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汪慕恒一、引言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是在六十年代随着新加坡实施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开始发展的,首先由外国石油公司利用新加坡的良好地理位置、港湾设施以及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税收优惠而在新加坡设立炼油厂来揭开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史的六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主要是为新加坡 国内工业发展而带动的国内市场需求提供石油产品,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着一定的限制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战略方 向从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向重点发展面向出口工业,面向出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近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所带动的急剧扩大的石油产品需求促使了新加坡炼油工业迅速发展,新加坡炼油工业的真正发展时期正是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在七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新加坡制造工业部门的三大支柱工业部门炼油工业、电子与电气机器工业、修船与造船工业之首,并于八十年代发展成为世界第三位炼油中心和亚太地区石油产品贸易中心新加坡的炼油工业发展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与亚洲地区近邻发展中国家 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重大的与一定的作用本文拟概览新加坡炼油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及其背景,它的产销结构,以及当前所迎来的机遇与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发展前景提供一个粗线条的预测。
二、新加坡炼油工业的发展〔一〕六十年代的发展新加坡炼油工业的发展史是由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于年根据新加坡的“新兴工业豁免所得税法案”的规定并接受其优惠在新加坡毛广岛上设立了一家日产万桶石油产品的炼油厂而揭开其第一页的该炼油厂于年月投产,其后不久该公司为了适应新加坡 国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扩大,将炼油能力扩大到日产万桶石油产品此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又于六十年代后半期设立一座新炼油厂到七十年代末期,该公司的炼油能力已扩大到日产万桶石油产品参看第一表紧随在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之后,英国石油公司与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也于六十年代在新加坡投资设立炼油厂英国石油公司买进了日本丸善石油会社子公司所设立的日产万桶石油产品的炼油厂,而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则在新加坡裕廊建立了一座日产万桶石油产品的炼油厂,这两家石油公司的炼油厂分别于年与年投产,从而加入了新加坡的炼油业的行列六十年代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的背景为新加坡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所带动的国内石油产品需求的增大对越南的出口需求的扩大,美国对越南的入侵扩大了对新加坡 的军需石油产品需求,直到年为止,越南一直是新加坡炼油工业的最重要的出口对象地之一新加坡的炼油工业在六十年代虽然已有发展,但直到年为止,它的炼油能力只有日产万桶,只占亚太地 区炼油总能力的、占世界炼油总能力的参看第一表。
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炼油基地之一乃是七十年代的事〔二〕七十年代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期间内,新加坡的炼油能力从年的日产万桶增大到年的日产万桶,但其增大的部分大多数是 由在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建成或已开工建设的炼油能力设施所提供的第一表新加坡 石油炼油能力的增减变化趋势单位 千桶日公公司名称称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英英国石油公司美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司美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司英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司司新新加坡炼油公司新新加坡炼油能力合计计亚亚太地区合计其中 新加坡所占的比重,世世界合计计其中 新加坡所占的比重,注英国石油公司的炼油设备 自年以后便停止运转了新加坡炼油公司的炼油能力数字在一年期间包括了新加坡石油公司的炼油能力数字包括了东南亚、东亚、南亚、大洋洲、日本、中国资料来源《世界石 油百科全书》,有关年份美国埃索石油公司于七十年代初投资设立日产万桶的炼油厂并投 产,随即又于七十年代上半期再次扩大其炼油能力接着,年新加坡政府设立 了本国的炼油公司,即新加坡炼油公 司,新 加坡炼油公司系由新加坡石油公司、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合资设立的 新加坡炼油公司 由新加坡石油公司买进了一家日产万桶石油产品生产能力的炼油厂,并于年底扩大其炼油能力到日产万桶。
年以后,英国石油公司停止运转其炼油厂的炼油设备附带提一下,新加坡 石 油公司系由新加坡开发银行、美国石 油公司、大洋洲石油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会社合资于年设立的合资公司年新加坡各炼油厂的总炼油能力已达日产万桶,占东南亚地区炼油能力的,但 由于年以后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和西方国家经济衰退 的影响,原油涨价,石油产 品需求萎缩,年新加坡炼油业的开工率达不到年以后才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年新加坡 五大炼油公司的总炼油能力达日产万桶其 中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占万桶、埃索石油公 司占”万桶、莫比尔石油公司占,万桶、新加坡炼油公司占万桶、英国石油公司占万桶七十年代新加坡炼油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为七十年代新加坡面向出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飞速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亚洲地区近邻发展中国家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的经济迅速 发展所带动的石油产品需求〔三〕八十年代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炼油工业经历 了八十年代前半期的衰退与八十年代后半期的复苏两个阶段年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原油价格猛涨,整个八十年代上半期,世界的石油需求萎缩,世界炼油业消沉,新加坡炼油业由于得到近邻国家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委托加工炼油合同的支持,勉强地保持了的开工率年印度尼西亚停止了委托加工合同,新加坡炼油业的开工率又再次下降。
八十年代后半期,原油价格回跌,世 界经济又有所好转,世 界石油需求转趋扩大,年世界石油消费量恢复到年的历 史最高水平新加坡炼油业的主要市场、亚太地区持续经济高增长,亚太地区的石油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居世界首位,新加坡炼油工业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又有所复苏年,新加坡 五大炼油公司的总炼油能力为日产万桶,占亚太地区的、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其中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占万桶、莫比尔石油公司占万桶、新加坡炼油公司占万桶、埃索石油公司占万桶、英国石油公司占万桶四〕九十年代初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亚太地 区的石油产品需求增长势头仍然很坚挺,但是由于亚洲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石油产 品需求类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轻质馏分油石脑油、汽油和中间馏分油炼油、轻油等的需求不断迅速增大此外对汽油的含铅量、对燃料油的含硫量都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新加坡各炼油厂商正在积极计划增设新的催化、裂化设备能力,增设硫化、催化裂化设备和加氢脱硫设备九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进入了设备更新、技术改进的新阶段此外,亚太地区各个国家与地区南朝鲜、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均在一进入九十年代后大力发展炼油工业,使新加坡炼油工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迫使新加坡政府必须对此挑战作出对应,它已在积极改善炼油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炼油厂商扩大投资,以便在扩大生产规模与提高石油产品质量方面来对付面临的挑战。
三、新加坡炼油工业的产销结构新加坡的炼油产品主要有石油包括高级辛烷气油与正规油两种、喷气机燃料油 包括粗汽油型与煤油型两种、煤油、燃料油分轻型燃料油、中型燃料油、柴油和残油、润滑油剂以及其化石油产品 如液化气、石油化工原料、各类溶剂、沥青等其中以燃料油占最大比重新加坡炼油业所需要的原料全部依靠进口,主要来自中东 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余者来自马来西亚、中国、文莱以年新加坡的原油进口来源构成比重看,沙特阿拉伯占、阿拉 伯联合酋长 国占、伊朗占、科威特占,来 自中东地区的占以上的比重来 自马来西亚的占,来 自中国的占新加坡的石油产品以上供出口,主要 出口到日本、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美国和台湾等国家与地 区年,新加坡的炼油工业部 门的产值为亿新元,占制造工业部门总产值的,仅次于电子与电气机器工业部门而居第二位四、九十年代的机遇九十年代亚太地区预计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亚太地区的石油产 品需求增长率也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数字,九十年代一年世界的石油产品需求量年平均增 长率预计将为左右,而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包括了中国的经济预计仍将保持迅速的增长,其石油产 品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将会达到,占世界的首位,特别是轻油、汽油、石脑油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很高的增长率,预计分别为、与参看第二表。
如上所述,九十年代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的轻质化与汽油需求的低铅化、低硫化趋势将趋增强为此,九十年代既为新加坡的炼油工业迎来了机遇,也提出 了挑战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预 测 数字,在一年期 间亚洲地区各国的燃料油需求量预计将增大万桶日,而亚洲地区各国的原油炼油能力却只能增大一万桶八为此,亚洲地区的轻质石油产品以轻油为中心的供需关系将趋 向紧张由于日本与韩国的有关新建与扩建炼油设备的计划、有关新建与扩建的裂化设备、脱硫设备等二次加工设备的计划比较有可能落实,为此今后新加坡的石油产品的出口方向也将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更 多地流向那些石油炼油能力增长赶不上需求量增长的其他亚洲地区国家与地 区第二表亚洲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预测、年单位千桶日汽汽汽油油石脑油油煤油、喷气气轻油油重油油燃料油油机机机机机燃料油油油油合计计年的实际数字字年的预测数字字年的预测数字字年年平均增长率一年期 间间一年期间间一年期 间间间间间间间间资料来源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数字五、来自亚太地区区域内的挑战根据日本石油联盟的统计数字与预测数字,年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量为万桶日,炼油能力为万桶日但是到 了年,年需求量将增大到万桶日,炼油能力将增大到万桶日而到了年,需求量将增大到万桶日,炼油能力将增大到万桶日。
供需差距预计将趋扩大、供应将趋紧张此外,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数字,今后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为,那么年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量约为万桶日,到了年·将增大到万桶日也同样预测今后亚太地 区的石油产品供需关系将趋紧张目前亚太地区各国的炼油能力分布有如第三表所示第三表年亚太地区国家与地区的炼油能力分布单位万桶日国国别地区别炼油厂座炼油能力力国另 ,地区别炼油厂 座,炼油能““资料来源日本石油联盟的统计数字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地 区中,澳大利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等国家地区目前所拥有的炼油厂体系均不能满足其国内炼制油品的需求,只有日本与新加坡有余力出口炼制的石油产品目前,亚太地区国家地区均在纷纷制订计划,准备在九十年代扩大炼油厂的设备能力年日本通产省宣布解除对炼 油厂生产能力的管制,允许它们扩大 一次蒸馏能力这是年日本政府冻结扩大炼油能力年后的首次解冻,预计光是解冻后的闲置炼油生产能力恢复运转就会增加万桶日的产量此外,以 日本石油公司为首的一批财团将参与沙特阿拉伯东海岸朱拜勒炼油厂的投资,以取得该炼油厂的大部分油品进口权,然后在日本进行深加工韩国的六家炼油厂也正在瞄准着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等出口市场,计划扩大炼油能力。
韩国炼油业界在一年期间安排了亿美元以上的新建与扩建炼油设备的计划例如韩国湖南石油公司为了迎接本来可能出现的朝鲜统一的局面,已开始在汉城以南公里的余川建立 一座年产万吨石油产品的炼油厂,这座计划投资一亿美元的炼油厂预定于年建成,建成后将使湖南石油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扩大到年产万吨,从而成为韩国的最大炼油企业·年马来西亚的石油产品 国内需求量为万桶日,国内炼油能力为万桶日,需要进口大量石油产品但马来西亚计划大幅度扩大其炼油能力,计划到年将其炼油能力扩大到万桶日,该年的国内需求量预计将增大到万桶日,从而拥有出口余力年印度尼西亚拥有家大型炼油厂和家小型炼油厂印度尼西亚政府计划在一年期间投资亿美元新建与扩建一些炼油厂,其中包括了设 在巴厘巴板、芝拉扎与穆西的现有炼油厂的扩建投资与优化石油产品的设备投资,以及增建四家新的面向出口的炼油厂根据美国《石油与天然气杂志》的不完全统计,亚太地区计划新建的部分炼油厂建设项目有如第四表所示第四表亚太地区的新建炼油厂建设项 目单位万桶日国别与公司名称中国大陆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地点炼油能力备注与建成日期广东惠州内蒙古青海格尔木海口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