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考点18),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精品系列,考点解析,考点18:列举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等史实, 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a),社会八上P60—61、P68—71 、P93—95、P107 ,八下P3、P52—55,,,,,,,丝绸之路(西汉),——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1.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西的地区称西域2)原因:,为了联络西域大月氏,东西夹击,共同对付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概况:,①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西行,首次出使西域,历尽艰险而返回,虽未完成使命,但了解了西域各国情况②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派使节回访长安4)意义:,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丝绸之路,并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从此,这一地区(包括今新疆地区等)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5)西汉对西域的管理:,2.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通过这条道路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2)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人中国的3)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见证,知识拓展,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一陆一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30多个国家。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逐步形成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国家的区域大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打造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唐朝),——加强与南亚、东亚地区的交流,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开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②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相互影响③公元1世纪(西汉末年),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对后世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高僧在佛教传播及文化交流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玄奘和鉴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背景(或原因):,马可·波罗来华(元朝),——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写照,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交通畅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保障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还开辟海运航线,“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盛,中国的丝绸、陶瓷销往各国;许多外国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留居中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许多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外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背景(或原因):,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东行,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历时4年来到元帝国 留居17年间,马可·波罗多次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各地,并在扬州做官3年后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威尼斯回国后,他的一位朋友将他在中国的神奇经历和见闻,笔录成书,写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2.概况:,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马可波罗行记》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使欧洲人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3.影响:,知识拓展,习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会议和G20峰会上,强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互通互联,加强亚太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丝路基金”,加强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逐步形成亚太以及欧洲国家的区域大合作,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明朝),——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405—1433年间,明成祖先后七次派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西洋。
从江苏刘家港出发,经过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当时称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途经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郑和远航带去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行销各国;载回了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1.背景:,明朝建立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繁荣,国力强盛2.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弘扬国威;获得香料、珠宝等物品供皇室享用3.概况:,刘家港 今江苏太仓浏河 占城 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吕宋 今菲律宾吕宋岛文莱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 爪哇 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榜葛刺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 古里 今印度科泽科德木骨都束 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 天方 今沙特阿拉伯麦加,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主要是为了弘扬国威,不计经济效益,每次远航的花费很大,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难以为继而停止了。
4.作用(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5.性质:,和平交往,公平交易不同于新航路开辟时的暴力掠夺、殖民扩张侵略6.结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有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讲话;中国推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举措结合地图,联系地理、历史知识、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的主题等,理解中国推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热点链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①张骞出使西域;②丝绸之路的开辟;③玄奘西行;④鉴真东渡: ⑤马可·波罗来华;⑥郑和下西洋重要提醒,1.西洋:,是指印度洋海域而不是指大西洋海域2.从季风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应选择在什么季节?,冬季,盛行偏北风,顺风而下3.中非历史上第一次接触:,郑和下西洋4.例举古代历史上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