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和椰酒《西游记》的幽默感一 《西游记》第十一回:十殿阎王同意放唐太宗还阳,太宗非常感激,?f,我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日:“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太宗说,我一回去即送来于是,招募到刘全,让他“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到阴司给阎王送南瓜阎王非常高兴,收下南瓜儋漪子在回前批云:“一对南瓜,能值几文?” (黄周星点评本《西游记》 ,中华书局,2009年)嫌送的礼太便宜张书绅说,太宗用两个南瓜,换了二十年阳寿――真是划算所以,他就瞎猜说:广东有菠萝蜜,类似南瓜,其重有数十斤,结自树上,又甜又美;此卷南瓜大概就是 (张书绅点评:《西游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就是说,张书绅认为刘全送南瓜,太不可思议,应该是比较贵重的瓜果,于是就想到菠萝蜜――实际上他对菠萝蜜也所知不多为什么让太宗给阴司送南瓜,确实是耐人寻味的事儿 刘全是“头顶一对南瓜” ,它只可能是两个南瓜摞在一起,南瓜是扁圆形的才好顶着由此形状,我们知道这个品种的南瓜是美洲南瓜,就是万圣节经常被美国小孩用作道具,在上面挖几个洞当眼鼻口的圆瓜 我们大致考查一下南瓜从外夷进入中国的历史157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完成。
该书第二十八卷菜部有南瓜,说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等处都有种植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结数十颗,瓜的颜色有绿、有黄、有红经霜后收置暖处,可留至春天南瓜子像冬瓜子南瓜肉厚色黄,不能生吃吃时要去皮、瓤,煮熟,味如山药 李时珍还说,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到浙中一种阴瓜,宜阴地种之,秋熟,色黄如金,皮肤稍厚,可藏至春,食之如新怀疑这阴瓜,就是南瓜李时珍说的阴瓜见王祯《农书》之《百谷谱集》之三?z 属“甜瓜”条下,没说不能生吃,是甜瓜变种,不是南瓜成书于 1273 年的《农桑辑要》比《农书》时代稍早,有西瓜、冬瓜,无南瓜成书于 1330 年的《饮膳正要》 ,也有冬瓜、西瓜,无南瓜活了 106 岁的老寿星贾铭,本是元人,入明后尚在,著有《饮食须知》 ,其中有“南瓜”条:“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似乎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南瓜 可以说,对南瓜最早著录,且有详细的形态描绘、性能说明的是《本草纲目》 但此后的相关书籍,并未步武《本草纲目》 1621 年刊印的王象晋的《群芳谱》 “西瓜”条下,附有“北瓜” ,说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甚薄。
1639 年刊行的《农政全书》 ,是在徐光启逝后,由陈子龙整理而成,它也未著录南瓜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王象晋我们不去说他,徐光启是个关心农事、风气开通的人,理应注意到当时的学术风向,接触得到《本草纲目》 ,也应该关注到南瓜这种外来的物种在中国由南向北的蔓延推广,而且是肯定看过《西游记》的――在《辟释氏诸妄》一文中,他提到“孙行者毫毛变化” (《徐光启诗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遗憾的是, 《农政全书》中南瓜的空缺表明徐光启似乎对此视而不见我们真不知道当他读到《西游记》中刘全送南瓜的段落时,心中有何感想! 1708 年成书的《广群芳谱》 ,是对《群芳谱》的增补该书卷十七,加入南瓜,基本上是移录《本草纲目》 此后南瓜就成为植物学著作里的常客,并对其性能、功用不断加以充实如 1765 年刊行的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第八卷:“《(本草)纲目》南瓜主治,只言其补中益气而已至其子食之脱发,今人以为疏,多食反壅气滞膈,昔人皆未知也 ”又引人言“南瓜瓜蒂坚牢不可脱,昔人曾用以入保胎药中,大妙 ”《慈航活人书》言南瓜瓤治烫火伤1848 年刊印的吴其溶《植物名实考》卷六:《本草纲目》始以南瓜入菜部,如今处处种之,南瓜能发百病。
北省志书列东西南北四瓜,东盖冬瓜之讹北瓜有水、面两种,形色各异 “《曹县志》云:‘近多种此,宜禁之 ’番物入中国多矣,有益于民间则植之 ”吴其溶看到的大概是康熙时的《曹县志》 地方官禁止种南瓜,可见南瓜在 17 世纪中国的有些地方尚是新异物种,一些人不识不知,不放心它,不信任它这种胆怯和保守,实是数见不鲜!甚至1936 年版的《辞海》还说:南瓜,结实颇大,其形不一,普遍作扁圆形,有棱成数纵沟,其色或黄或红,供陈设用;普遍使用者为番南瓜就是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那种刘全所送的南瓜,多还是作为赏玩之物,像潘金莲说的花木瓜一样,空好看 (《水浒传》第 24 回)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豫西南乡下外婆家,我们那里吃的南瓜都是青黑色、带花纹,长而圆,一头弯曲,叫作 bian 瓜,正好印证《辞海》所言 假如我们把刘全进瓜的时间定在《西游记》定本出现的时间――1595 年,那时南瓜刚从美洲大陆,经过南洋,进入中国不久,只有《本草纲目》曾经著录它是那么新异,以致阴间的阎王钦点此物叫阳世君王进奉行文间充满游戏精神,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 当然,不是说对南瓜问题没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我们就无法感受《西游记》的幽默。
阿瑟?威利(1889 1966)这个英国人就捕捉到那一丝缥缈的情绪(humour) 阎王说的那句话“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威利在英文版 Monkey 中是这样处理的:“We have plenty of western melons and eastern melons,but we are very badly off for southern melons.”(Arthur Waley:Monkey,Penguin Classics,1993 年)威利觉察到南和东、西都是方位名词,幽默情绪由此滋生,在英文中也完全给传达出来了 有时,即使不理解文字的幽默,威利也能敏感地觉察出其中的蕴含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通天河冰层破裂,唐僧沉到河底八戒大呼小叫,掩饰不住他自作聪明的调皮,说:“师父姓陈,名到底了” “改名叫做陈到底” ,八戒用姓陈的“陈”和“沉”谐音来调侃威利译作:“Down among the dead men is his ticketnow.”(Arthur Waley:Monkey,307)他把“陈”理解成古乐府诗中“下有陈死人”的“陈” ,没有捕捉到它和下沉的“沉”谐音。
所以,他翻的这句英文让我们难以理解――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不过这个约翰牛(JohnBull)还是诚实的,他在这句话下加了一条注:“此处可能有双关;但我不明白 ”(There is probably a pun here,but I cannot see it.)深得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髓 这对自学成才的阿瑟?威利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包括老前辈黄周星、??书绅,都无法领略《西游记》在南瓜问题上表现出的幽默精神,对作者在文字背后顽皮地挤眉弄眼视而不见,可谓明珠暗投在这一点上,威利却能对作者不远万里送来的秋波,都能有所领悟 幽默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并不表明阿瑟?威利精通中国文化钱锺书曾论及威利翻译的《一百七十首中国诗》(170 Chinese Poems) ,认为这个英国汉学家对中国诗歌“多暗中摸索语” ,此书“可入群盲评古图” (钱锤书:《谈艺录》 ,三联版,2008 年) 《一百七十首中国诗》是1918 年面世的,英文版《西游记》 (Monkey) ,则完成于1942 年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应该有进步,不至于完全是盲人摸象但这本列入企鹅经典的译著,还是存在问题,我们略加列举。
像前揭把东瓜、西瓜、南瓜按字面义译出来,使其中的游戏意韵得以保存,但也仅此而已因为英文中 melon是指甜瓜,西瓜是水瓜(watermelon) ,东(冬)瓜是 wax gourd 或 white gourd,已经是葫芦科植物;而南瓜是pumpkin但这些差异,英文中表现不出 《西游记》第四十六回,车迟国王赞扬“那中华人多有义气” ,威利将之翻成“Chinese are great sticklers for ceremony'’(ArthurWaley:Monkey,281) ,却是中国人好讲虚礼第四十七回,悟空说: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李贽评本《西游记》此处有批语:“雌价倍雄价一半,亦可思 ”(李贽评本《西游记》 ,上海古籍出版,2012 年)就是说,他认为女孩的价格是男孩的一倍,没有问题,现实就是这样威利将之翻成:“Byspending fifry pieces of silver,you could buy a girl,and for a hundred pieces you could buy a boy!” (Arthur Waley:Monkey,293)却成了男孩价格是女孩的一倍!他大概是考虑到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特意把这个价格给反过来了。
但他没有考虑,人口买卖中,童女作为色情商品,价值是童男望尘莫及的这表明威利对中国文化中一些独特、幽深的东西缺乏认识 不光如此,威利对大量的汉语词义和字义缺乏基本的知解,往往理解错误,使译文形同猜谜,离原意甚远前面的“陈到底”是一个例子我们再拈出几条:第六回,“夜猫惊宿鸟”译成“a cat at night disturbs birds'’(Arthur Waley:Monkey,75) 夜猫,是猫头鹰,不是夜里的猫!第十四回,刘太保来到压在山下的孙悟空面前,“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译成“removing the grasses fromMonkey’s hair and brushing awaythe grit from under his chin”(Arthur Waley:Monkey,144) 把莎翻 h~grit,grit 是沙砾的意思就是说,他把莎与沙、砂弄混了同样是本回, “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晃一晃,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 ,威利翻成:“He took a needle frombehind his ear and turning his facet0 the wind.made a few magicpasses.and instantly it becamea huge iron CUdgel.”(ArthurWaley:Monkey,147)我们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可以变成绣花针大小,塞在耳朵眼里的。
从耳后取出金箍棒――大概像耳朵后面的一根雪茄,并且还得念几句咒语,然后才能变成大棒如果还得念咒语,程序纷繁,不能随心所欲,那还叫什么如意金箍棒! 花果山的椰酒,清凉好喝,在威利的笔下也变了味,成了 date wine!(Arthur Waley:Monkey,64)date 是什么?是阿拉伯半岛产的椰枣,并非花果山的物产椰酒,就是椰子壳里的液体宋代人已经把椰子浆称作椰子酒周密:《齐东野语》卷十)李时珍说:“椰子壳内有白瓤如凝雪,味甘美如牛乳,瓤内空处,有浆数合,钻蒂倾出,清美如酒若久者,则浑浊不佳矣 ”(《本草纲目》卷三十一)所以,花果山的椰酒本来没有什么歧义但威利从遥远的西方远眺东方,误把近东(Near East)的物产投射到我们远东(Far East)的土地上 三 阿瑟?威利在翻译《西游记》上所犯的错误非常多,上文所举这少数的例子足以表明他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贴切的了解,证明钱锤书对他的“暗中摸索”的论断虽然严厉,却也是事实由此,说他对《西游记》的幽默精神真能做到菩提达摩在灵山上那样拈花微笑,妙契于心,怕也未必撒克逊民族性中的幽默精神,固然会对威利识别、鉴赏《西游记》中的幽默有所帮助,但它不是本质的。
因为幽默精神实质上是以主体对客体的充分把握、透彻理解为基础,主体清醒地意识到自家对客体认识把握达到的境界、高度;此一过程中,主体并非筋疲力尽,显得无能为力;相反地,他还存有过剩的精力、充分的自信,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