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式念珠与鉴别我们这里谈的念珠主要和西藏密宗佛教信仰相关,几乎所有的西藏艺术品都是与 宗教相关联的,珠了也不例外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宗教传播的影响,西藏地区 的艺术风格与中亚及卬度地区的美术风格相似西藏9世纪以后的艺术品,尤其 像珠饰一类的个人装饰甜几乎没有在考占层中发现,多以传世的形式出现而对 于传世甜的断代大多建立在文献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的基础Z上,无法通过墓葬考 占或者遗迹考占的形式來辨别,因此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西藏的珠了拥有 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宗教背景,极为引人注目,同时也是珠了研究的重耍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念珠与密宗佛教密不可分,在谈起珠了之而,必然耍先了解西藏 密宗藏传佛教始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卬度、尼泊尔和中国内地同时传入,有 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卬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耍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 后,与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经过抵触融合,形成了有浓厚的地域特点的宗教,即 为我们今天见到的“藏密” o随着密教一同传入曲藏的还有卬度、尼泊尔地区的 美术风格以及珠饰,密教一向以木尊Z修法为重点,重视造像和修持,根据仪轨 对此有特殊且严格的规定几乎所有有形Z物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因而在藏区所 有的物体都深藏着浓疗的佛教象征意义。
念珠在梵语中称mala,其名称源于印度贵族環珞缠身的装饰风格西藏密 宗所使用的念珠,除去实用的计念工具功能以外,有着浓重的装饰意义,大概也 与念珠的起源相关藏传佛教的念珠是在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后形成的,是与西 藏木土宗教和珠饰传统的结合,在材质和装饰风格上行了口己独特风貌佛教的 念珠在颗数上代表着不同的意义: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54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Z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 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Z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等觉、妙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Z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Z十八 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Z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4颗表示观咅Z十四无畏;1080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 十;36颗与18颗的含义,一般认为与108颗相同,是为了便于携带,三分108 颗为36颗,或者六分108颗为18颗,并没有其他奥义而记颗数与表征意义Z 间的差别,仅仅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的配合,并非源自原典经文念珠经常附加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以配合念诵时计数Z用。
以 108颗串成的念珠为例,附加的母珠有一颗或二颗两种,母珠又称达摩珠,即民 间称Z为“佛头”和“佛塔”的珠子取珠又称为四天珠,是附加于108颗中间 的四颗隔珠密教念珠通常在第7颗与第21颗Z后插入数取记子又称弟子珠, 藏区则多称Z为计数器,一般常见的为10颗,另有20颗记子与40颗记子的计 数器并不常见计数器通常串在佛头的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表示十波罗 蜜,计子头通常是一端为“金刚铃”,另一端为“金刚杵”,铃代表阴性,杵代 表阳性,计数时铃代表百遍,杵代表千遍根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记载,诸 珠表示观世音菩萨,母珠代表无量寿佛货修行成满Z佛果,故念珠到母珠时,不 得越过,须逆向血胚,否则即犯越法罪西藏地区念珠的材质多种多样,从大类上来看,主要有菩提类、木珠类、玻 璃水晶类、骨珠彖牙类、珊瑚蜜蜡类等其中菩提类主要有:星月菩提、金刚菩 提、凤眼菩提及菩提根(也叫做大彖皮);木珠类主要是紫檀木和六道木两利U 骨珠则包罗了牛骨、鹿骨及人骨等藏传念珠的形状主要有算盘珠、桶珠、片•珠 这三种类型,通常打磨工艺通常比较细腻,但由于常年诵念经文时拨动磨损,藏 传念珠截面上一般都不平直,截而通常为斜而。
如上文中说起的那样,传世的珠 子很难准确的确定其年份,因此,关注藏传念珠的断代,我们这里不做过多的描 述,下文仅对单纯的新老区别介绍几点特征:1、孔道:藏传念珠通常是大孔道,往往超乎孔道与珠体的比例,尤其是材 质相对较软的念珠尤为突出念珠孔道内壁I•分的光滑,这是由于绳子与孔道内 壁常年摩擦造成的,用强光看时,孔道内壁成镜面反射,看不到任何钻孔痕迹 孔道外缘处常见绳子常年摩擦的勒痕,如细微的喇叭口外扩,这种趋势极为细微, 有造假者人为磨损出喇叭口,却往往过犹不及,痕迹I•分明显,不难分辨打孔 处的截面上也是如此,通常光洁如镜,都因常年在手中掐念造成,很难模仿,是 辨别念珠新旧的重要特征2、 边缘磨损:念珠边缘的磨损非常有特点,由于念珠在掐念过程小,珠体 Z间会有相互的摩擦,长此以往造成了这种形式的磨损这种磨损与现代打磨工 艺小的“倒角”工艺并不相同,倒角通常是大弧面,非常的直观,而这种自然磨 损在直观上是很难察觉的,但用手掐念时会感觉珠体边缘I•分的润滑,与新珠子 截然不同这种磨损是经年累月的掐念过程中形成的,再细腻的现代工艺也实难 效仿收藏者细心观察Z下应当都会由此心得3、 润透度:珠体的润透度主要是针对菩提类念珠与骨质、牙质等有机材质 类的念珠而言。
能实现润透的珠子,一定是质地坚实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密度较 高的籽粒通常来讲,一条新珠子经过把玩后,首先改变的是珠体的光洁成都, 然后是珠体的颜色,最后才是润透程度以最常见的菩提类念珠为例,年份最好 的念珠在用强光观察珠体时,通常有“入光”的现彖,表层质地完全润透,这样 的念珠为上品,也I•分难得念珠的润透程度通常是判断念珠年份的一个重要参 照标准,尤其是菩提一•类的念珠虽然属于草木,质地较软,但能真正完美的体现 出润透的实属凤毛麟角4、 色泽质地:多数材质的念珠在色泽上均以红色为佳,但形成的方式多种 多样,例如朱砂供星月、庙挂念珠、大彖皮念珠等等,其小无论是否出自本意均 涉及染色工艺,口前有很多新仿念珠也效仿染色,因此单纯的从颜色上辨别新旧 实不可取的,通常要将色泽与念珠质地结合起来观察年份好的念珠,质地上一 定会有瓷化的现彖,表层包浆厚重,光气十足这是由于四藏地区的人们将念珠 用作计念工具,长时间于指间掐念,并不像我们一样长时间佩戴在身上,所以, 有很多念珠包浆丰厚但颜色并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