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 附件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 (粉尘类)目 录1、粉尘 22、煤尘 33、电焊烟尘 4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1、粉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粉 尘(dust)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注意防尘应急处理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2、煤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煤 尘(游离SiO2含量<10%)Coal dust(free SiO2<10%)健康危害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煤尘(游离SiO2含量<10%):总尘4 mg/m3,呼尘2.5 mg/m3注意防尘应急处理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3、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电 焊 烟 尘Welding fum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电焊烟尘中含有二氧化锰、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飘浮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们吸入这种烟尘以后能引起头晕、头疼、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的能导致烟气中毒或尘肺病焊接中被弧光照射1-2小时,面部有发热,第二三天会脱皮弧光照射会引起电光性眼炎,其中的红外线会导致白内障焊条与焊件接触时,在电流的作用下,高温燃烧而产生的烟尘和弧光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PC-TWA)为4 mg/m3。
可疑人类致癌物当心中毒应急处理在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请医生诊治另外电焊作业场地应选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如在室内作业,应搞好通风,尽量减少作业场地空气中的电焊烟尘防护措施从事电焊作业者在作业时,为了减轻或防止电焊烟尘造成的危害,应戴好防护口罩,穿好工作服,正确使用防护面具和护目镜属粉尘或烟密闭、局部排风、除尘、呼吸防护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附件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放射性物质类)1、高频电磁场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高频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high frequency)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在强磁场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等,没有非常明确的客观体征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多无特异性8h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当频率(f,MHz)在0.1≤f≤3.0时,电场强度为50 V/m,磁场强度为5 A/m;3.0<f≤30时,电场强度为25 V/m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对症处理,脱离接触有场源的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休息,绝大多数症状或体征均可减轻或消失。
防护措施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我国《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8小时/天接触的容许限值,连续波为0.05mW/cm2 (14V/m),脉冲波为0.025mW/cm2 (10V/m)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2、微波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微 波(microwave)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波源的发射功率、设备泄露情况、辐射源的屏蔽状态以及在操作和维修时是否有合理的防护措施等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比高频电磁场大除表现为类神经症等功能性变化外,严重时还可有局部器官的不可逆性损伤全身辐射连续微波日剂量400μW·h/cm2,8h平均功率密度50μW/cm2,非8h平均功率密度400/t μW/cm2 (脉冲微波数值减半,肢体局部辐射数值乘10倍)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5 mW/cm2 t为照射时间)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治疗以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为主,类神经症可获良好疗效疑似眼晶状体浑浊者,转眼科处理明确微波引起的白内障患者,应脱离微波接触防护措施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合理的个人防护。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附件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化学物质类)目 录1、N-甲苯胺 32、N-异丙基苯胺 43、氨 54、苯 65、苯胺 75、丙烯酰胺 86、丙烯腈 97、对硝基苯胺 108、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119、二苯胺 1210、二甲基苯胺 1311、二硫化碳 1412、二氯乙炔 1513、二硝基苯 1614、二硝基甲苯 1715、二氧化氮 1816、二异氰酸甲苯酯 1917、氟化氢 2018、氟及其化合物 2119、隔及其化合物 2221、铬及其化合物 2322、汞 2423、碳酰氯(光气) 2524、黄磷 2625、甲基腈 2726、甲醛 2827、焦炉逸散物 2928、肼 3029、可溶性镍化合物 3130、磷化氢 3231、硫化氢 3332、硫酸二甲酯 3433、氯化汞 3534、氯萘 3635、氯甲甲醚 3736、氯 3837、氯乙烯 3938、锰及其化合物 4039、镍及其难溶性镍化合物 4140、铍及其化合物 4241、偏二甲基肼 4342、铅 4443、氰化氢 4544、氰化物 4645、三硝基甲苯 4746、砷化氢 4847、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4948、石棉 5049、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5150、羰基镍 5251、锑及其化合物 5352、五氧化二钒烟尘 5453、硝基苯 5554、一氧化碳(非高原) 5660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1、N-甲苯胺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N_甲苯胺(皮)N-Methyl aniline(skin)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表现为口唇、指(趾)端青紫、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雾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时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2 mg/m3IDLH浓度为450mg/m3,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高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2、N-异丙基苯胺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N-异丙基苯胺(皮)N-Isopropylaniline(skin)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表现为口唇、指(趾)端青紫、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黄色液体,不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雾。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10 mg/m3警示性未知,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高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3、氨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氨Ammonia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系统表现为流泪、流涕、咳嗽、胸闷,重者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态氨可致呼吸道、皮肤、眼镜灼伤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及腐蚀性易溶于水,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发生爆炸与氟、氯等发生剧烈反应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20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不超过30rng/m3。
IDLH浓度为360mg/m3避免直接接触液态氨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钢瓶泄漏时将渗漏口朝上,防止液态气体逸出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123504、苯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苯Benze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和造血系统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步态不稳,重者发生抽搐、昏迷长期过量接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无色液体,有芳香味,易挥发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混合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清洗,溅入眼内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不超过10rng/m3IDLH浓度980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