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刺参的生活习性及发育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62KB
约4页
文档ID:518216340
刺参的生活习性及发育_第1页
1/4

刺参的生活习性与发育(一)刺参栖息的环境条件1、 水温 刺参是一种寒温带品种,最适生长水温为8〜15°C,海水温度低于3°C以下时, 摄食量减少,活动迟缓,逐渐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达到17〜19C时,摄食强度大幅下降, 日趋不活跃;水温超过21C以后逐渐进入夏眠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会发现温度亦有偏差, 个别在17-18C时表现的活力很足2、 盐度 刺参属狭盐性动物,一般都生活于盐度正常的海区,成体参适盐范围为27〜 35%最适盐度为28〜32%通过近几年的养殖实践看,刺参对低盐度也有一定的耐受力, 而且其稚、幼参与成参对低盐度的耐受程度也有所不同3、 底质 底质不同刺参的分布状况也不同刺参喜欢栖息于岩礁乱石底质,有海带草 丛生的泥沙或沙泥底也有刺参分布,纯细沙底或纯泥质底几乎看不到刺参这是和刺参天生 对抗天敌的能力薄弱,寻求掩体保护有关,故此,在人工水泥池养殖模式中海参聚集角落和 爬壁亦是一样的道理,属于正常现象,不建议改变其生活模式将刺参赶下池壁4、 深度 刺参一般分布在从潮间带直至水深20m的海底,在某些海域,20〜30m深处 也有刺参分布其中以5〜15m的海底分布较多,15m以下因饵料缺乏等原因分布量逐渐减 少幼参存在。

二) 饵料、食性及生长 刺参的饵料是泥沙中的单胞藻类(主要是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小型动植物,如有孔虫、腹足类及桡足类;鱼卵、动物的幼体、混在泥沙里的大型藻类的碎片、虾蟹蜕下的壳、 腐殖质,以及其他有机碎屑等刺参的摄食无选择性,凡是能粘着在触手上的一切物质都会 被送入口内三) 呼吸及运动 刺参体内的呼吸树是营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肤和管足也具呼吸作用温度不同刺参的耗氧量也不同在其正常活动的温度范围内,成体的耗氧量为0.4〜0.8ml/小时 刺参的运动主要依靠腹部密生的管足和身体横纹肌、纵纹肌的伸缩,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运 动四) 排脏与再生 刺参在受到强烈刺激时,常把内脏包括胃、肠、呼吸树、背血管丛、生殖腺等从肛门全部排 出体外如温度的剧升或剧降、污水以及其它物理与化学刺激都易引起刺参排脏在适宜条 件下又可重新生出新内脏刺参的再生力也很强,若将肉刺切除, 5〜7 天后出现小的隆起, 30天后完全再生;若将触 手切除, 7〜10天后伤口愈合呈突状隆起, 25〜30天后再生至和原来等长度的触手,能营正 常的摄食活动;若在体背或腹部切开2〜4cm长的伤口,经5〜7天后可完全自愈将刺参横 切成两段,部分刺参切断处的伤口 5〜7 日可愈合,但是不能正常愈合、造成死亡的情况也 较多。

五) 夏眠刺参的年生活周期与生活环境中的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低于3C正常活动受阻,不活跃; 水温回升到8〜10°C时刺参逐渐进入活动盛期;而水温继续上升至19C以上时刺参活动明显 迟钝,摄食减少,消化道开始退化,水温达21C以上时刺参开始停止摄食,排空消化道, 陆续潜伏到礁石底下或缝中等隐蔽场所开始夏眠刺参开始夏眠的温度与年龄有关,幼参夏 眠开始温度要高于成参刺参夏眠期一般为3〜4个月当水温降至19〜20C后,开始复苏, 陆续从隐蔽场所爬出,开始活动与摄食六)敌害 刺参的防御能力很弱,海鸥也会吃某些潮间带的海参,在夏季索饵、回游的鲑、鳟鱼类的胃 中曾发现有刺参,海星类、蟹类的某些种类能捕食体长3cm以下的幼参,鲈鱼、虾虎鱼、鲷 科鱼类对参苗也有一定威胁,尤其是对向增养殖海区投放下沉过程中的参苗易造成伤害 二、刺参的个体发育 刺参的个体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体为止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期、浮游幼体期和底栖生 长期,各期之间有变态过程一)受精 刺参是体外水中受精的类型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受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卵的 成熟度,未成熟或过熟都不能受精卵子受精之后有受精膜举起,一般就依此作为卵子受精 成功的标志。

二)卵裂 卵子受精之后即开始发育,首先由单细胞的受精卵经过一系列重复的分裂形成一个多细胞的 胚体,这个过程称为卵裂刺参属于辐射等裂和全裂类型,其特点是分割沟遍及整个卵子, 分裂球大小相等三)囊胚期 刺参的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中空的囊胚,进入囊胚期囊胚是卵裂的结果,是受精卵 经一系列重复分裂而形成的多细胞胚体,外形像桑椹状,故又称为桑椹期四)原肠期 在囊胚末期后,逐渐形成一个双胚层的胚体,即进入原肠期发育至原肠期后,胚体即以幼 虫形式从受精膜内孵出,在水中自由浮游生存,也称为浮游期五) 耳状幼体 由原肠期进一步发育的幼体从侧面看很像人的耳朵,故称之为耳状幼体(又称耳状幼虫) 耳状幼体又分为初耳幼体(又称小耳幼体)、中耳幼体和大耳幼体初耳幼体结构简单,幼 体刚长出明显的口前臂与口后臂,其他臂不明显消化道已明显分为口、食道、胃、肠与肛 门在胃与食道交界处的左侧有体腔囊,由于消化道的沟通,此期幼体开始摄取外界食物 中耳幼体的 6 对幼体臂粗壮明显,在食道与胃交界处的后侧出现半环体形的水体腔,水体腔 呈拉长的扁囊状大耳幼体的6对幼体臂很粗壮,身体两侧出现5对球状体,在半球形的水 体腔上逐渐长出5 个囊状的初级口触手原基和交互排列的辐水管原基。

六) 樽形幼体 此期幼体已失去了前期所有的背腹扁平形态,而逐渐变为圆桶形因形状很像被囊动物海樽, 故名樽形幼体由耳状幼体变为樽形幼体的过程中,幼体体形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首先表 现在直观上的突出的特点是幼体体长明显地急剧缩小,大约缩小一半左右,身体由透明状变 为暗灰色此期仍可见五对球状体原有的纤毛带很快地失去原有的连续性而变成了五条环 形纤毛环七) 五触手幼体 此期,五个触手伸出前庭,因此而得名其形态主要发生如下变化:口凹腔加宽,五触手从 前庭突出并各逐渐生出侧枝;幼体的纤毛带逐渐退化,最后完全消失,开始进入附着生长期八) 稚参 五触手幼体后期的形态基本为成参的雏形,幼体又开始拉长,并在表面形成一些形状很规则 的蜂窝状钙质板;同时,在幼体腹面后端肛门的下方生出第一个管足,幼体即开始行底栖生 活此时,外形和生活习性均与成参相似,故称稚参刺参胚胎及幼体发育时间、大小(水温20〜21°C)受精时间发育阶段体长(um)20〜30分钟极体出现140〜17043〜48分钟第一次分裂140〜17048〜53 分钟第二次分裂140〜1701 小时至 1 小时 30 分钟第三次分裂140〜1703 小时 40 分钟至5 小时 40 分钟囊胚期200 左右12小时至14小时20分钟孵化出卵膜200 左右14小时40分钟至17小时40分钟原肠初期260 左右17小时40分钟至25小时20分钟原肠期280 左右25小时20分钟至31小时30分钟初耳幼体360〜4305〜 6 天中耳幼体500〜7008〜 9 天大耳幼体800〜100010 天左右樽形幼体400〜50011 天左右五触手幼体300〜40012〜13天 稚参300〜500河南正大水产药业 TEL: 13283890203 联系人;孙经理’: 5721942匹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