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探究某情节是否赘余一、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杆都考究得很,接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
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
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有删改)【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1.小说结尾写闻太太请客,有人说赘余,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死亡和疾病【俄】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一个流传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中间的故事那里的人们说,上帝最初造人时,不是非要他们劳动不可的他们既不需要房屋,也不需要衣食他们都能活到百岁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疾病过了一段时间,上帝想去看看人们生活得怎样,他看到的是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而且互相争吵,只顾自己,不仅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反而诅咒起生活来此时,上帝对自己说:“这是因为他们都能独立生活的缘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帝做了重新安排:人们要活下去,就不能不劳动;为了避免受冻挨饿,人们就不得不建造房屋、耕种谷物劳动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上帝心想,“要是他们不合作就造不了工具,伐不了树,盖不了房子,种不了地也收不了庄稼,纺不了纱,织不了布也做不了衣服过了一些时候,上帝又来查看人间的生活情形,看看他们现在是否幸福了可是他发现,人们生活得比以前更糟了他们在一起劳动是出于不得已,而且也不是大家全在一起,而是一伙一伙的每一伙都想把另一伙的活儿抢去干他们互相倾轧,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争斗之中了,所以他们的生活还不如从前上帝看到自己的安排并没有使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于是便决定让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人们随时都会死亡,并向他们宣布了这一安排。
要是人们知道自己随时都会死亡,”上帝心想,“也许就不会为争夺那些身外之物而浪费自己的年华了但是事情还是与上帝的意愿相反,当他再次来视察时,发现人们的生活还是同以前一样不幸那些强有力的人,利用人随时会死的事实,降服了一些软弱无力的人,杀掉一些,用死亡去威胁另一些结果,强者及其后代都不劳动,闲得百无聊赖,而弱者则不得不拼死劳动,终生不得休息,两种人互相害怕,彼此憎恨,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不快活了看到这种情况,上帝决定用一种补救方法,他把千奇百怪的病魔打发到人间,上帝认为,当人们都受到疾病威胁时,他们就会懂得,强者应该怜悯并帮助那些弱者当上帝再次回来查看人们有了得病危险以后的生活情形时,他看到人们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糟了上帝的本意是要让疾病使人们能够互相同情关照,岂不知,如今疾病,反使人们陷入更大的分裂那些强壮得足以强迫别人劳动的人,得病时就强迫他们来侍候自己,但临到别人生病时,他们就置之不理那些被迫劳动、在别人生病时又得去侍候他们的弱者,其劳累程度便可想而知了,他们有了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为了不使病人影响健康人的精神状态,人们把病人和健康人的住宅远远分开其实健康人的同情本来是会使那些可怜的病人的心情快活起来的,这些病人只好待在他们的房子里受煎熬,死在那里。
那些雇来看护他们的人,不仅没有热情,反而还厌恶他们此外,人们还认为有许多,病是传染的,由于害怕传染,他们不仅躲着患者,甚至把自己同照看病人的人都隔离开来上帝自言自语道:“如果连这样都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就是咎由自取于是,他撇下人们不管了过了许久,人们逐渐明白,他们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过得幸福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少数的人懂得,劳动不应该成为人生中的苦差事,也不应该认为是服苦役,而应该是使所有人联合起来的共同事业他们开始懂得,死亡时刻威胁着每个人,人类唯一合乎理性的事,就是在团结和友爱中度过有生之年的每一分钟他们也开始懂得,疾病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选自《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春风文艺出版社)2.有人认为,本文尾段显得赘余,你认为呢?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留余侯发山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康百万发现,康家的摊子大了,利润倒没怎么上升难道是里面有人捣鬼?他通过调查,发现大相公以及各个行当的相公、账房先生及小相公,都是按照他的旨意在循规蹈矩地做事,并没有投机取巧,更没有吃里爬外原因出在哪里呢?他愁肠百结,百思不得其解这天后晌,康百万信步来到了神都山下,想散散心,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
黄河黄,河面宽阔,像一幅闪光的黄绸;洛水清,水流平静,河面如清绒的地毯如果说黄河有男子汉的粗犷,则洛河有女子的婉约两条河交汇后,一黄一清界限分明,绵延数里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据说,伏羲创造的八卦图就是根据这一景象画出来的黄河里走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工的号子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一个头戴草帽的老汉,站在河边的树下,拿着一个大舀子——漏水的勺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康百万来到老汉身边,顺势坐在河岸上,观看老汉捞鱼老汉看了康百万一眼,没有说话,转眼盯着水面康百万瞅了瞅老汉身边的鱼篓,发现鱼篓里只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黄河鲤鱼,皱着眉头问道,大叔,您啥时候来的?老汉说,大清早就来了康百万不禁惊讶地问,大叔,大半天您就弄到这两条啊?黄河里的鲤鱼不是也不少吗?你是说我捞鱼的水平很臭吗?老汉似乎不高兴了康百万忙说,大叔,没有,我没有那个意思忽然,老汉猛地一甩胳膊,舀子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似乎瞬间完成了下水和出水的过程一条鱼被舀子捞着了,这条鱼不小,有三斤多重老汉把鱼丢进了鱼篓康百万发现了秘密所在,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大叔,您的舀子的洞太大了,只能捞到大鱼,一斤以下的小鱼都捞不到啊。
老汉气呼呼地说,如果舀子底部没有窟窿,想“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为什么?康百万顺嘴问道老汉说,有句古话叫做“漏水的勺子才能舀到大鱼”这是为啥?因为漏水的那些孔,不但没有影响俺们捕鱼,反倒如渔网一般,减轻了水的冲击力,捕大鱼如探囊取物大叔,您说的好像有一些道理可是,像您这种捞法啥时候才能把鱼篓捞满呀?康百万感到不可思议老汉瞪了康百万一眼,恶狠狠地说,我不稀罕小鱼!康百万闹了个大红脸,不明白老汉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话不投机,好半天两人都没有说话康百万觉得无趣,准备起身离去老汉瞄了康百万一眼,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康百万说,如果连小鱼也不放过,天长日久,河里还会有鱼吗?不留鱼,俺们渔民日后咋生活?后世子孙咋生存?赶尽杀绝那是自掘坟墓!“……”康百万张嘴说不出话来仔细琢磨老汉的话,不禁对老汉肃然起敬,他的话太有哲理了当天晚上,康百万失眠了留鱼?留鱼?留余?康百万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兴奋得差点叫起来不久后,康百万召集家族会议,大刀阔斧地改变经商策略,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谋正当利,适可而止,做生意只赚取利润的百分之六十他说,留余忌尽,忌盈忌满,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
随后,他让当朝文状元牛瑄雕刻“留余匾”挂。