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与人生设计,天缘工作室,,一、何谓终身教育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三、终身教育的特征 四、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 朗格朗,原联合国终身教育局局长 1965年12月,巴黎会议作“终身教育”学术报告 1970年专著《终身教育引论》,印成18种文字出版保罗·朗格朗(1910- ),当代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议上,朗格朗以“education permanente”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极大反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ducation permanente”改为英译“lifelong education”,即“终身教育”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学会生存》发表之后,终身教育的概念更为全面、清晰、具体,促使终身教育由一种思想转为各国主导的教育政策和普遍的教育实践 主要经历,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的理论家、实践家巴黎大学毕业后,在大学任教授的同时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领域,尤其协助创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的团体“民众与文化”,并任会长1948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秘书处任职,并和德利翁(A·Deleon)一道从事于终身教育的组织工作。
1965年发表个人研究成果,把终身教育上升到新的教育原理高度其后,担任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科科长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这是在国际会议上讨论终身教育的开端朗格让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通过个人的研究阐明了终身教育思想,并积极从事这一教育思想的宣传工作由于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论,很快引起各国的重视,不久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终身教育” 一语出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从时间上看,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从教育形式上看,则应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历史渊源,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20是世纪50年代末、60 年 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倡导者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法国教授 P.伦格兰德由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尚未形成一个得到公认的概念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从时间上看,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从教育形式上看,则应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面临的挑战需要“终身教育”,人口增长 科技发展 社会变迁 知识爆炸 政治民主 信息激增 闲暇增多 生活方式 伦理道德 意识形态,解读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终身教育要求打破现行教育制度中的一切已有界限,使人的一生成为受教育的一生,使整个社会成为“教育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教育体系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不仅各级教育并举,而且各类教育兼顾教育不再局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被视为一种人类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即逐渐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主要是指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自内心的终身学习的愿景和行动,学习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社会能够充分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愿望。
从纵向看,每个社会成员围绕社会发展与职业生涯转换从婴幼时代起都有学可上,就业后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退休后仍然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从横向看,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会都紧密相连,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教育和学习体系;,终身学习的目的是 1、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2、促进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3、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 4、促进社会生活民主化,化解社会危机等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完善、实现人的价值二是实现职业目标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 终身教育思想的生华由“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终身教育体系(1),终身教育体系(2)(3),终身教育体系(4),终身教育体系(5),终身教育特征:,1.终身教育的连续性 2.终身教育的开放性 3.终身教育的多样性4.终身教育的灵活性5.终身教育的整体性6.终身教育的个体性7.终身教育的民主性8.终身教育的差异性9.终身教育的国际性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整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 《学会生存》发展了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思想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迈进”的口号,教育与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共事、学会做人,人生设计,人生的3个十年四个阶段,人生的思考抽象标识指示图,人生计划书:品格人生,人生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