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人类社会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①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②文字的发明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④最早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政治模式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B.西方政治模式是资产阶级协调内部阶级关系的工具C.西方政治模式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不适合我国国情D.西方政治模式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3.“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而全部区别在于:这种暴力是用来反对被剥削者还是反对剥削者这段话说明( )①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②国家就是暴力,暴力就是专政③任何性质的国家暴力机关都是剥削者利益的维护者④任何性质的国家都应该有暴力机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一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生动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干杂务等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②封建等级制度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③农民没有任何自由,地主占有其全部劳动成果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地位低下,处境悲惨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野蛮统治和残酷剥削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相伴随公元前73年,意大利爆发了共和国后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材料说明( )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②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④奴隶主为了维护各阶级的利益,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每一次社会基本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配着的,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被取代就必然不可避免了。
下列能够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的是( )①垦田和兴修水利能力的提升降低了耕种王田的积极性②新贵族要求农户以货币形式缴地租促进了工商业发展③为满足资本家的利润,工薪收入增速总赶不上物价增速④尽管枪击案频发,但美国的禁枪法案仍难提上议事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点,待遇高一点,持有财产多一点,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两个不会消除”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D.阶级间矛盾的不可调和8.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工人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C.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依然存在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B.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C.资本主义仍然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并将长期存在D.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以失败而告终10.“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的主旨是( )A.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C.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D.夺取政权,实现公有制11.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事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2.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A.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B.解决了社会阶级矛盾C.促使工人运动产生D.因时代需要而产生13.陈培永谈到,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理论的飞跃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仼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里的“他们”是指( )A.共产党人 B.雇佣工人 C.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15.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试图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以改变法国社会广大无产者的悲惨境地在他看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在于采取说服的办法但是,圣西门最终失败了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 )A.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弊端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C.发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作用D.缺乏对未来美好社会蓝图的规划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原始社会是无阶级剥削的社会,人们过着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又被称为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氏族制度下,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的事务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男女享有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请思考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理想社会?为什么?1.A2.C3.B4.C5.B6.B7.A8.C9.B10.C11.C12.D13.A14.A15.B16.(1)(1)“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意义:①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7.不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活极其艰苦,维持生存非常困难,处于野蛮状态,在饥饿驱使下出现过人吃人的现象,在氏族或部落战争中,常常将战俘杀掉或吃掉因此,原始社会尽管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私有观念,但原始社会绝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