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KB
约7页
文档ID:4064725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1页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业余)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需要,具备实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一定专长的 IT 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要求能够:1、掌握较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能力,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编码和测试能力,在基础软件方面具有特色3、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多种语言、工具和平台,进行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4、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 IT 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为 3 年总学分为 70 学分(其中毕业论文 6 学分)三、课程设置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 3 门(16 学分):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专业基础课 7 门(21 学分):计算机系统概论、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3、专业课 8 门(24 学分):JAVA 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应用技术。

4、文化素质课 2 门(3 学分):大学语文、职场心理5、专业主干课程: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专业主干课程说明:(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各种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主要的算法①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抽象数据类型、各种基本存储方法以及主要的算法,例如(线性结构、二叉树、树、图等) ②掌握并应用常用的排序、检索技术③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型,合理有效地表示和处理数据,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今后其它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程序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2)C++程序设计本课程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介绍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 概念和技术为中心, 强调了数据结构, 算法, 过程抽象以及数据抽象等重要的程序设计思想. 所介绍的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类型, 表达式, 循环, 子程序, 递归, 类/对象, 继承, 输入/输出等.选择 C++语言作为实现语言, 首先是因为 C++语言是一种流行的高级语言, 其次, C++支持大部分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 概念和技术, 其中包括对过程式及面向对象两种程序设计范型的支持.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为未来的以程序设计为核心的后续课程, 如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等奠定基础, 同时也使初学者能够初步掌握面向过程以及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能力。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本课程按照计算机网络模型的层次结构,并结合迅速发展的网络新技术,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内容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高层,以及局域网、Internet 网络、ATM,ISDN,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掌握通信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分析、设计和评估的能力,熟悉和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标准、相关的网络实用技术,对各种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有所了解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实际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4)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基本软件设施本课程结合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全面介绍了操作系统相关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具体实现包括处理器管理、并发和同步、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安全和网络等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详细分析本课程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注重实践,在关注传统操作系统经典理念的同时也充分分析当前不同流行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的结构和先进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会对操作系统运作方式有一定的理解,具有初步的修改或调整操作系统的能力,为更有效地设计、实现操作系统上层的应用程序和打下良好的基础5)数据库概论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并兼顾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和 SQL 语言的使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开发有关数据库应用系统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重点介绍当前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原理和设计、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学生要了解几种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特别是关系数据库模型,初步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方法,能用 SQL 语言管理有关数据库系统6、毕业论文为 6 学分其中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四、教学环节四、教学环节本专业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习题课、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考核、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教学环节,并且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启发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发扬刻苦好学和钻研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课堂讲授本专业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占学时数,拟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材讲课时,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本专业的资源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积极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层次和部分学生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新内容2、课后作业作业是推动学生自学、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布置作业,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加强程序设计能力和系统软件的熟悉和掌握能力以及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3、课程实验与实习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编程能力和实际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在职特性,本培养计划重视课程实验与实习实验与实习在内容上应尽量结合所学知识要点以及学生的职业状况,时间上安排在课程中或课程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报告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并评定成绩。

4、课程考核考核包括到课率、课后作业、实习、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60%5、网络教学根据在职人员的工作特性和网络发达的时代特征,某些课程的部分内容放到网络上进行教学6、毕业实习与论文毕业实习与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论文由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课题完成毕业设计与论文,毕业论文不及格者不予毕业五、教学计划进度表五、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进度表周学时数周学时分配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课实验合计 1234561991001英语122043333332991008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234222公共基础课3991009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2342224221001计算机系统概 论3513335221002C++程序设计3513336221003离散数学3513337221004计算机组成原 理3513338221005操作系统3513339221006数据结构351333专业基础课10221007数据库概论35133311221008计算机网络351213312221009计算机图形学351213313221010软件工程概论351213314221011Java 程序设计351213315221012多媒体技术351213316221013管理信息系统351213317221014人工智能3512133专业课18221015网络应用技术3512133文化素质类选修课(任选 4 学分,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授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6112666合计71120046156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