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赏析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4页
文档ID:231930039
古诗赏析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1页
1/4

古诗赏析之《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①[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②蓬莱文章建安骨③,中间小谢又清发④俱怀逸兴壮思飞⑤,欲上青天揽明月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⑦1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 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 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诸家注本多系此诗 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叔华”、“叔云”均含糊其辞《新唐书•李华传》:“天宝^一载迁监察御史”《新唐书•宰 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左司员外郎; 叔云,监察御史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谢眺楼,又名 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 于天宝十二载由梁园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 登宣城谢眺北楼》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 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1 酣高楼:畅饮于高楼1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 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 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建安骨: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 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七 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汤,刘真1 小谢:指谢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 小谢清发:清秀俊爽1 逸兴:超脱飘逸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王勃《滕 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遗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 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 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1 览:通“揽”,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1 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古人束发戴冠,散发 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参《答王十二寒夜 独酌有怀》注25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 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 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 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眺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 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 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 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 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 明天就披散了头发,退隐江湖罢了。

李白,生于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 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 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被称为“诗仙”,又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 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 “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 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 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 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 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 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 “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 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 谢 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 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 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 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 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 口交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