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第 6 份总份 1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五节 探究的重要维度:内容意蕴 【教学目标】 了解内容意蕴探究的几个具体的“点”,有针对性地掌握三种题型的探究要领 【教学重点】 掌握探究的具体角度及方法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具体的方法从具体的角度探究文章的内容意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江苏卷探究题强调立足文本内部,不求向外拓展, 强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进 行概括、 挖掘或推导 目前江苏卷探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定位在文本的内容意蕴,即重在文本 的思想内容的探究 二、新授内容 水之经典肖复兴 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 在我看来, 最富性格最值 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看都江堰的水, 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 桀骜不 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 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 ,, ,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 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 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都江堰看水, 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 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 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 的两重性, 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类的多变纷纭的世 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 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 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去年秋天, 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 扬,战鼓如雷, 黄尘翻滚, 刀光剑影, 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 这种善恶之斗、 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 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存在,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 活 看九寨沟的水, 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 长海、珍珠滩 ,, 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 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 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 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 不染丝毫尘 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 藤,, 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第 6 份总份 2 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 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 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 镜子 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 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 蒸馏水、矿泉水太多 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 都江堰和九寨沟, 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她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1、请结合全文探究“水之经典”蕴含了哪些深意6 分) 方法点拨: 这种探究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及标题的内涵,与做理解词句含义有相通之处,丹不同之 处在于命题者是选择那些关涉全文意蕴的词句供你探究,换言之, 通过这些词语、句子、标 题看看你能体悟到文本哪些重要、深刻的意蕴。
因此,做此类题一定要注意词、句在文中出 现之处,文中点明标题之处,同时还要联系文章主旨 稻草人耿立 父亲把稻草人立在田野里的时候,他十分激动 时当黄昏 ,他望着夕阳下稻草人所指的方向,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稻草人单腿独立在深邃的麦田里,我蓦然觉得它和父亲有点酷肖兄弟 然而,稻草人不言语,稻草人什么时候喧哗过呢?它们从不睡眠,也不考虑吃喝,当农 人回家的时候,它们不回家;当收割的日子临近,它们也就支离破碎了! 没人理解稻草人僵硬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没人理解父亲一样春天的时候,父亲用陈 年的稻草、绳索捆绑稻草人,他对我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 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 报那也是黄昏,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 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 弟 我得承认,父亲捆绑的稻草人简直完美无缺,它们真实毕肖地做恐怖和威吓状有一种 鸟儿,每年麦季的时候,都要从家乡的这块平原经过,它们并不美丽,但是平原上一年才能 见到一次 那些鸟儿望着稻草人,久久不敢涉足,它们盘桓着、盘桓着,最后只能无奈地向远方飞 去。
侄子从地上抓起一枚土块,狠狠地向稻草人掷去,他说,稻草人混蛋—— 我回家告诉父亲,麦子长势不错,鸟儿也不去祸害父亲听后很忧郁,他说,保不定 春天父亲扎制稻草人时,侄子曾偷偷地毁掉几个,父亲很恼火,他说,“不喜欢土地的人, 才不喜欢稻草人 麦子临熟的几日 ,每到黄昏 ,我都要到麦田巡查,然后向父亲报告麦子和稻草人的消息 一天,侄子偷偷地问我,你知道鸟儿到哪里去了吗? 我摇摇头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第 6 份总份 3 侄子说,鸟儿不在平原上停留了,平原上的人可恶,鸟儿让稻草人吓跑了! 过了一会,侄子告诉我,他不能让鸟儿在平原上不吃一点东西就走 我有点好笑,对侄子说,人应该感恩稻草人才对,它们保护了粮食和土地,难道人不应 该热爱粮食和土地? “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侄子 说,“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 ” 到了晚上,侄子出去了,许久没归,不知什么时辰,父亲在屋里很急地唤我:天空怎么 发红呢?父亲的房子正对着麦田,他见夜空里火的光芒正燎燎地飞向天际,一堆、两堆、三 堆,, 我蓦然有所警悟,立马向麦田跑去 ,麦田里火焰渐渐地萎弱了,稻草人化为一团灰烬。
翌日,我和侄子站在黄熟的麦田里,父亲来了 ,他抚摸一下侄子的前额,然后闭上眼睛, 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我有点惶惑,没有了稻草人,还有谁来指点生活的方向、温 饱的方向呢? 与稻草人握别,大地沉默不语选自《雨花》1995 年 1 期) 1、本文写了与稻草人有关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 方法点拨: 1、 深刻意蕴与情感不是一回事,虽说有些地方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 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探究深刻意蕴就是看文中选取了哪些不同材料,这些材料背后有无深刻东西,它一 般指向材料背后的时代(现实生活)、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民族心理、爱国情怀、 人文精神这些深刻的东西 3、情感取向是指作者对文中不同的人、事的不同态度这些态度或明或隐、或直或曲、 都能从文本中提取出来作答时一般要用一些情感词语,如赞美、批判、忧虑等 空荡荡的院子张蛰 那个院子自从没了他们的声音,就开始了长时间的空旷和寂寞 以前回家, 我都是坐在堂屋的那把自制沙发上跟他们说话,有时也坐在小板凳上,或者 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现在,我只能跑到哥哥家的苹果地里,坐在一堆土前,对着里面自言 自语,诉说这世他们见过无数次的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
风总是从那堆土后轻轻地刮过来, 吹我的脸 我知道, 他们需要我的消息,那些风就是他们从另一个世界看我的目光我一动 不动,让风尽情地抚摸我有一回,我忽然无来由地大悲大痛,就在风里大哭一场我知道 他们需要我的哭声,没有我的哭声,他们不放心 他们非常担心过我的生活,不知道这个唯一去读了书的儿子会走进一个怎样的世界—— 那个时候, 我的心态我的种种言行都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早知道这样, 让你念什么书呢?早 知这样, 把你当条狗养多好 ,, 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直 到我 25 岁上结婚, 26 岁上有子,他们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慢慢就好了 我的确按照他们希望的在变好上班,吃饭,睡觉,带着孩子去公园,周末去院子里看 他们我开始抽烟,我们互相发烟,在门口的青条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女儿对着他们喊: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第 6 份总份 4 “爷爷奶奶! ”他们慈祥满面那是我不曾见过的慈祥我知道,他们老了 我决心把他们带到城里去住住楼房,打打,逛逛公园,早晚也在护城河沿上溜达 溜达, 和其他的城里人谈谈孩子和更小的孩子,谈谈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
他们去了, 又回 了他们不习惯 他们又回到乡下的那个院落,喂鸡,喂鸭,养猫,养狗院子里日升日落,下雨起雾, 开门关门,院门吱吱呀呀地响他们老了,他们的老超过了我的想象我站在门口,手牵女 儿,在正午的阳光下,看他们睡着在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一左一右, 狗卧一旁, 猫躺身上, 鸡在啄他们脚上的烂菜叶女儿喃喃自语:“爷爷奶奶 ,, ”我攥紧了她的小手我站在门 口,真不想迈进门里去,真不想叫醒他们 他们中的一个,终于躺倒在我的怀里在医院里,我抱着,也是揽着,他大口大口地艰 难喘气,艰难地把脸转过来,艰难地说,咱们回家吧一辈子没这样求过人,这是他最后的 愿望 院子从此少了一半的声音院门再开再关, 声音听起来夸张地刺耳那种衰败是从院门 的青石开始, 再没有人去坐在上面抽烟,我看见尘土正侵进青条石细微的纹路里我看见院 落的各处开始有脱落的墙皮,泛起的白碱 ,, 我努力地消除它们的存在,都遭到了一个人的 反对窗棂有根木条折了,要修,她反对锅屋墙该刷了,她反对堂屋的地面该用水泥补 了,她反对那把自制的沙发皮裂了,需要换个新沙发了,她反对她在静静地等待一个时 间的到来哪儿都不去,守候着一个显得衰败而渐渐空荡的院子。
十年有多长?她把一只猫喂走又把一只猫喂成,那只家狗实在受不了一个庭院的寂寞, 在六年的时候趴在屋角的一堆草里,再也没有从夜里醒来鸡鸭也不养了,她说想素净,不 想再在早晨听到鸡飞狗跳的声音院子的落寞时间太久,让她对声音开始害怕没有人知道 她内心到底有多寂寞有多冷——就像她晚年雾濛濛的眼神,让人无法再看清看到底她可能 清晨了还感觉是晚上,傍晚时又以为是阴天的正午有好几次, 她说,你父亲从地里回来了, 扛着锄头,你去接过来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对我交待一些事情,地点,时间,人,事,一 清二楚老家的屋怎么办,还有的一千块钱怎么办,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家的儿孙读书,他们 将来的营生你要照顾着他们啊,我们家,就你是个读书人她清清楚楚地说交待好一切 她觉得应该交待的事情,就在我不在的某一天,她忍着疼痛走了,离开这个院子 他们把一个院子彻底交给了我,他们把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我握 着女儿的手,再没有招呼的对象那把破沙发的对面,再没有一对苍老的脸我再没有勇气 坐在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我再也推不开那扇永不会上锁的院门 空荡荡的院子我回家,我从千里之外的地方顶风淋雨冒雪回家,再给谁看呢? 1、本文以 “ 空荡荡的院子” 为题,文中也多次描写院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6 分) 方法点拨: 1、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指作者为什么创作这篇作品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与文章主旨紧密 相连的, 可以说是对主旨的另一种形式的考查,是可以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句以及议论抒情 句提取、分析和概括出来的另外,它由于作者的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