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促进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摘 要:齐齐哈尔市是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地之一,但是由于经济、政 治等方面的原因,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收集、 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以及对相关电子文献的检索,提出促进齐齐哈尔市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者的研究做出微薄的贡献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 发展对策一、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齐齐哈尔市地处全球三大黑土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拥 有发展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特别是东部的讷河、克山、克东、依 安和拜泉5县(市),建国后经过二次品种大更换,而积和产量大幅度增 加,逐步确立了全国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和商品薯集散地的地位o2012年, 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116万亩,总产1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和36%; 马铃薯加工企业25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中小企业180 多家、民营小粉坊2300多家;“港进牌”粉丝、粉皮和“沃华牌”精淀粉 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部分产品打入日本、美国、加拿大市 场但与甘肃定西等先进地区比,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存 在较大差距从种植看,科技成果转化慢,产量低而不稳;从加工看,高 端产品生产严重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从消费看,仍以粮菜兼用为 主,直接食用比例较高。
通过研究发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齐齐 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二、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建立研发和繁育体系1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优质专用高产品种 的选育和开发依托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人学、齐齐哈尔市农科院, 加强协作攻关,积极引进和推广马铃薯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加快选 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种植的专用型品种尽快引进选育2-3个优质高产 新品种,推进品种换代升级,解决品种老化问题2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和引进高淀粉马铃薯以克新12、20、22为主, 大棚菜用马铃薯以早大白为主,大地菜用马铃薯以克新13、19为主,加 工薯条以克新17为主,加工薯片以克新16为主良种化种植面积达到270 万市,良种化率达90%3加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制定脱毒种薯推广优惠政策,到2015年脱 毒种薯使用面积达到200万市以上,占总面积比例提高到65%4加强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脱毒种薯繁育企业,建成以依安、 克山、讷河、甘南为中心的繁育基地,年生产原原种5000万粒以上依 托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和国家种质克山马铃薯试管苗库坐落克山这一独 特资源优势,在政策引导下,继兴佳薯业之后,种薯繁育民营企业犹如雨 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目前,六丰、洪武、瑞福尔3家企业进入实质性种薯 繁育阶段嘉禾盛、昆丰、鹤翔正加快组培室、温室、网棚建设,10月末 可投入使用兴佳、六丰、洪武、瑞福尔、嘉禾盛、昆丰、鹤翔7家企业 将成为集试管苗繁育、原种生产、良种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种薯繁育企业, 组培室面积达到12760平方米、温室10000平方米、网棚528亩2012年 全县可生产定植脱毒试管苗5000万株,繁育原原种2亿粒,繁育原种10 万吨提高马铃薯贮运技术1收获和贮运直接影响马铃薯质量马铃薯的块茎70% — 80%是水份, 而且薯块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对收获和贮运要求丁分严格贮藏、运输、 加工都是生产过程的延续,通过贮藏可以增加商品的时间效用,通过运输 服务,可以增加商品的区位效用,最后通过加工增加商品的形式效用所 以要搞好商品薯和种薯贮藏、运输与利用,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的 手段研究经济实用的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以消除我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的瓶颈2增加贮藏设施,强化季节调控能力按照“深挖窖、广积薯、均上 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引导和鼓励企业、协会(或专业 合作社)和农民,建设标准的马铃薯贮藏设施到2015年,马铃薯贮藏 库(窖)达到50万个,库容量达到200万吨。
组建联运机构,破解运输瓶颈成立“路地联运办公室”,共同解决 向外运输难问题三)打造品牌1突出地理标志和绿色品牌,稳定占领低端市场,巩固提高高端市场, 研究开拓超级市场(超市),逐步挺进国际市场我区关东薯王牌优质马 铃薯商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 品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知名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由此可见,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要有自己的品牌,营造一个稳定而广阔的销售市场,以质 取胜,诚恳守信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标签,通过新闻媒体、报纸、 展销会、现场会等形式宣传自己的品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拓宽销 售市场克山马铃薯”已正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经注册 的“全面”、“游运”、“薯魂”、“立涛”、“关东薯王” 5个鲜薯商标和“沃 华”、“北大荒”、“宇辉”和“黑土明珠” 4个薯制品商标的市场知名度也 在不断攀升,这一切为克山马铃薯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2培育知名品牌,扩大产品知名度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港进、沃 华、奈伦、雪花等品牌和马铃薯地理标志为主,借助绿博会、哈洽会等大 型展会和各种媒体,强化宣传推介到2015年,马铃薯产品及加工制品 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增加7个,总数达到14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加2 个,总数达到4个;培育各类品牌18个。
四)加大扶持力度1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龙头企业 是产业化的基本动力要跳出就生产抓生产的思维定势,确立扶持龙头企 业就是扶持农业、农民的观念,大力实施强“龙”工程依托优势资源、 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到榆林投资建厂积极引导 民间资本投入马铃薯产业,开拓新的加工领域和营销市场同时,加速对 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容扩产,选择一批起点高的骨干龙头 企业集中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应将财政投入现代特色农业的资金相当大 的比例用于马铃薯龙头加工企业扶持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创 新,设备更新与升级,培植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开展有关质量、标准等认证,逐步实 现从种苗繁育、种植、管理、加工、包装、贮藏等全过程标准化,全面提 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重视品牌宣传推 介,支持马铃薯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全国性和全省的农业博览会、展销会、 订货会,举办农产詁专题宣传推介会,实现品牌发展战略 2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对克山沃华马铃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依安奈伦淀粉工业 有限公司和讷河港进集团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 面给予政策扶持,推动其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 升级。
在做好精淀粉、全粉、精制粉丝、粉皮的基础上,重点在变性淀粉、 有机淀粉、中药保健粉丝、无明矶粉丝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 加值3扶持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发展以农民专 业合作社、各种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指导规范龙 头企业、基地以会员身份加入农民专业协会健全完善中介组织章程,规 范中介组织运作行为,培养会员的参与意识,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通过 中介组织开展互帮互助,解决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难题;协调规范会 员市场行为,实现文明生产,公平交易,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不断增强 中介组织的凝聚力五)完善市场营销构建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股份制等多 种形式,在马铃薯主产县(市)各建设1个大型批发市场到2015年, 全市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达到34个,年交易量达到200万吨在北京、 上海等大中城市设立10个直销窗口,派驻市场信息调查员引导中心批 发市场、营销、贮藏大户联合组建马铃薯营销协会,研究制定价格形成、 商品投放机制,合理安排生产订单,稳定市场供应1) 强化监管,严把种薯质量关政府是马铃薯质量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职 能是保障种薯质量,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效的前提。
一是建设马铃薯病毒 检测和认证中心在齐齐哈尔市农科院组建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和认证中 心,在县区成立县级检测中心,对脱毒苗、各级种薯生产的每个环节定期 进行常规检测,建立完整的种薯档案,根据检测结果,对种薯进行定级, 发放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脱毒苗不能繁殖,栽培不规范、管理 不严格的种薯基地不予认可,不合标准的种薯不准进入市场二是要尽快 制订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管理办法对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实行种薯生 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实行标签真实性认定制度逐步实现种薯生产质量 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检测监督制度化三是要加强质量监 管队伍建设确定专职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种薯质量监管人员素质, 从而加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市场监管力度参考文献:[1] 李成军•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作物杂志, 2007 (4): 13-16.[2] 陈华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8(8): 13-15 ・[3] 孙慧生主编•马铃薯育种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 杨迎春•吉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0作者简介:杨宇石,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农业 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