就是一个空壳《阿凡达》的真正成功,在于让技术服务于内容和形式,而不是单纯出于炫耀本身它给予了观众视听需求的满足,同时在商业诉求中坚持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唤起了观众追求梦想的精神满足国产商业大片有些叫座不叫好,普遍归因于只注重了娱乐元素,而缺乏了人文关怀其实,缺乏资金、技术或者想象力,严格来说都不是真正的软肋,“躲避崇高”才是共同的伤口四、结语浩瀚无涯的宇宙总在激发人们对于外星文明的想象于是,地球与外星文明的关系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能量在生物间流动,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早晚有一天要还回去如果我们不懂对大地母亲感恩,不懂得倾听宇宙万物的灵魂,那么终有一天,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在宇宙的每个孤独角落,一无所有。

伟大的导演卡梅隆以技术为载体,讲述了一个新世纪的《星球大战》,并非与外星人为敌的故事,而是一个表现“宇宙和谐”的单纯而美好的故事《阿凡达》征服世界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美,是爱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被那个世界吸引,被故事里的正义精神感动至于结局,大致都能猜到,但却十分享受眼睛、耳朵、心灵在过程中的洗礼让科幻片从《阿凡达》开始,带领我们去反思和追问我们的过去和未来[作者简介] 陈沁双(1973—),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进修班学员,大学美术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图形创意与艺术教育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